今天
《浙江日报》关注了整整一页
李智
直隶探索了政府治理、社会调节和居民自治之间的良性互动
小城镇治理有了新的“编织法”
记者阎新立通讯员沈哲庭朱立奇
“要充分发挥优势,弥补不足,不仅要努力成为实践‘两座大山’理念的模范场所和模范学生,还要积极努力成为基层治理现代化的先锋和先锋。”不久前,省委对湖州提出了新的任务和使命。直隶镇作为湖州市的重要城镇,近年来从环境恶劣、秩序混乱的“大厂”转变为创新型工业新城,为小城镇创新型社会治理做出了有益的探索。70年代末,敢于冲战的直隶人乘改革开放的东风,从绣花枕套和童装开始。40年来,由第一代企业家开设的沿街叫卖的“便当街”,已成为25平方公里的中心镇,聚集了1.3万家童装企业,人口45万,其中流动人口35万,人口密度是杭州主城区的三倍。然而,庞大的人口、众多的企业、不同地区之间的文化差异和交织在一起的社会矛盾也对直隶的社会治理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如何解决城市发展与管理体制不匹配的矛盾?直隶人民做出了代代相传的“刺绣功夫”:创新行政体制和机制,引入智能化管理手段,激发民众自治热情,产、城、民一体化。在我省最新的小城市培育试点评估中,直隶镇获得第一名。
▲李记文化公园|东丈摄影
你可以看到和管理
政府管理延伸到神经末梢
每天产生垃圾650吨,超过湖州市区;车数15万,交通压力巨大;工厂多,人口多,劳资纠纷、债务纠纷、民事纠纷风险高...十几年来,这是快速发展的直隶每天都会遇到的问题。
十几年前,东升小区只是一个几百人的小村庄。随着童装行业的发展,2000多个童装经营户逐渐聚集在0.58平方公里的区域,总人口3.5万人,其中3万人是外来人口。工人上夜班后去流动小贩那里吃宵夜,每天晚上小社区依然灯火通明。一些社区干部,比如流动摊点管理,违章建筑控制,市政设施,看不到,管不了。
群众有意见,社区管不了,只能来镇政府。“之前上班就像一个医生坐在诊所里,走廊里挤满了反映问题的人。”吴兴区委常委、直隶镇党委书记宁云苦笑着说,局限于传统的分割线的社会管理模式,社区“看得见,管不了”基层问题,职能部门“管得了,管不好”,很多问题积压,没有得到有效解决。
2006年的两次火灾和2011年的群体性事件,将问题完全暴露在世人面前,背后的症结是城市发展与管理体制的严重脱节。
从这些痛苦的经历中!2013年以来,湖州市、吴兴区、直隶镇大力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市、区直属9个分局进驻直隶镇进行实质性运作。新成立的直隶公安局被赋予了与县区相同的警务管理权和相应的警力。
在此基础上,针对社会治理“小马拉车”的矛盾,2014年1月,直隶镇大胆创新,在不调整行政级别的情况下,将全镇划分为6个街区,新设4个二级街道和2个办事处,其中正在编制录用的乡镇职工609人;街道(办事处)下设17个社区、34个行政村,赋予社区建设、城市管理、安全监管、维护信访稳定等职能权限,使社区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更强。
走在今天的东升小区,街道干净整洁,车辆停放有序,流动摊贩和违章建筑已经消失。社区书记沈水迪说:“过去‘看得见,控制不住’的问题现在已经解决了。我们还划分了24个总网格,每个网格配备一个网格长度,一个网格警长,一个执法人员和两个兼职网格成员。可以说,解决小事情的真正实现不出网格,解决大事情不出社区。”
▲织里童装生产车间|钱敏照片
将“超级大脑”植入科技社会治理以提高效率
随着权力的下沉和分权,基层治理的效率有了很大的提高,但管理人员有限的问题仍然存在。有一次,直隶管理一个干部不到200人的城市,形象地比喻成“大人穿童装”。
“社会治理领域也应该实行‘机器替代’。为此,我们推出了“智能织造”项目,并于去年6月成功通过验收。”织里镇镇长陈永杰介绍,作为省政府20个智慧城市建设示范试点项目之一,该项目通过加强4G网络、光网络、专网、云平台等基础设施建设,实施了“智能安防”、“智能消防”、“智能安全监管”、“智能人口管理”等子项目,植入了社会治理“超级大脑”。
于是街的一名基层消防监督,每天在他的监督下穿梭于73个童装生产车间。两次火灾给直隶人民留下了永久的痛苦,于是开始认真对待他的工作。“过去发现的问题都记录在监管书上,然后下发整改通知,挺麻烦的。现在照片直接上传到智能安全监管系统,后台即时接收,实时处理。”他说,“快一分可以降低一分风险。”
目前,织里镇343名电网监管人员已收集了辖区内所有童装企业和出租屋的基本信息,建立了基本消防安全数据库,并实时更新。同时,当地消防部门开发推广“智能监管”、“智能预警”、“智能用电”、“智能用水”四大系统,实现火灾事故的“准确预警”、“准确预防”、“准确处置”、“准确指挥”。比如“智能用电”系统可以跟踪监测电路的温度、电流、剩余电流,一旦温度过高自动发出提示,商家手机8秒内会收到短信提醒。
大量的流动人口给社会保障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对于多年来管理直隶新居民的万如宝来说,“智能人口管理”系统的应用让他的工作越来越轻松。“以前流动人口登记的时候,需要拍照,填表,然后带回电脑。现在可以在手机上操作,车主自我申报系统准确高效。”指纹识别、图像采集、身份证读取...这些大城市的功能设备都出现在织部。此外,直隶还将酒店、娱乐场所、网吧、危险化学品企业、学校等重点场所连接到监控平台,实现在线巡逻和探头防范,增加人们的安全感。
做好“智慧”,向科技要人力。随着“智能编织”的推广应用,该镇近五年刑事案件年均下降幅度达到18%。随着智能消防的推广,镇内市政消火栓完好率达到98.79%,消防救援效率提高近20%,企业用电隐患全面降低37.9%。“智慧编织”已在桐庐、江西、上饶等地复制推广。
▲织里“和平姐姐”|钱敏照片
“平安姐姐”积极在群众自治中建立“懂得礼貌”
对于聚集了35万外来人口的直隶来说,面对基层社会治理的试卷,从城管的角度来回答远远不够。“更重要的是团结人民!”宁云说:“我们提出‘来了就是直隶人’,增强了新直隶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徐伟丽来自辽宁海城,在直隶工作了16年,四年前考虑在这里定居。“以前的编织,到处都是‘黄金’,到处都是垃圾。那时候我只想多呆几年,挣钱回老家。”近年来,一系列明显的变化逐渐改变了徐伟丽的想法,她工厂前的道路变得干净了,整个直隶镇焕然一新。让她下定决心留下来的是:“镇上的大事小事,往往有干部来听听我们的意见,觉得更受尊重!”
“我在直隶发展,想为这片土地做贡献。”热心公益的徐伟丽亲身经历了直隶的变迁后,找到了在当地创业的老板娘,在镇政府的帮助下成立了“平安姐姐”工作室。现在,来自12个省18个地区的24个“平安大姐大”活跃在直隶街头。协调劳资纠纷,调解租金冲突...有冲突的地方,主动做“和事佬”。三年来,他们为新居民调解了700多起纠纷,成功率达97.8%。
2017年,“平安姐姐”在当地举办的“织里礼品”系列中被评为“五好礼品”。和其他获奖的新老直隶人一起,他们的事迹被写进书里,他们的照片被挂在镇上的主要街道上,成为镇上的大明星。”让身边的榜样站在聚光灯下,营造全民向善的良好氛围。”直隶镇党委委员周说。
在直隶,有20多个志愿者团队,有新老直隶人参与。“平安姐姐”、“平安公益联盟”、“各地13家商会”等社会组织成为维护社会和谐的重要力量。2018年,直隶各类矛盾纠纷调解成功率高达98.7%,多党合作的效果已经显现。
“一个可喜的变化是,政府逐渐从基层社会治理的单一主体转变为主导力量和保障。通过引导社会组织投射和规范,满足居民日益多样化的需求,最终实现政府治理、社会调节和居民。自主性的良性互动。”宁云说。
▲直隶校貌|朱摄
都市人重新融入并追寻梦想的“美好生活实验区”
13亿块!这是直隶童装年产量,占全国市场份额的一半以上。不难想象,没有合理的规划,整个直隶镇将会是一个混乱的“大工厂”。
在陈永杰市长的办公室里,有一张织里镇的航拍照片:建筑密集,中间几乎没有绿地。“这些大多是早年拆迁安置房。随着童装行业的发展,基本上都是租出去形成‘一楼是店面,楼上是车间’的格局。”陈永杰说:“一栋楼的年租金低至20万到30万,高至50万到60万。很难改造。”
但从行业发展来看,直隶人明白,如果不把家管好,就吸引不到高层次人才,所以直隶童装迟早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失去优势。同时,直隶的社会治理不仅取决于行政、科技,还取决于城市本身的转型。
产、城、人的融合,使直隶探索“更美好生活实验区”成为新的选择。2017年以来,直隶投资30亿元建设童装产业园一期、二期、洗沙园,推动童装及上下游企业集聚升级,将童装生产向周边园区分流。与此同时,城中村和旧城区被拆除,3000亩旧厂房“退二退三”。被拆除的空房间主要用于支持学校、医院、体育和公园等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
每当夜幕降临,位于直隶镇中心的投资3亿元的新建李记文化公园就成为当地人放松身心的好去处。如果将“三改一拆”整治的240亩土地用于商业开发,至少可以给当地带来10多亿元的收入。"但从长远来看,建设一个公园的好处不能用金钱来衡量."陈永杰告诉记者,目前,直隶已经在该乡建了五个公园。
人与美的综合作用正在显现。近日,为方便工作,当地童装品牌“布依曹仁”从杭州设计中心召回20多名设计师到直隶总部工作。“我前几年还真没敢这么干,怕留不住人。”该公司董事长马唯中表示:“现在直隶有各种各样的商场和电影院,与城市差别不大。”
对人的需求大惊小怪!直隶抓住了小城镇发展的根本逻辑,吸引了越来越多的高层次人才前来就业创业,并立即推动了行业的发展:童装开始向品牌化和“微笑曲线”发展;电子信息、智能设备和现代服务业成为新的增长点...
“35万移民在编织中寻找梦想,这对我们既是优势,也是挑战。”宁云说:“只有不断推进产业升级,才能激发城市活力,让大家安居乐业。”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直隶镇新开楼盘约有70%是新居民购买,他们不再匆匆路过,而是成为融入直隶城市发展的主人。
▲直隶直隶系列活动以多种形式贯穿全年,增强了新老直隶人的归属感和认同感。东丈照片
知九和谐镇
申江龙
湖州师范大学社会发展与管理学院党委书记、副教授
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对创新型社会治理提出了新的要求。近年来,直隶镇坚持“标本兼治、法治至上、标本兼治”的社会治理理念,积极探索和实现从传统社会管理向现代治理的转变,通过创新行政管理体制和机制,引入智能管理手段,创造社会治理的“编织模式”,促进政府治理、社会监管和居民自治的良性互动。
首先是制度创新,实现社会治理法制化。通过推进城镇三级管理体制改革,进行城镇划分,建立社区总网格,解决了“可见、不可控”、“可管理、不细化”的问题;通过加强法治文化建设,注重依法管理市场,大力整治城市环境,使人们树立法治观念,依法办事。在推进依法治理的过程中,城市发展与管理体制的有效衔接逐步实现。
二是创新实现社会治理智能化的途径。通过实施“智慧编织”工程,推动社会治理领域的“机器替代”,为社会治理植入“超脑”,实现科技对人力和生产力的需求。这样做有利于提前预测预警,有效防范各种社会风险;而且达到节约管理成本、实现社会治理智能化目的。
三是创新理念,实现社会治理社会化。直隶镇充分利用社会力量,调动各方积极性,加强社会共治,合力打造和谐直隶。通过引导社会组织进入项目,吸引多主体参与基层治理,发挥商会的协同作用等。,社会治理的情感力量增强,社会自治程度提高,政府与社会在“双向互动”中产生“乘数效应”,政府从单一主体转变为主导力量和保障。
社会治理创新本质上是社会重建和政府改革。近年来,直隶镇以基层治理为重点,以民生福利为重点,推进改革创新,构建了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新格局,取得了良好的治理效果,形成了一套直隶可复制、可扩展的经验。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的编织会更好。
▍内容来源:张尚致礼
▍图形编辑:兔子
1.《织里论坛 整版!《浙江日报》这样评价织里!》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织里论坛 整版!《浙江日报》这样评价织里!》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keji/10601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