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住在徐汇区的朱女士反映,她在一个饥肠辘辘的商家那里买了一个套餐,发现商家的同一个套餐,外卖平台上的价格,几乎是用餐价格的两倍。她用了一堆优惠券,得到的价格和吃饭差不多。朱女士质疑这种先涨价后优惠的行为是虚假涨价。
朱女士说,她在饥饿平台上的东驰便当店买了一个套餐。通常一个20元以上的套餐,在平台上就高达40元。只有使用了各种优惠券,价格才能降到零售价格左右,但要看客户有多少优惠券。20多块钱的套餐在外卖平台翻了一倍。朱小姐觉得很不讲理,就打电话到店里投诉。
商家把责任推给平台,于是朱女士又打电话给饿了么平台。朱女士说,平台告诉她,他们不负责商品定价。
外卖平台的饭菜价格是谁定的?记者在新闻看报时发现,这是东池便当路店朱女士反映的情况。看新闻Knews记者在便当店里看到,平台上的脆皮鸡腿饭价格是45.99元,但是店里的实际价格是27元。外卖平台的售价比唐史高19元。店家说外卖平台的价格是平台定的。
然后,看新闻。新闻记者饿了。客服人员表示,平台不会帮助店铺设定线上产品价格。但平台与店铺连接的区域经理有权介入。
走出朱女士反映情况的店,看新闻。Knews记者再次打开平台,发现一家米线店,一碗原味螺蛳粉,平台上标着38的价格。使用折扣后,实际支付价格为21元。
然后看新闻Knews记者打电话给商家,对方告诉看新闻Knews记者,其实店里这碗粉的价格才18元。
看新闻Knews记者报道价格太高,官方饿了就书面回复。对方表示,商家的商品定价是商家在后台设定,平台认可的。对于不合理的价格,平台也会与商家沟通协商,努力为消费者打造一个良好的消费平台。
法律界人士认为,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经营者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务应当有明显的标识。但平台商家提价,虚假标注原价,然后实施全额降价优惠,是价格欺诈。
1.《律师称外卖比堂吃贵或属欺诈 具体是啥情况?》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律师称外卖比堂吃贵或属欺诈 具体是啥情况?》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keji/12164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