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瓶里为何要塞一团棉花?
当你头痛欲裂的时候,拿到止痛药前的每一秒钟对你来说都是痛苦的煎熬。而在你奔向桌子抓起非处方止痛药打开瓶盖准备一饮而尽时,却发现你和药片之间还隔着一团厚厚的填充药棉,这时的你感受到的恐怕不仅仅是头痛,或许还有一万点暴击。
你会乐意知道这种药物包装是有它存在的理由,甚至更开心地知道这种包装会渐渐退出历史的舞台。
credit: 红喵小柠(简笔画之早安煎蛋)
20世纪的某天,拜耳公司(背景知识:阿司匹林是拜耳公司的注册商标。1897年,德国拜耳公司的化学家费利克斯•霍夫曼首次成功合成了阿司匹林。)首次将药棉填充在药瓶中。其目的是填充药瓶中多余的空间并以此来固定药物,防止药片四处晃动并粉碎。这是一个固定药品并防止其粉碎的完美方案。
然而到了20世纪80年代,拜耳公司开始转产于制药方面的创新产品包衣片剂。此时,药片是否会因为晃动而撞击到瓶壁上已经显得不那么重要了,因为新型药片的外层糖衣能防止药片粉碎,胶囊壳也能起到同样的保护作用。但是由于在过去的数十年间,每当人们打开阿司匹林药瓶时都能看到一团蓬松的填充药棉,大家早已习惯这团棉花的存在甚至把这种设计作为判断药物是否为正品的标准,或者认为这种设计有助于保持药物的“有效性”。人们的这种想法和习惯是拜耳公司在药瓶里放置了很长一段时间药棉的主要原因,并且可能也是一些品牌至今仍在药瓶里放置填充药棉的做法依据。
credit: 红喵小柠(简笔画之晚安超载鸡)
事实上,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NIH)建议拿掉药瓶里面的填充药棉,他们认为这些药棉会将水分吸入药瓶,使药品受潮。实际上政府卫生机构并不是唯一一个建议拿掉填充药棉的,早在1983年,现已故的安迪•鲁尼(AndyRooney)在时事节目“60分钟时事”中也就放置填充药棉的做法提出了反对意见(也只有安迪•鲁尼能在节目中这么说)。
但是除了完全不需要在药瓶里填充药棉这个事实之外,这团小小的药棉还有另外一个我们所不知晓的秘密。那些填充在药瓶里所谓的药棉其实根本不是棉花,根据药物信息与副作用数据库的资料分析,绝大部分的填充物是由人造纤维丝或聚酯纤维制成的。
当你头疼的时候去拿止痛药,过程中的每一分每一秒对你来说都是种煎熬,在好不容易忍着痛苦拿到药瓶之后想要赶紧吃下一粒药缓解疼痛的时候,却发现一团棉花挡住了你的治愈之路,最后败在了棉花上,那可以说是很悲伤的一件事了。
那么为什么药瓶里都要放上一团棉花呢?
在20世纪初,拜耳医药公司在药瓶里塞棉花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填补瓶子里的其余空间,并固定药丸,防止粉末状的药片粉碎,在当时,棉花主要起的是固定作用。因为一旦药片碎了,药就会变坏,对于医药公司来讲,塞棉花是很便宜又便捷的方法一举两得。
等到20世纪80年代,拜耳医药公司在制药上进行了创新,采用了包衣片剂的制药方式N,其外表所采用的糖衣及胶囊壳除了在服用的过程中减少肠胃所受的刺激之外,在药物保存的基础上,也能抵御药物撞击。
也就是说,依照现在的制药水平来讲,不用放棉花也可以起到防止药物撞击进而破碎掉。
所以,现在的棉花其实是没什么用的。而之所以药瓶里还是会出现棉花,大抵是一种习惯了。
实际上,根绝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NIH)的建议,最好不要在药瓶里放置棉花。棉花会自动吸水,在开合瓶盖的过程中,棉花会吸取空气中的水分,变得潮湿,长期下来,药片会变质。
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就是,不仅仅在瓶子里放入棉花是不必要的,甚至我们所常见的药瓶中的棉花根本不是棉花,根据数据库中的药物信息显示,大部分的棉花是人造丝或聚酯纤维制成。
所以,以后买到药回家,记得第一时间要把里面的棉拿出来。
1.《药瓶里为何要塞一团棉花?》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药瓶里为何要塞一团棉花?》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keji/12883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