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龙。9月5日20: 30,重庆是温泉之都,位于主城区“南门”的南温泉,游客如织。然而,这个美丽的地方也经历了血与火的战斗。1949年11月,刘邓军队打开南门,从这里解放重庆。
8月29日,“重走刘邓军队解放重庆之路”全媒体采访组走进巴南,寻找关于这场战斗的故事。
山峦叠翠的南温泉风景区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 余春兰摄
日行百里 先头部队强夺南温泉前一天行军一百英里的部队占领了南温泉
重庆建文峰主战场遗址解放前,采访小组成员听取了工作人员对南拳战役的介绍。
1949年11月25日,刚刚参加解放南川的第12军第35师103团、2营接到新任务——从南川的神统坝抄一条小路,经过八仙县的石滩、界龙、碣石、南泉,直入长江占领渡口,为后续部队渡河清除障碍。三营留在南川休息,一、二营立即出发,以每天数百里的速度疾驰。第二天下午3点左右,解放军到达南温泉湖小口。
景区工作人员为采访团讲述南泉之战。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 余春兰摄
南温泉,当时是有名的风景区,也是国民党党政要员的别墅区。群山交错、峰峦重叠,回环的山山岭岭构成了重庆江南的一道天然屏障。东南面的建文峰,是群山之巅,军事上的制高点。它与打鼓坪之间的峡谷,正是花溪河上游的虎啸口瀑布,而沿花溪河以南的傍山险道,是南川通往重庆的必经之路。因此国民党视南温泉为“江南防线”的战略要地,在这一带重兵防守,妄图守住重庆。南温泉是当时著名的景点,也是国民党党政官员的别墅区。群山交错重叠,环形山和山脉在重庆南部形成一道天然屏障。东南的建文峰是山顶,是军事上的制高点。它和大沽坪之间的峡谷就是华西河上游的虎啸口瀑布,华西河以南的山边险道是南川去重庆的必经之路。于是国民党把南泉温泉作为“江南防线”的战略位置,重兵防守,企图守住重庆。
奋战两天两夜打开重庆南门
11月26日黄昏,人民解放军103团一营占领了国民党的前沿阵地——虎啸口。
敌军控制了建文峰的制高点,疯狂地以数十人的兵力反攻解放军占领的虎啸口阵地。守卫阵地的解放军陷入了危机。
当天晚上,103团团长决定夺取南温泉最高控制点建设文峰。为了引诱敌人,采取了声东击西的办法,第一营组织了对打鼓坪的火力佯攻。第二营27日中旬在建文峰后山秘密行动,攀上断脊陡崖,突袭建文峰,一举歼灭山顶之敌,控制南泉制高点。
之后国民党军队企图夺回建文峰,轮番发动攻击,用数十门大炮轰击。
当时的建文峰战火纷飞,硝烟弥漫,环形山遍野,树木折断,草地被烧毁,战斗异常激烈。
然而解放军战士顽强地坚守在建文峰,一次又一次击退了敌人的进攻,把建文峰的制高点牢牢控制在手中。
28日晚,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5师104团从重庆西侧渡河成功,第31师91团在鱼洞战役中获胜后,参加南泉战役的解放军战士奉命有序撤离战斗,并立即从江口渡河加入主力。
守敌南拳听说退路被切断,连夜仓皇逃走。
巴南博物馆内南泉之战的场景复原。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 余春兰摄
解放军103团一、二营成功劈开了山城的南大门。解放军103团一、二营成功打开山城南门。
“南拳之战26日下午3时开始,我军28日晚上11时30分左右撤出战斗,历时56小时。这是重庆解放以来时间最长、战斗最激烈的一次。”巴南区委党史研究室主任吴明告诉华龙。《新重庆》客户记者com报道,南泉之战,沉重打击了国民党军队修筑的重庆江南防线和敌人在南泉的防线,为人民解放军主力解放重庆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100多名指挥官和战士作为无名英雄牺牲
“重新走刘邓军队解放重庆的道路”的全媒体宣传活动在84岁老人王嘉韵的陪同下进入巴南。
王嘉韵曾两次卷入南拳之战。有一次,1953年,我在南泉工作,参加了南泉烈士陵园的建设。有一次,1994年,他在担任南泉市市长期间,参加了解放重庆主战场遗址的建设。同时,收集了大量与南拳战斗有关的文化史料。
据报道,重庆解放后,解放军继续向成都推进。12月1-2日,解放军几名代表来到南泉清理战场,埋葬烈士。当地人也参与其中。
王加云老人讲述他收集到的战斗故事。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 余春兰 摄
“寻找烈士遗体有2个线索。一是解放军烈士的干粮袋,里面装着炒干了的玉米颗粒;二是有红色五角星的八角帽。”王加云介绍,为知晓英烈名字,当地群众还会察看战士们胸章和帽子,有的战士会用针线把名字绣在八角帽上。“寻找烈士遗骸有两条线索。首先是解放军烈士的干粮袋,里面装的是炸玉米颗粒;第二个是一顶八角帽,上面有一颗红色的五角星。”王嘉韵介绍说,为了知道英雄和英雄的名字,当地人也会看士兵的徽章和帽子,一些士兵会用刺绣将他们的名字绣在八角帽上。
“南拳之战,数百名指战员和士兵在战场上洒血,只留下43人的名字。所以很多烈士都是无名英雄。”王嘉韵精力充沛,声音洪亮。但说到最后一句话,语速明显变慢。
随后,代表团来到南泉烈士陵园。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牌坊上的对联:“千山万水过号角,山河未来盛”。上楼,有“凛然”和“正气”两个亭子。
然而,墓地最引人注目的部分是墓地中心的一个四边形方尖碑。在纪念碑底座的前面,镶嵌着一块长方形的黑色大理石,上面刻有南拳战役的介绍字样。侧刻徐全水、梁松斗等43位烈士。
华龙。新重庆客户记者了解到,这座建于1953年的烈士陵园于1995年被列为重庆市文物保护单位。2008年巴南区政府再次进行了整治。现在是重庆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每年清明、七一、国庆,都会有很多人自发来扫墓。
南泉烈士陵园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余春兰摄
硝烟散尽 烈士精神永存烟消云散,烈士的精神将永存
巴南区委、区政府一直十分重视红色文化的传播和红色资源的保护与利用。吴明表示,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巴南区将开展“学习党史、知党恩情、爱家乡”的党史宣传活动。其中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讲述南拳战役中解放重庆和八仙县的历史,以此激励党员干部不要忘记自己的首创精神,牢记自己的使命。
中共重庆市巴南区委党史研究室主任吴铭介绍当时的战斗情况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 余春兰 摄
为了铭记先烈,进而更加珍惜今天的生活,巴南区在传播红色文化下了不少苦功夫。为了缅怀先烈,珍惜今天的生活,巴南区大力传播红色文化。
巴南区博物馆内,复原了南拳之战的场景,用油画和电影放映约3分钟再现了战斗场景。
在重庆南泉温泉主战场遗址旁边,解放重庆历史展览馆正如火如荼的进行着,计划在本月30日前开放。博物馆将使用先进的技术,如增强现实、声音、光电等。生动地再现了南拳大战的激烈场面,充分展示了重庆解放的相关史实。
注重红色文化传播的思想也传播到了农村。
乡村旅游蓬勃发展的石滩镇,位于綦江、巴南、南川交界处。在革命战争年代,是中共八旗南区特别支部经常搬迁的地方。南泉之战中,特委书记任不顾个人安危,向解放军送去地形图和敌图,对夺取建文峰、控制南泉制高点发挥了重要作用。70年前,35师103团12营从石滩进入南泉。
石滩镇宣传委员张毅说,在石滩,也有人们送米送盐的故事,而解放军则悄悄把钱放在窗台上。很多活着的老人都会讲那些故事。
采访团在巴南烈士陵园开展瞻仰活动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 余春兰摄
“我们石滩,还保留着很多红色遗迹,这就是我们的红色文化资源。” 张谊透露,目前,石滩正在准备打造一条10KM的红色线路,并通过石雕、竖牌等形式,将解放军过境的场景再现,让游客感受在血与火的年代下,激情与温暖并存的红色故事。“在我们多岩石的海滩上仍然有许多红色遗迹。这是我们的红色文化资源。”据张毅介绍,目前,石滩正准备修建一条10KM的红线,通过石雕、立牌等多种形式,再现解放军渡江的场景,让游客感受到血与火并存时代的激情与温暖的红色故事。
1.《最后56小时 寻前路·悟初心| 血战南温泉56小时 解放军打开重庆南大门》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最后56小时 寻前路·悟初心| 血战南温泉56小时 解放军打开重庆南大门》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keji/13580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