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特的圆柱形建筑
▲风格区新建阁楼
▲主楼已竣工
▲风格区视野开阔
▲青砖瓦拱形门
▲沈钧儒故居
▲风格区的一个场景
青砖牌楼,各种形状的洋房小楼,带伞的黄阁树……经过两年的修缮和维护,渝中区人民大会堂后面的马鞍山传统风貌区西区的所有建筑都得到了修缮和翻新!
上周,记者走进景区,向您展示了这里的最新特色。
老树院老重庆味
渝中区枣子兰崖是典型的重庆老城区。枣子兰雅下面北面有一座小山城堡,两头高中间低,看起来像个马鞍。这是马鞍山。
叫马鞍山,但是山不高。从枣子兰雅大街往马鞍山走,需要经过一个缓坡,景区最高点有一个悬崖,垂直距离北礼堂平台几十米。这就像一个被遗忘的小村庄,没有外界的干扰,隐藏在熙熙攘攘的城市中,是在困境中寻求宁静的最佳场所。
站在景区内一个新建的类似观景台的阁楼上,不仅可以俯瞰三峡博物馆,还可以近距离看到礼堂的穹顶。夕阳透过黄色葛藤树荫下的缝隙射下来,走在青石板上。在景观区,民国时期精致的小院子和古老的建筑点缀其间。
记者现场看到,景观区主体建筑已经完工,施工人员正在美化建筑周边景观。朱红色的门窗、石栏杆、青砖瓦的小建筑...穿梭于大街小巷,一种惬意和留恋让人流连忘返。
据报道,马鞍山的传统风格分为东区和西区。西区以保护修复、风险整治、环境改造为主,建筑面积7034平方米;东区是地下车库。记者从渝中区了解到,西区所有的建筑都已经修缮完毕,现在正在做环境景观,目前已经完成了85%左右。
小洋楼见证了抗日战争的过去
在马鞍山传统风貌区的改造和维护中,建议恢复“青砖绿瓦、绿树红墙”的历史文化风貌,保持街道空房间和建筑特色不变。
记者了解到,西区共有6栋文物保护建筑,面积1917平方米,其中包括知名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沈钧儒故居。记者在现场看到,与景区内其他小青砖瓦建筑不同,沈钧儒故居的外墙和旁边的小院以明黄色为主,格外显眼。
也许你不知道,靠近沈钧儒故居的28号和29号马鞍山,连同沈钧儒故居,不仅是景区内最独特、最显眼的老建筑,而且属于同一个业主。据记载,这三栋楼是1938年重庆九宇千庄经理李正权的自创产业。自上而下,他们分别以他的三个儿子、李、李忠厚的名字命名为“梁庄”、“孝弟”、“后禄”。建筑都是“我”字形,“后楼”是沈钧儒的故居。抗日战争时期,沈钧儒先生在此长期居住。
“良庄”是抗战时期中共中央南方局外事组旧址,负责人是王炳南。当时,为了方便工作,外事科以私人身份租用了王炳南和王安娜。
据渝中区有关负责人介绍,马鞍山曾是沈钧儒、石良、、王炳南、、茅盾、沙等名人生活和迁居的地方,也是以为首的中共中央南方局与各民主党派和进步民主人士聚会、议和议国的重要场所。
马鞍山47号入选保护
马鞍山传统风貌区有许多小建筑和有故事的老庭院。其中,马鞍山47号楼入选我市第三批历史建筑保护名录。
据史料记载,20世纪30年代,一个药材生意出身的重庆市市政工程局成员聂作堂,在这里建了一座私宅,取名“衡舍”,意为“两全其美,舍光而去”。衡舍由两三层西式建筑组成,砖木结构,青砖墙,车库,网球场,在当时绝对是豪宅。
据《渝中日报》报道,国民政府由南京迁至重庆后,该建筑为军事总部办公楼;重庆解放后,成为刘邓陆军西南服务团办公楼;20世纪60年代,该建筑被改造成住宅楼。
著名报社记者邹韬奋,曾经在衡水生活过。1938年10月,救国联合会各界“七君子”之一邹韬奋来到重庆。第二年年初,一家五口搬进了衡水,在第一栋楼的底层租了一套房子。在重庆的两年四个月期间,邹韬奋一家大部分时间都住在这里。当时邹韬奋与邻居沈钧儒交往频繁。
邹韬奋后来离开重庆后,沈钧儒写了一首《衡水通化》来表达对邹韬奋的怀念:马鞍山挨着粉墙,一棵树可怜;春天乘晋江千里,没这扇门低。
在马鞍山传统景区开始改造维护时,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马鞍山传统景区将与现有的人民大会堂、重庆三峡博物馆有机融合,实现主客共享的开放街区,打造历史文化展示窗口。
重庆晚报-上游记者何浩照片报道
1.《青砖黛瓦 马鞍山传统风貌区西区建筑维修完成大礼堂后有一处青砖黛瓦都市村落》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青砖黛瓦 马鞍山传统风貌区西区建筑维修完成大礼堂后有一处青砖黛瓦都市村落》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keji/13696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