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严格节约和反对浪费食物的意见》,倡导科学文明的餐饮消费模式,要求餐饮企业积极引导消费者节约用餐。然而,记者近日调查发现,我市部分餐饮场所仍存在一些突出的浪费现象,部分企业没有积极引导消费者节约用餐,同时部分消费者的节约意识有待提高。
舌尖上的浪费可以找很多原因,比如制度执行,餐饮服务,观念意识……但最终还是要看消费者。如果消费者没有一颗尊重劳动、感恩美食的心,“光盘行动”必然流于形式。对爱情有好处,对食物也有好处。“光盘行动”不仅要在盘子上看到,还要注意精神层面。就像刻骨铭心的爱情一样,应该是“燃烧”心中的感激。
诗人海子在《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中写道:从明天开始,关心食物和蔬菜。海子来自农村,对美食的深厚感情来源于彼此的熟悉、交流、对话。现在很多人,尤其是生活在城市里的人,只有字典里那些看似陌生的单词和餐桌上那些认不出来的食物。不熟悉容易忽略,误解容易理解。所以在他们的意识里,桌上的废物只是一种消费。
“除草的日子到了中午,汗水把草滴到了土里。谁知道中餐硬?”这首诗妇孺皆知,但谁真正理解它的含义呢?当我们远离繁重的劳动时,我们也忽略了沉重的食物。“四体不勤,五谷不分。”虽然不能再作为衡量当代人的标尺,但至少要认清养育我们的食物,知道一个馒头一个菜的来历。“羊有哺乳之恩,乌鸦有反哺之意。”我们与生俱来就有食物,所以我们应该熟悉它,感激它。
“一粥一餐,想起来不容易;半丝半丝,不断思考物质困难。”古代人对食物的感激和崇敬也值得今天借鉴。“草木有其心”,食有其命,与人息息相关。作者并不是提倡“下乡改造”,但大家至少要了解食物的“前世今生”,了解食物的“今生来世”,熟悉从食物到食物的历程,体会来之不易的一餐。明白这些,也懂得珍惜。
西方人饭前祈祷,日本人饭后说谢谢。只有了解、接近、谈论食物,才能尊重、珍惜、节约食物。“厉行节约,反对浪费”不仅要体现在文件、标语、制度上,更要注重情感的柔软,引导人们像关爱亲人一样从心理上珍惜美食。
刻骨铭心的爱情可以天长地久,心中“燃烧”的“光盘行动”可以“散发出爱之心”,“永不停息”。爱情需要深入人心,《CD行动》也需要在心中“燃烧”感激之情。
正文/诸葛亮
1.《重庆刻录光盘 “光盘行动”需要“刻录”感恩的心》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重庆刻录光盘 “光盘行动”需要“刻录”感恩的心》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keji/14754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