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民生》系列评论③
中国江苏网9月5日电保障和改善民生是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正义、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关键。我们必须尽最大努力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也要实事求是,量力而行。只有妥善处理好尽力而为与尽力而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关系,才能稳步前进。
我们执政党的根本目的是让人民过上更好的生活。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千方百计,千方百计谋取更多利益,为民生担忧,是政党的“天职”。但在一些地方,由于目的感的弱化,或者受“GDP先行”的影响,出现了“抓发展”、“促民生”等错误,“一手硬一手软”、“注重行动忽视”等错误。在保障和改善民生方面,不是“尽力而为”,而是“一半”去做,甚至什么都不做,经常抢投资。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全力以赴是不够的。如果你不遗余力,结果会不尽如人意。
我们应该尽最大努力改善民生,但也应该尽我们所能。江苏作为东部发达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迅速,人民生活得到极大改善。去年,江苏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分别达到32500元和13550元,居全国首位。然而,我们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改变。虽然我们家比以前粗了,但是需要钱的地方还是很多。即使在经济相对发达的地区,如果脱离实际,最终也可能入不敷出。无视现实的可能性,超越生产发展水平,不看家庭背景一头扎进商业,看似“见义勇为”,实则不负责任。短期内可能会赢得“好评”,但长期来看会捉襟见肘,难以为继,损害群众的根本和长远利益,损害党和政府的威信。
一定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改善和保障民生。我们必须两者兼顾,不能忽视。尽最大努力,本着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全力以赴,不遗余力地保障和改善民生;量力而行,即实事求是,尊重现实,“有多少客人就请多少”。处理好尽力而为和量力而行的关系,需要努力保证资金投入、政策支持和工作到位,努力解决当前必须解决和能够解决的民生问题,最大限度地满足民生需求;还要考虑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和现实条件,不喊空口号,不搞形式主义,不搞政绩工程,不做表面文章,做到实事求是,符合人民意愿,做好事不超省情,不超人民力量,合理引导社会期望做到最好。
改善民生是一项长期工程。作为民生工程的领导者,不能指望靠一两个工程改善民生,也不能指望一两年内解决所有民生问题。在保障和改善民生方面,要有“恒常性”,要有长期努力、不断奋斗的思想。近年来,江苏通过“民生幸福工程”、“收入倍增计划”和“六大体系建设”,在保障和改善民生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但是,江苏在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到基本实现现代化过程中的省情并没有改变,财力不足的总体状况没有改变。在看群众需求,照顾江苏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的基础上,一定要分清主次,循序渐进,远近结合,一个一个来。
1.《尽力而为 既要尽力而为 又要量力而行》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尽力而为 既要尽力而为 又要量力而行》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keji/14795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