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劳动一号》的文化嘉宾
萌满:劳动号的“真相”最感人
羊城晚报记者艾秀珍
大型原创音乐文化节目《劳动之歌》每周五晚九点十分在广东卫视播出。节目除了邀请王宏伟、戴玉强、陈思思、亨利、萨顶顶、刘丽阳六位歌手外,还邀请了文史学者孟曼、作曲家张千一等作为时代的鉴赏家,为观众解读每首劳动歌曲背后的文化故事。
近日,孟曼在广州接受媒体采访。她说她接受节目组的邀请,是因为看到了从小就很熟悉很喜欢的黄河船夫的歌。“‘劳动’是我们这一代人都能感受到的话题,所以我愿意在《劳动歌》中表达我对‘劳动’的理解。”
因为《黄河船夫之歌》参加了节目
孟曼说,当舞台上响起各种歌曲的旋律时,他会有一种跟着唱下去的冲动:“这就是歌曲和艺术的动力,它真的能让我们想起几代人这些年来的劳动斗争历程。”
羊城晚报:参加劳动歌需要做特别的功课吗?还是得心应手?
孟曼:我煞费苦心准备。每首歌都有自己的背景。比如听到鄂州的歌,就很好奇鄂州在历史上是什么地位。那个时代那个地方是什么样的情感?我一直在从专业的角度思考这些歌曲的背景。
羊城晚报:作为节目的欣赏嘉宾,你的主要评价是什么?
孟曼:我很少评论歌手。主要说歌曲本身。是在什么背景下产生的?包括它的地理背景和历史背景,以及歌曲中所蕴含的情感和内涵,能和我们今天联系起来吗?至于音乐内容,另一位音乐专家会评论。
好的旋律可以是“永远唱,永远新”
孟曼认为,虽然年轻一代的歌手与大多数歌手创作和描绘的年代有差距,但她相信年轻人会找到自己的经历:“也许你也可以在大城市的写作室里找到面朝黄土背对天空的感觉。不需要还原一切,但可以实现类似的情绪。”
羊城晚报:你觉得年轻观众会喜欢这些有时间感的歌吗?
孟曼:我想每个人都应该喜欢,因为我们一直在工作,一直在用劳动改变我们的生活。也许劳动的形式在变,但劳动的精神没有变。我们都相信劳动可以创造幸福。在这一点上,我觉得一直走在前列的广东人,很早就有过这种经历。
羊城晚报:你觉得资深歌手在舞台上的表现会比年轻歌手更打动你吗?
萌男:不一定。有时候,年轻歌手有了新的表现力。我认为真正好的旋律应该永远唱,永远是新的。演绎的过程就是重新发现和重新理解这首歌的过程。当然有些诠释会更符合我的感受,但是大家的诠释和理解都在丰富这首歌的内涵。
劳动歌曲可以“放置灵魂”
孟曼承认,不同时代的人无法完全感同身受同一首歌,她希望通过自己的解释,拉近劳动歌与年轻观众的距离:“时代是有距离的,但如果我们一起了解过去的情况,就能找到更近的感觉。这也可能是节目组来找我的原因。”
羊城晚报:以前听过一些流行歌曲,歌词富有诗意,曲调抒情,但很多简单的歌曲却可以流传多年,成为经典。这种情况你怎么解读?
孟曼:有的歌像看蓝天,有的歌像踩黄土。我觉得这首歌是一首能给人黄土感的歌。你会发现它非常有钱有势,是你可以放灵魂的地方之一。
人不能只仰望天空空,还需要脚踏实地。歌是劳动人民创作的,一定是最真实的感受。我觉得这个“真相”是很有穿透力,很感人的东西。
羊城晚报:给年轻人什么建议?
孟曼:我建议年轻人多读点历史。因为你对历史了解的多了,你的生活是立体的。如果你只知道今天,你的生活是平淡的。
1.《劳动号子 蒙曼:劳动号子的“真”最打动人》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劳动号子 蒙曼:劳动号子的“真”最打动人》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keji/14974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