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融入东北亚经济圈绥芬河地区,努力实现三个转变
中新网9月11日电Chinanews.com的客户“根据国家批准的《总体规划》,绥芬河地区的定位是建设一个货物进出口、仓储、运输和加工的集散地,以及面向国际陆海通道的全国陆地边境口岸物流枢纽。中俄战略协作和东北亚开放合作的重要平台。”
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绥芬河区党委副书记、管委会专职副主任、绥芬河市委副书记、市长王永平在10日举行的“行走自由贸易区”网络主题活动“黑龙江自由贸易区云研讨会”上介绍了这一情况。
图为中欧火车站的绥芬河站。瞿一伟照片
2019年8月30日,黑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成立,成为中国边境地区布局的第一个自由贸易区和中国最北部的自由贸易区。其中绥芬河自由贸易区对俄特色突出,边境特色鲜明,是对接俄罗斯远东发展和自由港政策的前沿。
“为了重点深化与俄罗斯的合作,充分探索边境地区的经验,绥芬河自由贸易区实施了中俄舱单合并、相互承认等通关便利化改革。2020年1-8月,绥芬河地区互市完成货物7.2万吨,交易额3.4亿元,参与交易人数13.2万。”
王永平表示,绥芬河将围绕以下“三个转变”进一步创新和发展对外贸易。
在俄罗斯从单边走向多边
目前,该地区与俄罗斯的合作主要以其巨大的资源市场为基础,以消费品市场为补充,贸易结构相对简单。将开拓“边贸无边”的国际视野,优化进出口布局,深入融入东北亚经济圈。在深化俄罗斯远东传统市场的基础上,拓展合作触角,扩大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交流,积极开展与独联体、中亚、韩日等周边国家和地区的经贸合作,引导
从大进大出到优秀进优秀出
未来,该地区将稳定木材、煤炭、化肥等大宗商品供应,探索原材料和大宗农产品交易市场建设,开展保税现货配送业务,增强大宗商品配置能力,建设中俄大宗商品进口、储存、运输和加工区域配送中心。开展代理贸易和转口贸易,利用海产品、乳制品、中草药、肉类、整车等进口资质,丰富贸易类别,挖掘贸易品种,合理配置港口运力,促进更多有潜力的指定商品贸易落地运行,提高进口商品的规模和附加值。
图为绥芬河站确保菜货运输畅通。瞿一伟照片
从传统贸易转向新贸易
目前,互市贸易已成为绥芬河及其边境地区最具潜力和增长的贸易形式,将在更大范围和更广领域激活“互市效应”。依托互市商品“货源、货源价格”优势,与国内大型商业超市对接,开设互市商品展馆,制定进口落地加工政策,创新边境合作模式,开展批量进口,畅通二级市场,同时建设全国跨境电商综合实验区,做大保税进口,推进互市、电商、俄货一体化,推进线上线下并行, 整合外贸和内贸,把进口和消费联系起来,形成更具竞争力的边境贸易经济生态系统。
王永平表示,绥芬河区将在加强投资、金融、商业环境普遍创新的同时,促进与俄罗斯远东发展先进开发区和自由港体系的互联互通,在政策上相互借鉴,深化贸易、物流、投资合作,将“单边试验”转化为“嵌入式发展”,探索和推出一批“开拓性”和“综合性”创新案例,
1.《东北亚经济圈 深度融入东北亚经济圈 绥芬河片区力求三个转变》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东北亚经济圈 深度融入东北亚经济圈 绥芬河片区力求三个转变》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keji/15013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