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播剧《老中医》再次将中医带入大众视野。该剧讲述了江苏省常州市孟河医学院的后人翁全海带领同事们保护中医,冲破重重阻碍,一步一步向前迈进的故事。
中医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那么,电视剧《老中医》中的原型“孟河医学院”到底有多好呢?中医在过去的一个世纪里走过了哪些波折?“北京四大名医”有哪些传说?中医和我们的日常生活有什么关系?人们对中医有哪些误解?
原型
孟河医学院有多少头牛
电视剧《老中医》的艺术形象诞生于江苏省常州市孟河医学院的代表医生之中,距今已有300多年。清代盛极一时、扬子江南北闻名的孟河医派,至今依然活跃,是当今中国最具活力的中医学术流派之一。那么,孟河医学院的影响是什么呢?
孟河医学院展览馆
孟河医学院的历史传承
孟河医学院起源于江苏省常州市孟河镇,是中医界的一所名校。它有近400年的历史。拥有内科、外科、妇科、儿科、针灸、骨科等完整的医疗科室,在杂病、外疹等方面成绩突出。它几乎是目前国内唯一保持相对完整的中医流派,对研究和传承中医文化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和作用。
孟河医学院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东汉和三国时期,可以说是葛洪的医学剩余。
作为东晋名医,葛洪是预防医学的调解人。他写的《肘后》,最早记载了一些传染病,如天花、恙虫病、诊断和治疗。“每天都有斑点疮”成为世界上最早的天花记录。肘储备方也是经典之作。书中描述的治疗疟疾的医案——“黄花蒿用两升水浸泡,拧干取汁”成为诺贝尔生理医学奖获得者屠呦呦未来发现并提取青蒿素的灵感来源。
后来经过南北朝陶弘景(以《本草纲目》)北宋许(以最早开医案之作《能方》),明代(以《六科之辨》,以“学治则”)等中医家的传承,到了清末, 聚集了一大批学识渊博的医学专家,形成了费氏、马氏、晁氏,当时镇只有二百多户人家,却有十几家中药房。 《县志》记载“孟河镇江船只众多,求医者络绎不绝”,“震动之声绵延数十里”。
正如石鼎孟河医学院代表丁干仁在《诊断集》序言中所说:“吾吴医生天下第一,吾孟河名医冠吴中。”据记载,咸丰年间,孟河在长江南北闻名。当时,来自四面八方的人聚集在一起,不仅有宜兴、溧阳、苏州、上海、镇江、南京等周边地区的人,还有远至浙江、安徽、江西等地的人。
孟河医学院的四个人各有所长
以费、马、晁、为代表的医学院四位成员各有所长。据常州中医药协会孟河医学院研究会会长李夏亭介绍,费熊波、费傅生是费氏家族最具代表性的人物。费熊波以擅长处理虚拟劳动而闻名江南。他是晚清著名的孟河医学院的创始人。费傅生以擅长治疗危险、大、奇、急疾病而闻名于世。
费熊波是孟河医学院文化的开创者之一。道光十二年,做学问。他并不打算当官,而是投身于医学。行医济世后,他的医学名字在咸丰年间广为流传。
道光十二年,费熊波为江苏巡抚林则徐治痢疾。后来,在林则徐的推荐下,费熊波两次被召入宫治病。他首先为太后治疗肺痈,取得了明显的疗效。道光给了他一个牌匾,并称之为“一个活着的国家运动员”。后来,道光喉咙发不出话来,费熊波治好了他的“失音”。咸丰十年间,费熊波曾为钦差大臣左唐宗治病
“马家的马培智也因去北京看慈禧太后而出名。”据李夏亭介绍,马家长期以选题出名。到了马培智的时代,影响最大。他擅长外科手术,以内科闻名。
“巢氏家族是赵崇山和晁玉防最具代表性的。他们在这两个地方都出名了。”李夏亭介绍。潮崇山在上海行医50多年。他有家族史,内外兼修。晁伟防是更精通内科学的马培智的学生。他一生都呆在孟河,生意兴隆,是个有名的村庄。
丁嘉医学造诣最深的是丁干仁,师从马,是上海名医。他的生意在当时首屈一指。为了培养接班人,他在中国创办了上海中医专科学校,继承和发展了孟河医学院的学术思想,开创了现代中医教育。
近代12位名医中,孟河医学院占了5位
李夏亭说,孟河医学院培养的接班人,有很多是当时乃至今天中国著名的中医和医药林骨干。而且孟河医学院一直在向外发展,培养出了很多弟子,也发展到了全国乃至全世界,人数不下千人。许多著名的现代中医学家都是孟河医学院的弟子,可以说是全世界孟河医学院的弟子。
李夏亭表示,在《中医史》收录的12位近代中国名医中,有5位来自孟河医学院,在2009年首次入选的30位中医大师中,有6位来自孟河医学院。
“孟河医学院的影响力如此之大,原因有很多。它既取中医之大成,又兼容并蓄《内经》、《难经》、《伤寒论》,融诸子之学于一炉。”李夏亭说。孟河的内科医生以其内科、外科和喉部疾病而闻名,但他们都精通所有的学科。
此外,在漫长的医疗生涯中,孟河的名医们并不抱门户之见,相互尊重,相互借鉴,勇于在理论和实践中探索。他们在很多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最重要的是孟河医学院以中庸为教的学术思想特色鲜明,临床效果明显,治疗方法灵活,可根据病情的需要和变化灵活应用。
在传承中,孟河医学院还强调经典内容对后世学者的意义,要求弟子熟练背诵经典著作。在当时的传承模式下,后世学者很容易系统地掌握中医理论体系,为其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为什么著名的医学院来自农村城镇
一所著名的医学院在一个不起眼的农村小镇悄然崛起,逐渐发展,然后壮大。原因有很多,但有三个方面特别重要——
第一,优越的地理位置。孟河位于长江中下游,北濒长江,南接京杭大运河。还有一条连接长江和贯穿全境的运河的孟河,使其成为苏南运河船只进入长江的重要通道。这种独特的地理条件使孟河很早就成为一个经济文化繁荣的小镇。
二是药用资源丰富。孟河位于宁镇山脉的末端,夹在两座山之间。这里不仅气温适中,雨量充沛,而且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形成了各种小气候,是温带、亚热带药材生长最理想的地区。
第三,深厚的文化底蕴。孟河是一个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小镇。南北朝时期,北方战争爆发,北方名门萧家在武进东城(今万绥)定居,带来了中原文化,使这里的文化和经济得到了发展。特别是一百多年后,萧家从齐梁十五帝和以昭明太子为首的一大批文人中走出来。从此人文荟萃,精英荟萃,成为文化底蕴深厚的地方。这种深厚的文化背景为孟河医学院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优越的文化生态环境。
文件
百年中医:那些人,那些事
100年来,关于中西医的争议太多,老中医的故事都被掩盖了。正是他们的不断探索和实践,使中医在“救药派”和“废药派”的激烈争论中更科学地传承下来。
著名的中医大多是自学成才的
一百年前,学习中医有两种方法:第一,“通小学”——“小学”就是研究汉语训诂的音韵学。有了这些基础,我们就可以理解黄绮(齐伯和黄帝,相传是医生的祖先)、任玥(扁鹊)和仲景(张仲景)所写的古代医学书籍的内涵。二是“西学东渐”,“看解剖生理奥秘”。
近代很多名中医都不是来自中医世家。他们无意中对中医产生了兴趣,想学中医的时候就开始看古代医学书籍,然后自学成才。
被称为“北京四大名医”的萧龙友就是其中之一。他小时候因为母亲多年生病,所以很注意医学,经常看古代医书,每次学都做笔记。时间长了,他其实“积累了不少稿子”。同时他也会去药店了解医学知识。随着他古文水平的提高,中医理论知识不断丰富。
1892年,霍乱在四川中部流行,省会成都每天死亡8000人。街道荒凉,棺材卖一空。许多医生害怕感染,不敢治愈。在尊经学院学习的萧龙友走上前去。22岁时,他和当地医生陈运升一起在街上巡逻,用中草药给病人治病,使许多病人从危险走向安全。此后,萧龙友出名了。然而,对萧龙友来说,行医只是一个“副职”,他是一个传统学者。1914年,他被调到北京,在那里他在财政和农业部门工作。为官后行医,治疗过很多名医。
艰难曲折中的传承
中医,说是中医,不准确。“中医”一词出现在清末,与西医不同。其实称之为“传统医学”更为合理。而西医,说它来源于西医是不对的,应该叫现代医学。所以,中西医之间的各种纠结与中西医无关,而是传统与现代的碰撞。
俞樾是近代中国第一个倡导“废医”的人,他和萧龙友一样,在研读经典之后,对中医做了一些研究,后来成为一名自学成才的学生,能够开药。他用考证的方法“发掘”了中医四大经典之一的《黄帝内经》,“明辨是非”,对中医的认识并不深刻。然而,他的生活充满了悲剧,他的大哥死了,他的妻子死了,他的大儿子早死了,他最喜欢的小女孩也死了。
家人相继去世,中医却无济于事。俞樾开始怀疑中医,写了《废医论》和《药论》,得出了“药可以废,药不能废”的结论。后来,余云岫出版了《苏玲上兑》一书,彻底批判了《黄帝内经》,从而开启了中西医学的学术对抗。
《苏玲商队》的主要评论家是《小说月报》主编云铁桥。和这些著名的中医一样,他也弃文行医。他学医的动机是因为他的三个儿子相继患伤寒。从这些惨痛的经历中吸取教训后,他深深地觉得求人不如求人,于是开始深入学习《伤寒论》,同时去请教上海著名伤寒专家王。
一年后,云铁桥的四儿子又得了伤寒。他请了一位名医看他的儿子,但名医怕死,不敢用伤寒的药方。万铁桥熬了一夜,决定第二天一早开一剂麻黄汤。她对妻子说:“与其坐以待毙,我宁愿吃药而死。”。这位女士什么也没说,立即配药给孩子们吃,真的很有效。
就这样,听说万铁桥能治伤寒,亲戚朋友都来看他。有一天,他同事的孩子得了伤寒,生命垂危。上海所有的名医都没能治好他。云铁桥用了一剂四逆汤转危为安。病人家属很感激,去报社感谢他,说:“孩子生病了,你去问万铁桥。”后来来看云铁桥看病的人越来越多,于是他辞掉了《小说月报》的工作,当了医生。
在行医的同时,他还在做两件事:一是整理中医经典。针对商队的进攻,云铁桥提出了“四季五藏”的观点,即四季的风、寒、热产生六气,“生长集”产生五行,然后五脏由四季五行衍生而来。所以,《黄帝内经》是有理论依据的。
二是函授培养中医人才。梁启超曾经说过,中医的问题在于“中医能愈愈愈愈好,没有人能用愈的道理来形容人。”大家去“通小学”读医经,自学成才,显然是不现实的。因此,为了中医的继续发展,建立一个系统的教育体系是非常重要的。
即使当时政府已经把中医从教育中抛弃,云铁桥还是在1925年成立了“铁桥中医函授学校”。他发表声明说“中医不能出国,但这是有国力关系的。目前的情况是暂时的。”经过种种艰难曲折,他培养出了一批具有创新思想的杰出人才,如陆、、、顾,有力地推动了中医事业的发展。
“黑中医”是因为深爱
然而,站在云铁桥对面的余云岫并不是一个“坏人”。虽然他用激烈的言辞批判中医,起草了《废老中医以消除医疗卫生障碍案》,但他试图在中国直接废除中医。但他自己行医时,拒绝轻易使用从国外进口的新药,更喜欢使用国产新药,多为中药制成的酊剂粉末。
但当时的上海,很多人盲目崇拜进口西药,看到余云岫用中药开中药就有意见。余云岫不得不耐心地劝说他们:“中国有好药,外国有劣药。国产新药和进口新药功效相当,我们医生应该采用自制新药。医生用药物治病。为什么非要用进口产品呢?”
作为“黑中医”,余云岫在从中医中寻找有价值的东西的同时,也暴露了中医理论中的错误。他煞费苦心地从唐前方剂中有价值的地方整理出一部《国药文献学》,并撰写了《中国古代病名全书》,以便将中医的名字与西医的名字一一对应起来。
余云岫只要在中医书籍中找到科学的东西,就会不遗余力地宣传。比如他发现《崔氏别录》中包含了瘰疬和肺结核同源比国外早1000多年的理论,于是他做了一篇论文,在远东热带病学会做了报道,引起了世界各国代表的关注。他们再也不敢妄自菲薄中医原著。
余云岫一生所想的就是除掉他的妻子,取出中医的精华,进行科学的检验,去其糟粕。
多年后,这成为了现实。
1951年,屠呦呦考入北京大学,就读于北京大学医学院药学系。他的专业是生药学,当时普通人对此兴趣不大。生药学是运用本草学、植物学、动物学、化学、药理学、医学和分子生物学等知识研究天然药物应用的学科。在中国,生药与中草药关系密切。
1969年,中国中医研究院承担了抗疟药物的研究任务,屠呦呦被任命为科技组组长。她决定从中医中寻找线索。在系统查阅历代医案的同时,她走访了各地的老中医,整理出一套抗疟疾的单药秘方,内含黄花蒿等640多种草药。早在公元340年,东晋葛洪在《肘后备急方》一书中首次描述了青蒿的解热作用;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说可以“治疟疾寒热”。
1972年,屠呦呦和她的同事从黄花蒿中提取出一种无色晶体,分子式为C15H22O5,他们将这种无色晶体物质命名为青蒿素,很快成为世界上抗疟疾的特效药。屠呦呦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医学奖。
版权声明
除非另有说明,本期发表的所有张文均来自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后台。这个号码会尽快删除。谢谢你。张文的观点并不代表这一立场。
1.《徐怀谦 《老中医》背后的真实传奇》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徐怀谦 《老中医》背后的真实传奇》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keji/15086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