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梵高奶奶”走了,儿子在微信朋友圈发消息,“梵高奶奶”的微博更新停留在8月1日中午13:13。
祖母名叫常秀峰,70岁开始学画。她曾经是河南省一个偏远山村的文盲老太太。2003年,常秀峰来到广州与儿孙团聚,却突然成为一名画家。她在网上有很多“粉丝”,被称为“梵高奶奶”。
2007年,南方日报记者采访了这位当红的老奶奶。她最打动记者的是:“你不能让你的儿孙忘记农村的艰苦岁月。”
为了和孙女一起玩,她70岁的祖母变成了一名画家
在河南南阳方城县一个僻静的山村里,常秀峰是村里唯一能让孩子全部出山的家长。曾经他们家很穷,墙壁都是泥糊和木钉。当家里没有足够的食物时,他们就烤野菜。五个孩子都被她培养了,三个高中毕业,两个大学毕业,一家人彻底走出了大山,摆脱了贫困。
“奶奶,你老家有什么?”常秀峰来广州前两年,孙女问她这个问题,她就兴奋地给孙女讲了家乡种的山楂树。
但是我孙女还是不知道山楂树长什么样。常秀峰急中生智,拿出蜡笔和水彩。画完之后,他孙女突然明白了。
为了让孙女更了解自己的家乡,目不识丁、从来没学过画画的常秀峰开始自己画画,画的方法是“画什么看什么”。
用孙女的蜡笔和水彩画画已经成为这位老太太生活在这个她不习惯的大城市的最大乐趣。她的画不讲究技巧,简单朴素,因为是田间的生活,是陪伴她多年的老朋友。在老人的笔下,江家的老房子,田野里的野猫,鸟儿,兔子,向日葵……都很美。
“梵高奶奶”这个名字流传开来,但她认为梵高画得很苦
2006年,她的儿子在他的博客上张贴了他母亲的画,并写了关于老人的故事。没想到这些文章的点击率都超过了8万,每幅画的点击率都超过了2000次。有人看到了她的向日葵,觉得和梵高的《向日葵》一样有魅力,于是“梵高奶奶”的称号流传开来。
一时间,“梵高奶奶”风靡网络,各大媒体争相报道。
一开始常秀峰觉得很奇怪,因为她从来没有听说过“梵高”这个名字,她不姓高,村里也没有叫梵高的人。后来媳妇给她看梵高的画,她才知道梵高是外国画家。
常秀峰看了,觉得这个叫梵高的人一定很不开心。他的向日葵不是刻意拉伸画的,而他的向日葵是阳光温暖,土地滋养,水滋润,很幸福。
正是因为她那种温暖的画风,才吸引了人们的目光,让在大城市努力的人们感受到了温暖和自然的力量。因为画画,常秀峰也找到了一个“事业”来打发时间,也有了“粉丝”和“外事活动”,在广州过着丰富多彩的生活。
我喜欢画农村,希望我的子孙后代不要忘记农村的艰辛
梵高奶奶的画都是关于乡村的。
有网友评论说,她的画有一种气场,就是艺术家的气场;有一种生命力,根植于民间的生命力;有一种超越绘画艺术的氛围。她还举办了一个名为“梵高的岳母”的展览,展出了数百幅作品,引起了国内外人士的广泛关注,她捐赠了展览的所有收入。她曾经告诉记者,她很高兴能够用她的画帮助别人。
在民间,在网络上,《梵高奶奶》已经有了很多“粉丝”,在“粉丝之声”中,《梵高奶奶的世界》、《我们的国家》等作品陆续出版。她的世界其实就是她曾经生活过的广阔的乡村,家乡是她创作灵感的源泉。
常秀峰可能不知道什么是艺术,什么是文化。这位来自农村的古代老人以他的自然美感动了许多生活在浮华中的人,让他们在绘画中回归自然。
把画留着给儿孙们看,让他们长大,永远不会忘记以前在农村的艰难岁月。这是“梵高奶奶”常秀峰在接受南方日报采访时曾经说过的最大心愿。
南方网全媒体记者王月英从网上综合
1.《梵高奶奶 “梵高奶奶”走了,她的画曾温暖无数人》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梵高奶奶 “梵高奶奶”走了,她的画曾温暖无数人》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keji/15211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