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底,担任本学期助教的全校本科生文化素质核心课程“何”老师,希望助教写出一篇教学生如何写该课程大论文的心得。我连续两个学期担任这门课的助教。这门课程的受众主要是清华大学的大一大二学生,尤其是理工科系学生文科素质的核心课程。我从来没有写过标准化的大学论文或者严谨的文科学术论文。本课程的设计目的是让学生学习中国传统思想——老子和孔子,完成文科的阅读报告和撰写论文的入门训练。
山东嘉祥东汉画像石《孔子见老子》体现了我们课程的主题!
在此课程之前,笔者曾在全校另外两门文化素质核心课程——《大学精神的起源》和《学术之路》中从事课程设计,并担任高级助教,有三年以上的教学经验。本文将讨论如何教零基础的学生写出合格的阅读报告。
本科阅读报告有两种,一种是命题论文,老师会根据课程内容提供一些题目让学生选择。另一种是选题不确定的读书报告,用词较少。学生可以写自己的主题,专注于一个特殊的主题。这里说的是难命题的卷子,自制题目的作业可以根据命题卷子的形式进行创作,再加上一些想象的火花,就更完美了。下面分别介绍一下命题阅读报告的选题和写作。
一、如何选题
为了加强学生的学业训练过程,文学课阅读报告的写作要求是命题论文。对于初学者来说,命题阅读报告其实是为读者指出了一个阅读方向。毕竟带题阅读肯定比漫无目的的阅读更有收获。在我们的“和”课程中,我们会根据老子和论语两部传世经典,每学期拟定一个25道题左右的题库,要求每个学生在前半学期完成一篇4000字的论文初稿,论文必须严格遵守学术规范,每篇论文必须有两个以上的学术引用笔记。
对于初学者来说,选择一个可以练习的论文题目是非常重要的。无论课程是否像我们一样提供了选择25题的可能性,还是其他一些课程提供了3-5题的可能性,只要不是一个题目的课程阅读报告/论文写作,那么题目之间就有隐藏的难度差异。那么你如何为小白选择这个话题呢?请记住一句话——标题越长,标题越简单。
梗越长,提问者给你的条件越多,你需要写的内容越精确。需求越准确,选择题目的人就需要仔细阅读题干,分析题目设计中提供的几个条件,然后严格按照条件筛选出原材料中的具体条件和具体事例中体现的是什么样的思想精神,这样就只需要分析和写出这种思想精神。长题中最容易写的题目之一是高考试卷中很常见的一个:根据以下材料,分析XX的观点,讨论其意义。因为XX的观点可能从不同的角度有很多引申,所以选题在总结材料之后,可以找到观点的一个引申,然后整理出引申的意义,符合逻辑关系,再举例间接讨论观点的意义,论文基本写好了。
例如,我们课程中的《论语》第15题:
本文根据《论语》中的以下材料,论述了孔子关于“仁”和“仁”的观点,论述了孔子思想对今天的启示。
我们提供的梗材料长达2页A4纸,涉及《论语》8篇37章,基本概括了正文中直接出现“仁”和“仁”字的所有章节。那么水平最高的同学可以根据这37章进行分类总结,可以根据题目进行总结,也可以突破题目的限制。技能有限的学生可能会发现很难使用所有的问题,所以可以在问题中选择一些关键段落来总结归纳自己的观点并进行分析。水平较弱的同学可能在长材料里只看到一个特征,然后分析。标题越长,看起来设置越多,其实不然。题目越精确,越方便题主快速选择目标完成写作,写作规模可控。
在我们的25个问题中,最短的一个是《老子》中的第四个问题:
“有”和“无”是老子的核心概念。请根据经文谈谈你的理解。
与上面讨论的问题相比,虽然上面问题的干巴巴的材料长达2页可以阅读,但你需要讨论的内容只有《论语》中的两页。相对于整个《论语》,问题设计所需的阅读量非常有限。不过这个题目的题目是要求学生根据老子的内容,谈谈“有”和“无”两个基本的哲学概念。
对初学者来说很难。首先,题目范围很大,要看完整的书才能了解作者的全部思想。其次,题目设置的外延在哪里,需要由题主来定义,哪些材料在讨论“是”,哪些材料在讨论“不是”,哪些材料在讨论它们之间的关系,至少这三部分材料如何分类。三是用逻辑缜密的语言表达清楚两者的关系。这种关系需要从老子哲学的立场来探讨,而不是简单的借用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分析设立话题之外的领域的思想是没有意义的。这里需要强调的是,每个话题都隐含着一种语境,只有在这种语境下讨论,才能产生意义。当你提到“有”和“无”的二元概念时,你会瞬间想到马克思辩证法中的对立统一。但这种关系是建立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背景之上的,在老子哲学中并不适用。
“有”和“无”的概念都是关于终极的哲学问题,而抽象的、想象的哲学概念是不容易实现和阐述的。要完成一个清晰的逻辑表达,要么是作者有坚实的哲学基础,要么是要结合具体案例探讨“有”与“无”的关系,是“有”与“无”的对立,还是“有或无”,或者是其他一些复杂的哲学逻辑关系。但是对于初学者来说,会空讲很多大道理,不能付诸实践,让考官觉得全是废话,不忍心看。
此外,人文学科学术论文的专业写作极大地培养了一个学生客观严谨的逻辑思维,文科需要一篇材料才能说一句话。对于这个题目,题主必须选择一块材料来分析,然后得出“你”是什么概念,再选择另一块材料来分析“没什么”是什么概念,然后在符合逻辑语序的前提下,根据一些材料来讨论它们之间的关系。而初学者在阅读传世经典时,古汉语知识薄弱,理解能力有限,具体观点更难分析。
一种有用的写作模式通常是把想法放在第一位。我觉得“有”和“没有”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这个关系包括A部分,这是《老子》第十章的意思。关系还包括B部分,我认为是Y章的意思,C部分是z章的意思,这种充满废话和自说自话的写作模式,极其不可取,但是没有系统的写作训练,很容易误入歧途。那么如何完成阅读报告的系统训练呢?让我们先写一篇论文摘要。
第二,写摘要和提纲
俗话说“一口吃不了胖子”。对于零基础的学生来说,一上来就要写一篇四千多字的论文,尤其是刚入高考的大一新生,写一篇4-5倍篇幅、有学术专业意识的论文,只需要800多字,难免会让他们感到无奈和纠结。那么如何克服这个障碍呢?
一篇严谨的学术论文,开头通常有摘要和关键词,摘要是论文的总结提炼部分。写论文的初衷是要求学生认真学习。那么他们在书中学到了什么样的精神,发现了什么样的细节,引发了什么样的联想思维,这些都需要学生通过阅读来锻炼自己总结归纳知识的能力。练习过程需要一种输出结果的方式,所以阅读的第一步是创建论文摘要。
培养学生的写作范式离不开规则。作者对学生的要求是在300以内写出不超过五句话的摘要,类似于实际学术出版物所要求的摘要长度,能达到最佳的训练效果。中国传统目录学的功夫就是教人读书的时候学会写读书摘要。摘要写作离不开选题过程中对工作条件的分析。在接下来的面试中,我们将给出一个2016-2017年这门课的优秀作业的例子,来讨论摘要写作的方法和意义。
作业要求是每个学生写一篇论文写作总结,长度不超过300字,不超过5句。优秀作业作者选择的题目X,是课程提供的《论语》第六题:
子曰:“不怒,不怒,不送,给一角,不反三角,便无。”孔子的教学是启发式教学,在学生无法思考和表达的时候,给重点以启发,让学生自得。从学生学习的角度来看,这样的教学有什么好处?《公业长》第九章记载:子曰子贡曰:“孰优?”他回答说:“你给了还敢回头?回去可以闻一知十,给一知二。”子曰:“福禄爷!我和女人一样好。”子贡和晏子的差距在哪里?
下面是对作者写作思路的分析:
首先,以高考作文的思路,来说说我为什么要安排五句话的总结作业。大家接触过的高考作文中的议论文,基本上都是一个开头,一个结尾,中间三个观点,两个肯定,一个说不足,一个说缺点,论文也是如此。但是,如果要写一篇4000字的作文,正好是高考800字作文的五倍。所以高考作文写五个自然段,一篇四千字的作文需要写五个部分。那么每个在中学学了这么多年语文的人,一定要学会总结段落的中心思想和大意。你要写的五句话,就是你自己琢磨一下这五个部分段落的中心思想和大意,一句话就可以充分概括。
与高中语文不同,高中语文各自然段的大意是相对独立的,A是A,B是B,但论文大纲需要有逻辑关系。我们用A B C D E来表示第一、二、三、四、五句话:
1.《础怎么读 豆瓣日记: 零基础如何撰写读书报告——2600本读书总结》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础怎么读 豆瓣日记: 零基础如何撰写读书报告——2600本读书总结》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keji/15286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