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栏:新闻回放
在苏轼先生诞辰980周年之际,清华附小开展了一系列悼念苏轼的活动。他们利用假期时间,对苏轼做了一个小研究。该校小学生利用大数据研究苏轼,研究结果席卷朋友圈,引起广泛关注。人们正在谈论它。
第二栏:不同意见
静待花开,谨防大跃进——对一所小学调研报告的思考
从昨天开始,北京某知名小学推送的关于苏轼的研究报告席卷朋友圈,被部分媒体微信官方账号转载。这些小学生生活的班级有一句口号,“每个人都有一门学科,每个人都可以学习它”。看了这篇文章和这个微信官方账号里列出的同学们的“小话题”,我的担心已经超过了我的喜悦。
这是一个六年级学生的推。这个班很多家长学完之后,毕业于国内某知名大学;这些研究报告是国庆假期作业的一部分。国庆节加中秋节最多八天。孩子的年龄一般在11-12岁之间。在这八天里,40多名儿童完成了23份研究报告。国庆中秋,按理说孩子和父母应该休息,但是这个数字并不能说明问题。就好像我八年级女儿的一个暑假作业叫发现生活中的数学。于是我们去了圆明园,她惊喜地发现荷叶茎的布局是最简单的分形。所以,孩子愿意在游戏中探索发现,培养研究能力,完成有趣的题目,大概是老师的初衷,并没有错。
那么这些小学生在遇到苏轼的时候完成了怎样的探索呢?先说题目:《大数据让你更了解苏轼》《苏轼的旅游品牌价值》《现代人对苏轼的评价与苏轼的影响力》……小学生的论文题目有那么老套吗?我心里一紧。大数据...是个成年人。一般来说,不清楚什么是“大数据”,大数据有什么用,怎么用,需要注意什么。11、2岁的孩子会给我们展示如何用大数据认识苏轼吗?题目和孩子年龄的巨大反差引起了我的好奇。我们来看看这篇文章《大数据让你更了解苏轼》。
这篇报道的作者是五个同学。刚开始写的时候读起来有点奇怪,因为说“我”和一个同学发现苏轼的诗约25万字。然后进行分词,找出高频词…等等!这是一个十一二岁的孩子。他是怎么把一首25万字的诗做成分词的?用了什么软件?什么方法?花了多久?这些文章没有介绍,而是换成了“我和我爸”。“我”是谁?“爸爸”是谁?在报道中“爸爸”这个重要角色并没有作为报道的合作者出现,文章结尾也没有感谢“爸爸”。另外,为什么要用大数据来研究苏轼?其他工具和方法不行吗?大数据能给我们带来哪些新的思路?文章中没有介绍。
这篇报道的作者是五个同学。刚开始写的时候读起来有点奇怪,因为说“我”和一个同学发现苏轼的诗约25万字。然后进行分词,找出高频词…等等!这是一个十一二岁的孩子。他是怎么把一首25万字的诗做成分词的?用了什么软件?什么方法?花了多久?这些文章没有介绍,而是换成了“我和我爸”。“我”是谁?“爸爸”是谁?在报道中“爸爸”这个重要角色并没有作为报道的合作者出现,文章结尾也没有感谢“爸爸”。另外,为什么要用大数据来研究苏轼?其他工具和方法不行吗?大数据能给我们带来哪些新的思路?文章中没有介绍。
研究回答了哪些问题?小作者一般会问:“还”出现了157次,是苏轼诗词中出现频率最高的词。苏轼到处旅游吗?提到“西湖”92次,“江南”84次,这么多次是和他的人生经历有关?.....但是,为什么这些问题需要回答呢?为什么需要用“大数据”来回答?只看苏轼的生平或林语堂的《苏东坡传》等经典著作,答案不难找到吧?
我们来看看研究过程。孩子开会,分工,确定主题。然后搜索信息。先是找了两本参考书,然后“在爸爸的帮助下”,又找了很多其他的资料。手动查询每卷诗词创作的时间地点,制作对照表,考察电子书与纸质书的关系,然后进行统计分析...读书给人的主要印象是,这么复杂庞大的工作,真的可以让几个孩子在八天内完成。
结论是什么?是苏轼关心人民疾苦,才能体会到“中国文化的底蕴和芬芳”。哦,还有一个意外的发现,说因为“子游”出现频率最高,所以发现苏轼和他的弟弟子游深爱着对方!
这份报告看似具备了一篇论文的要素,但看完之后却非常令人担忧。首先是关于教育。这里的主要问题是,这个研究有多少是孩子独立完成的?分词方法,词频统计,电子书和纸质书的对比,有多少是真正由“我”和同学独立完成的?在这篇报道中,“我和我爸”经常出现在文字中,基本上就是“我”和我爸的作品。虽然我提到了其他同学的分工,但主要是觉得他们在打酱油。如果“爸爸”是重要的参与者,那就应该以合作者的身份出现;即使没有出现,也要如实反映所有人应该有的贡献。另外,从微信官方账号发布的聊天记录来看,两位老师显然参与了无数搭建框架、写作的具体过程,但并没有在文末感谢老师们的贡献。
如果这些任务主要是由老师指导,由“爸爸”来执行,那么现在的签名就是教十来岁的孩子养成把别人的工作报道成自己的工作的习惯。如果将来真的有孩子走上学术生涯,再怎么有才华,把别人的工作和贡献写成自己的,也足以毁了自己的学术生活。
其次,带领孩子做研究是一种非常创新的尝试。老师怎么看待研究?从聊天截图来看,老师们确实牺牲了假期,花了很多精力指导孩子。老师对如何找到材料有一些建议。“你先按照这些章节整理材料。特别好找。百度有他们。”。对于如何学习的建议是,“那我们就揉合在一起,用自己的语言评论一些。”
不难理解,为什么天性喜欢探索、喜欢提问的孩子,写出来的报告都是循规蹈矩的,除了觉得自己能很好的利用大数据,不知道自己回答了什么有趣的问题。为了炫耀技能和完成任务而学习是许多研究中常见的问题。11、12岁的孩子是不是从小就要学会提问才能提问,并且相信研究就是从百度这样的搜索引擎中找到二手资料,再揉合在一起?
我一边看,一边想,这是个十一岁的孩子。这是花骨朵的时代。在这些学习中,孩子付出了很大的努力,他们的热情应该得到保护和认可。但是谁来保护他们的纯真和创造力呢?忽视教育规律,在小学大规模推广研究会有什么后果?
首先要注意的是孩子的健康。这个年纪,国庆中秋,难道不应该和父母朋友出去玩吗?不应该跑步,笑,流汗吗?微信官方账号介绍,孩子“自愿”组成课题组,加班。文章结尾的花絮,以及十一张折叠word文档的图纸。图中那些细心的孩子,在我眼里是小版的大人。三张照片中的每一张都有戴眼镜的孩子。八个孩子中,四个戴着眼镜。在另一个小题目介绍中,列出了四十多个题目。可想而知,这些孩子需要长时间“做研究”,会频繁使用电脑和手机。所以近视和颈椎病、腰椎病的衰老应该是自然的后果。
其次,用科研能力评价小学阶段的孩子,对很多孩子的心理健康弊大于利。没有什么需要以兴趣为导向,甚至比研究要求更低。显然,做研究可能看起来很高,但这并不是每个人都感兴趣和适合做的事情。“因材施教”,首先要求学校和老师放下成见,先搞清楚孩子是什么样的“资质”。据说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每个人都是天才。但如果你评价一条鱼,看它爬树的能力,它会觉得自己一生都很蠢。”在小学,是孩子展示才华和兴趣的时候了。但是,如果孩子的天赋是舞蹈、音乐、体育的话,每天都要被迫做项目。如果报告的质量决定了孩子的成绩,那么很有可能好心会导致“不会爬树的鱼不是好猴子”的评价错误。
第三,有新的扭曲,让父母疲惫,伤害孩子。这个时代,大城市基础教育的现状是,周末不上课外班的孩子变得很少;对素质教育的追求迫使家长和教师选择“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在“中考,美素质”的思维下,孩子几乎没有自主的时间。在这种背景下,进一步违反孩子学习的基本规律,过早在小学阶段引入研究,会导致家长发现,光挣钱买学区房是不够的,还要写文章。但是我没有精力和能力教孩子写文章。我能怎么做呢?经济学的基本规律是,有需求就有供给。父母的焦虑会产生新的训练需求。如果在小学进行大跃进式的科研,可想而知,在不久的将来,会出现新的培训班,教小学生如何写程序;同时还会有枪手帮中小学生写各种题材的文章。这会导致孩子的独立时间越来越少,对研究失去敬畏和好奇。
当然,不可否认,学校和老师的用心是好的。在名校之间的竞争中,如何脱颖而出?学校肯定花了不少心思。据说,当家长对学校的这些做法提出质疑时,一位班主任平静地告诉家长,“如果你的孩子想去北清,就必须去。”。但是,如果能给高校教育工作者一个畅所欲言的机会,我想说,如果一个孩子从童年到大学或者成年,精通研究套路,习惯用拳头和脚做研究,那么孩子就很难有真正的创新,很难发自内心的快乐生活。
就具体实施而言,小学阶段培养孩子的研究能力并非不可能,但可能会从孩子日常生活中能用到的基础人才入手。比如老师可以带领孩子讨论什么是事实,什么是观点;老师可以帮助孩子学会什么是批判性思维,让孩子学会不做非此即彼,而是从多个角度看待同一个问题;在开始研究一个问题之前,我也对之前的工作有充分的了解。对于真正有余力学习,家里父母能提供良好条件的孩子,可以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参与研究。然而,这些研究必须是自愿的。保证完全自愿的方法是,在小学阶段,儿童研究报告的质量不应以任何形式纳入对学生成绩的整体评价。
是纪念苏东坡单纯带孩子去品味一些优美的诗词还是吃东坡肘子更好玩?希望我们没有利用学科的大跃进,让孩子从小就有错误的研究观。希望家长和老师能静观其变,静待,让这些花店的花能够安静的慢慢绽放。
南方都市报街头谈话:别忙着夸清华附中的孩子
尼德罗
这两天,清华小学附中2012级4班的学生和苏轼一起成为网络名人。原因是在苏轼980寿辰之际,清华附小开展了一系列悼念苏轼的活动。其中,这个班的孩子通过课前讲课了解苏轼的生平,早上阅读时间背诵苏轼的诗,节省打游戏的时间,抄苏轼的字画,和老师一起读苏轼,甚至写了很多关于苏轼的论文。
在广为流传的论文中,《大数据助你更好地了解苏轼》可能最受关注。本文的几位作者利用大数据检索对苏轼诗词中的高频词进行了梳理,并提出了克服文献检索困难的方法。此外,“苏轼旅游品牌价值”、“苏轼朋友圈”等视角独特的文章也不胫而走,成为热议的焦点。
总的来说,舆论的态度很明显。原因很好理解。让孩子上清华的做法,其实是欧美发达国家孩子学习知识的做法。他们不仅仅依靠课堂上的课本,更不要说填鸭式和一维模式,而是调动孩子的积极性,让他们充分利用手头的资源进行创新学习。从这个角度看,清华附小的素质教育已经完成。这不是很多人心目中理想的素质教育类型吗?
许多人在对清华附属小学的孩子们表示赞赏和羡慕的同时,也哀叹中国教育的发展极其不平衡。但是,平衡的问题毕竟不是重点。更多人的疑惑或不解,在于清华小学附中的孩子为什么能这么牛逼。答案当然是多种多样的,但在我看来,可以分为三个因素,即社会的整体进步、清华附小所占用的优质教育资源、家长的投入程度。
第一个原因可以用心理学家詹姆斯·弗林发现的弗林效应来解释,即今天的普通人比1900年的95%更聪明。究其原因,是工业和技术革命改造了日常生活的本质特征,使我们花越来越多的时间准确地解决各种抽象问题,这是智力测验的重要内容。其实这一点不难理解。比如大数据的概念和操作方法,50年前专家还不知道,今天大数据应用满天飞。
第二个原因不用说了,清华附小虽然不是海淀区家长眼中的顶尖小学,但放眼全国,绝对是无数家长羡慕的对象。除了老师,清华附小的隐性优势就在于它背靠清华。清华出身的父母比例更高是不争的事实,高知家庭比例更高。
我觉得第三个原因是最关键的,就是成人参与本文研究的比例、规模和点在哪里。老师,家长,在指导学生的过程中,起到了什么作用?也有孩子在论文中承认论文是在“爸爸”的指导下完成的。这也让很多媒体提到了“好爸爸”的重要性。但是,引导并不构成问题,关键在于成人引导的边界。
清华附小据说是北京优质小学中比较开放的学校。但不管松还是紧,学校领导、老师、家长在竞争中都难免有焦虑。也许不是成绩,是素质教育。类似于苏轼的研究成果,班级有公开职称,阅读10万+,赞可以破六七千,构成新的荣誉来源。要知道这类比赛打破了班级、学校或者学校内部原有的格局,变成了网络世界的比赛。
孩子突破小社区小群体的竞争不一定是好事。伟大但虚幻的荣耀,可能会导致孩子自我认知的紊乱。如果刻意隐藏成人的“引导作用”,对孩子的心理影响就更大了。这不仅是因为大人的服务会让孩子失去犯错的机会,还会让孩子陷入大人世界的荣耀幻觉。希望口碑不要给清华附属小学的孩子带来隐藏的负面影响,不要扭曲孩子的学习初衷。
南方人物周刊:离数据越近,离爱情越远
Zoujincan
对于读者来说,在阅读各种数据分析之前,有必要带上这种可能:离数据越近,离感情越远。因为很多大数据分析并不能帮助我们理解作者。
最近清华附小的同学和老师家长一起出了一个《苏轼大数据分析》的报告,一时风靡朋友圈,很多平时从不转发诗词的朋友也不忘转发,赞不绝口。
这件事说明,时隔近千年,“苏轼”依然是一个能引起大流量的词汇。除此之外,很难说这项研究能给我们带来什么。
为什么这么说?当我们关注古典诗歌时,有必要回顾诗歌的本质。
汉代学者冯毅说:“诗是为了学,是为了情。”诗歌是历代诗人公认的一种精神。我们可以看到,宋诗中有很多议论,受到了古人的严重批评。批评者认为,对着诗歌说话的做法背离了情感。
但是,如果他们看到今天的研究者用各种数据来分析古代诗词和散文,他们对宋可能就不会那么苛刻了。宋人评点入诗,未必冲淡情感。但当人们把古诗词压入各种数据分析时,努力越近,离情感就越远。
比如我们细看清华附小报告里的说法,很多都显得“孤立无援”。统计学家发现,“归”是苏轼诗词中出现频率较高的一个词,每次苏轼贬谪后,诗词中“归”的频率都会增加。
对此,报告给出的结论是:“苏轼的‘归来’诗,似乎与他的沉浮有关。他一直对国家充满忧虑,总能把这些回归的经历变成美好的文学意境。”
这种说法没有错,但不代表“回归”。
在古代诗歌中,“归”和“归”这两个词,除非有确定的含义,往往在“归”这个词上有落脚点,即诗人渴望过这样的生活:摆脱世俗事务的负担,达到一种安逸快乐的状态——用今天的话说,各方面都是自由的,可以安心地做自己喜欢的事。
陶渊明的《归来Xi词》,就是要诉说这种人生的向往。这样的文学作品数不胜数。杜甫写诗说李白:“狂山读书处,头白好归。”苏轼《送曹》诗曰:“昔日游累,白寿夫归。”我就是这么说的。
《祥子》第一个字,苏轼说得更直接:“扬名立万,努力奋斗...什么时候回去做个闲人。为了一架钢琴,一壶酒,一股云。”
千百年来,当我们在各种写字楼工作的时候,还是会被这样的感情感动。
南宋时,朱子屡次擅离职守。他曾经写过这样一首诗:“不在乎明天,不如归来。”他把公务比作一种“错误的方式”,心情可想而知。没错,古人是因为仕途不如意而抑郁,为此写了很多名作,但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喜欢当官。
人的内心是不想被羁绊的,但现实世界对人有各种各样的约束,所以有回归的欲望。诗歌是承载这种欲望的好容器。
据清华附小统计,苏轼诗词中出现频率最高的是“子游”二字。这被研究者们讨论为“额外发现”,最后的结论是:“我们发现苏轼和他的弟弟子游有着深厚的兄弟情谊。”
嗯,这自然是无可辩驳的正确结论。但是不知道那些辛辛苦苦做统计的电脑会不会觉得浪费。
值得一问,这样的数据分析能在多大程度上解释人的情绪?比如古人有一个不成文的书写习惯:情感越重要,越不容易写。在苏轼的诗中,父亲苏洵的影子很少出现。
不只是苏轼,在历代诗人的作品中,关于父母的故事并不多。在这些重要领域,数据如何说话?
在研究文学作品时,数据确实给了我们很多便利,至少为没有创作能力的研究者提供了广泛的讨论空间。从这个角度来看,数据简直是一剂良药。
但是对于读者来说,在阅读各种数据分析之前,有必要带上这种可能:我们离数据越近,离感情就越远。因为很多大数据分析并不能帮助我们理解作者。
要想深入了解作者,最靠谱的方法就是把他们的作品一篇篇老老实实的看完。
小学生做研究,不需要杀,更不需要杀
王开东
近日,清华附小2012级4班微信官方账号发布了《当小学生遇见苏轼》,迅速走红。
读百万,赞无数,网上一片赞声。
只是给一个班的孩子看学习苏轼的小题目秀。他们不会预料到这一点,这将引起如此多的关注。
这太不正常了。但想想也没什么感觉。毕竟明星宣布恋爱,可以让微博沦陷,少数小学生做国庆作业,全民狂欢。
但我不主张杀人。没必要对着天夸孩子。
首先,这些孩子是教授的孩子并不奇怪。
毕竟这是清华的小学生。很棒的学校,老师,学生。尤其是学生,他们是清华大学老师的孩子。
家庭教育好,基因强,哪个孩子不是牛娃?做一些小研究并不奇怪。
记得小时候我问我爸为什么下雨。我爸憋了半天跟我说,要不要尿尿?上帝也要尿尿吗?其他教授也能把同样的问题解释清楚。有些云中的水蒸气遇到空空气中的尘埃,凝结在上面。当重力大于浮力时,就会下雨。不可否认,教授的孩子和普通孩子的家庭氛围是有区别的。
还有,据我所知,清华附小一直在进行研究性学习。他们的“1+X”课程实施多年。1是国家课程整合,是必修。x是选修和兴趣。“1”突出主体价值,“x”强调创造和生成。
苏轼的研究只是清华附小“X”课程的一部分。去年他们的研究对象是鲁迅,明年他们的研究对象是朱自清。孩子们已经很熟悉了。
我们可以在研究中看到儿童的变化。比如去年鲁迅研究的小题目:“鲁迅为什么留下一句话”“头发为什么硬”“鲁迅为什么喜欢看电影”“鲁迅为什么爱吃辣椒”...
今年对苏轼小题目的研究有:《大数据助你更好地了解苏轼》、《苏轼朋友圈》、《苏轼心情曲线》等。
后者显然更有价值。但没有前者的基础,后者很难有进步,对前者的研究也很有意思。
比如鲁迅为什么留胡子?孩子说鲁迅也爱美,因为他个子不高。他想变得更酷,然后他很特别。
学生做得好不好并不重要。但这些研究可以让达先生走下神坛。他是一个可爱的小老头,一个活泼幽默的爷爷。就像《小王子》里说的,孩子在书房里互相驯养鲁迅,鲁迅就会变得立体而活。
孩子们一旦对鲁迅有了亲切感和亲切感,就愿意多读一些关于鲁迅的书。多读鲁迅,受鲁迅影响,就意味着我们有了更多有独立人格的人。
第二,研究性学习在西方是一种常见的做法,这并不奇怪。
其实对这些孩子的研究性学习基本上是西方的普遍做法。西方孩子可以。为什么我们的孩子做不到?如果连清华的孩子都做不到,我们还能做什么教育?
一些研究方法,比如用高频词分析苏轼,也是最常用的方法,软件操作简单。
《论语》、《薛稷》中没有“荀”字,甚至连“教”字也很少使用。Gaine的“学”是主动的,“教”是被动的,比被动的教更有效。因此,《论语》中有56个“学”字,薛稷有48个“学”字,远远超过了“教”的频率。
只要这些方法练习一次,学生就会学会。他们没有什么神奇的。
看过高教授带孩子去美国留学的经历,觉得美国小学生的作业很精彩。高教授把他十岁孩子的作业记了好几遍。
第一个作业原来是《中国的昨天和今天》。高感到震惊和不可思议。孩子解释说:“老师说美国是移民国家。每个学生写一篇关于自己祖籍国家的文章,包括其历史、地理、文化,分析其与美国的差异,并阐述自己的观点。”
高认为博士生也不行。没想到几天后,孩子印了一本20多页的小册子,从九曲黄河到象形文字,从丝绸之路到五星红旗……孩子不仅把文章分章,还在文末列出一长串参考文献。这是高教授研究生毕业后写论文的方式。
对孩子的潜力有无限的信心。给孩子做研究的方法,让他们在游泳中学会游泳,在研究中学会学习,不是很好吗?
孩子的第二个作业是《我怎么看人类文化》,高觉得这个题目太大,不着边际。但他的孩子终于成功了。他骄傲地对父亲说:“你说的文化是什么意思?其实很简单——就是人为了享受而创造的一切。”
老师的评语是:“安排这个作业的初衷是为了开阔孩子的视野,激活孩子的思维,而看作业的结果往往是我进入了希望孩子进入的境界。”
为什么我们渴望孩子得出我们的结论?孩子进入自己的境界不是更好吗?如果教育永远是把你请进罐子里,那么我们的教育就永远没有出路。
孩子六年级的时候,老师留下了一系列关于“二战”问题的作业:
“你认为这场战争谁该负责?”
“你认为纳粹德国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如果你是杜鲁门总统的高级顾问,你会如何看待美国投下原子弹?”
"你认为只有一种方法可以通过投掷原子弹来结束战争吗?"
“你认为今天避免战争的最好方法是什么?”……
通过这些问题,老师要求孩子们完成。本质上是向孩子传达一种人道主义价值观,引导孩子关注人类命运,学会如何从战略角度思考重大问题。这些问题没有标准答案,答案需要孩子一生去寻找。
这才是真正的教育。教育不在乎答案是什么。教育的本质在于育人。教孩子有问题意识,学会思考问题,用工具解决问题,有同情心,关心群体和人类的命运,有诗意和浪漫的感觉,这些都是教育,对一个人的成长极其重要。
在很多抓分争分的人眼里,觉得清华附小都要上天了。于是他生气了,把附小夸到天上,以为是别人家的孩子。
但很快又有了另一场讨论,用棍子打孩子,开始用棍子打死他们。
打棍子有三个要点。
首先是学术素养堪忧。我一方面怀疑某名牌大学的教授、老师拿刀,另一方面又指责孩子提交小论文担心自己的学术素养。这不是很矛盾吗?是不是知名大学的教授水平也不好?
在我看来,仅仅是因为学术水平堪忧,就说明这是孩子自己下的结论,作业的意义就在这里。
研究性学习不在于学生有多有创造力,而在于引导学生产生问题意识,学会收集数据,使用工具,对比分析,最后做出自己的判断,得出自己的结论。
让学生体验研究的全过程,包括小组之间的分工与合作,以及在研究过程中产生的友谊与感情,这些都是研究性学习的意义所在。
通过猜测,孩子造假的原因是什么?别的孩子不行,这些孩子就是假货?详细的看了很多本课前面的研究,感觉差别挺大的,可以在大人的帮助下完成这些作业。退一万步讲,即使学生在家长和老师的帮助下完成一个小的研究项目,只要老师和家长愿意,不是挺有意义的吗?
孩子不想出书,不想获奖,只是在自己的班级平台上自娱自乐,互相打气。当我们挥舞大棒,指责班级和孩子的时候,我们有没有想过这些孩子的宽容?你有没有想过,我们的语言暴力会伤害这些孩子纯洁如露的心?当教育者失去同情心时,一切教育不过是压迫。
如果你觉得孩子的研究做得不好,做得不到位,大人应该指导这些老师,帮助这些孩子,告诉他们如何做得更好。所有的孩子都是我们的未来,都是我们的学生,这是成年人应该做的。
至于学校里的炒作,就更扯淡了。一个学校怎么能用一个班级微信官方账号来炒作?这个微信官方账号曾经阅读过几百人。一所学校的班级太多了,他们无法控制自己的作业是如何发表的。谁知道孩子自娱自乐,闹这么大?怎么能说这是学校炒作呢?
不签父亲名字就是学术不端?只是个小作业,不是什么正经论文。贴在班级微信官方账号上。没有签名没什么大不了的。更何况文章并没有反复说“我和我爸”。当然,上面写上你的名字会更好,但为什么要用大棒抽打呢?
二是剥夺孩子的纯真。
孩子的天真和兴趣是多种多样的。比如你可以认为在公园里看荷叶吃东坡肘子是一种天真。为什么苏丽珂石和研究苏轼的人不能童心未泯?
之所以有这个决心,是因为人们在写大论文。写论文有多认真。当然,一旦写出来,就被剥夺了纯真。
为什么有人常年研究苏轼,把国庆假期完成的一个小研究任务当做大论文写作?高射炮打蚊子多可笑。而且用共同的教育知识去解剖一个特殊的学校和特定的班级是不科学的。
比如北大学生做科研的水平是这样,但不能推断全国大学生都应该这样。这不是一样的道理吗?橘子生在淮南是橘子,生在淮北是橘子。水土不同,何况人!
楚赵辉说得好,小学校附属的孩子研究苏轼,就像农村的孩子研究养牛与天气的关系一样,是因地制宜,因人而异的。
一些老师告诉他们的孩子在研究过程中存在问题。除了问老师家长,自己思考,还可以问百度。这也被认为是最有悖常理的。
这些还是孩子。我们有多少人有问题不问百度?百度的广告词是——有问题问百度。
不要以为真相掌握在自己手里,也不要小看一个名牌大学教授的智商。他们不都懂教育吗?他们可以让学校剥夺孩子的纯真。我们外人的担心,无非是杞人忧天。
三是加重全世界父母的负担。
我告诉你,全世界的父母都不是那么傻,那么甜。他们最多是叹气叹气。
让他们去做,他们不会同意的。他们需要立即看到效果。做研究性学习太慢了。他们宁愿补课,做奥运或者参加很多辅导班,兴趣班。你的担心是多余的。
比如十一校的教育模式获得了基础教育成果一等特别奖,但是有多少学校愿意真正的去努力呢?大家都知道硬件和软件不一样。鲁迅说过,在中国换个炉子不容易。更何况教育改革?
我夸附小不守规矩。
作为一名语文老师,我在小学学过专题教学。过去,他们坚持主题教学,挖掘出那些散落在文本中的价值主题,如《秋小姐》中的“活得好”,“晏子使楚”中的尊严,“丑小鸭”中的谦逊与高贵...
这些具有生命力和精神内涵的价值主题不仅仅是语言本身,还具有哲学、美学和文化意义;它不仅是一种沟通工具,也是“立人”的载体。
这些深受师生好评的饱满种子,在学生心中传播,编织成“夏洛特的网”。总有一天,这些种子会内化为学生生活的价值取向,总有一天会长成参天大树,我们的孩子会成为扎根的人,随时不会迷失。
后来,他们的主题教学转向主题教育,从单一文本价值的主题开始,阅读小组文章,最后阅读整本经典作品,由一位作家进行深入研究。
他们抓住了传统文化中最经典的东西,从鲁迅到苏轼,从史铁生到朱自清,从《论语》到《西游记》,每一个对象都深入其中,每一个经典都生根发芽。其目的是通过主题教学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从而实现育人的伟大理想。
芥川龙之介说:删除我生命中的任何时刻,我将不再是我。
我想,孩子今天所经历的一切努力、伤害、快乐、痛苦,都将是他们宝贵的财富,最终会成为自己。
我们不要假装是一只大尾巴的狼。一方面看到孩子循规蹈矩,跟风,就像一个九斤的女人,感叹一代不如一代。
当孩子们偶尔想出一些花样,进行一些创新性的学习时,就像其他里科夫人一样,我们觉得一场大灾难要来了,害怕出事,天要塌了,所以我们喊着要救孩子,挥舞着大棒...
为什么所有的孩子都要一样?对感兴趣的孩子大出风头未必是坏事。无论如何,还是对孩子宽容一点,保护好孩子吧。我们绝不能把孩子推到风口浪尖,尤其是保护孩子研究的兴趣。
我们不用去杀或者坚持去杀学校附属的孩子,我们只需要看着。
1.《小学生研究报告 大家好,介绍一下,这是清华附小小学生的苏轼研究报告》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小学生研究报告 大家好,介绍一下,这是清华附小小学生的苏轼研究报告》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keji/16783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