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动画学派以其独特的风格和视角在世界动画舞台上占有特殊的地位。先说中国动画的独特性:

第一,强调内容的健康。中国动画片突出了中国文化的优良传统。这里没有血,更没有色情。

第二,形式不拘一格。五千年的文明史造就了中国漫画百花齐放的格局。同一个水墨漫画,可以用多种画风。齐白石、贾又福和李可染的笔触在不同的动画中体现出不同的风格。

第三,坚持国画传统。中国漫画取之不尽,从绘画到雕塑,从剪纸到皮影戏,很多优秀的民间艺术都是我们学习的好材料。借鉴优秀的传统文化,净化当地的现实生活,让中国动画片展现地道的中国风。比如《三僧》借鉴中国戏曲风格;《傲骨将军》表现的是京剧的风格;渔人、牛源等剪纸吸收了中国皮影和民间剪纸的外观形式。再比如《天坛》成功运用了中国古代寺庙壁画;《鹿铃》《山水》脱胎于中国画的写意花鸟和写意山水;而《南国先生》和《火通》则结合了汉代画像石和画像砖的雄浑风格。与古希腊、古罗马、欧美的恶魔、魔法、巫术不同,中国漫画中描写的神、鬼、符咒也是完全本土化的,就像拿着金箍棒、引人注目的孙武空;太白金星走在云端;爱管闲事的土地神,还有千里眼、千里眼、人参娃娃??这些都是土生土长的“中国风”,就算画的是现代生活的漫画,也是纯粹的中国风。

不仅看到了米老鼠、唐老鸭这样优秀的动画片,还看到了迪斯尼乐园这样一个世界闻名的娱乐场所。这就是现代动漫艺术的发展路径:既是一个系统的文化产业,又是一个完善的产业链,从而逐步实现动漫产业投入产出的良性循环。而它的发展和繁荣,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社会经济水平和大众文化消费观念。一个多世纪以来,中国动漫一直处于工业化的边缘,未能实现产业发展的良性循环。谢天谢地,近十年来,中国动漫产业也在朝着“产业化”、“良性循环”的方向发展。当然,在这个过程中会有很多问题和情况,所以我们在处理问题时会面临新的挑战。

日本现在是世界动画强国。近年来,日本动画在中国非常流行,不仅受到青少年的高度追捧,也受到许多成年人的极大兴趣。他们看电影,网上交流,模仿电影中的角色,这些行为都值得关注。但更应该关注的是日本动画片流行的原因,尤其是日本动画片的主题、题材和文化意蕴。故事漫画所描述的故事,无论是侦探小说、人与自然的故事,还是记录高中生活的现实题材,都有一些共同的特点值得关注。通用主题日本漫画包含许多人类普遍关注的主题。比如《中国小主人》展示的是小主人的奋斗史;一件反映了路飞的冒险经历,许多作品表现了主人公友谊和爱情的永恒主题。作为日本动画的杰出代表,宫崎骏其人的作品在看似简单的动画中展示了人性的真善美,探讨了环境保护、科技发展、人类未来和命运等现实而又共鸣的话题。作为一个已经忘记了童心和童趣的成年人,你可以鄙视动画,但不能忽视这些动画的深刻性。当然,这些现实的、教育性很强的主题,不仅仅是日本人所享受的,还有一些全人类认可的思想、品质、行为,让我们受益匪浅。

美国电视动画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种是搞笑动画,另一种是基于美国个人英雄主义的超级英雄动画。画风一般要么夸张到极致,要么写实。一般搞笑动画采用前者,超级英雄动画采用后者。但在两者并存的同时,也有少数高质量的作品根据童话和名著而变化。

美国剧场动画丰富多彩得多。题材既有,又有新意。基本上美国人把动画电影和电视动画区分开来,把前者带出动画的范围,纳入电影的范畴。当今世界,美国动画片和日本动画片占据了全球动画市场的大部分市场份额,这两部动画片有着各自鲜明的风格。几乎可以说,我们一眼就能看出这部漫画是美国漫画还是日本漫画。

一般来说,日本漫画一般分为两类主题:一类是突出团结就是力量的主题,会以个人奋斗为线索达到很高的目标。

另一种表达的是成年人对社会压力的反抗,希望回到为所欲为的时代。圣斗士星矢,灌篮高手,鸣人等。体现团队的实力,而蜡笔小新则是后者的体现。这样,日本动画题材包罗万象,层出不穷。有冒险神化型,校园生活型,悬疑推理型,欧洲背景型。因为这个原因,日本动画的年代差异很大,有各种适合各种年龄、各种性格的动画。但由于色情暴力或哲学的特点单一鲜明,缺乏适合全民观看的电影。当然也有文学偏向的题材,是值得推崇的经典。很多作品都蕴含着积极的现实意义和日式的人文关怀。日本动画更体现了东方民族的隐忍和含蓄。某种程度上甚至比我们中国人更简洁写意。他们对动画人物的二维处理体现了对中国画技法的继承:他们要的是那种意境!那些角色的设计看似简单,离现实世界很远。而创作者一般都是通过出色的观察赋予人物生动的生命力,使得扁平的人物显得那么有生命力,观众根本不在乎视觉上是否“立体”,整个画面都是相匹配的。只有寥寥几笔,才能让观众感受到剧情想要传达的感情。宫崎骏其人的《龙猫》里有一个叫“小米”的4岁小女孩。她超级调皮,初生牛犊不怕虎。在视觉呈现上,她是一个简单的二维图像,却能让观众感受到无限的快乐和童趣,在心里留下深深的回忆。日本动漫人物的心理刻画非常细腻。但在人物造型上,作者的个人风格是明显的外在特征。例如,在宫崎骏其人的电影中,《熟悉的面孔》,《风之谷》中的娜乌西卡,《天堂之城》中的希塔空,《女巫的送货上门》中的奇奇,《龙猫》中的岳越。再比如手冢治虫,《铁臂阿童木》和《大都会》中的主要人物外形相似。而美国动画以主流动画为主,主流化倾向很强。在美国,动画的对象是儿童。动画题材单一,主要强调电影的教育功能和民族文化,在任何情况下都必须遵循普遍接受的社会规范和道德规范。美国主流动画严格禁止不同种族之间的通婚、杀戮和报复。反派总是被看不见的上帝惩罚,而不是特定的人。比如《美女与野兽》中,野蛮猎人加斯顿不慎坠入深渊,钟楼怪人中的主教弗罗洛从巴黎圣母院顶楼坠落。同时,美国动画注重个人主义,崇尚自由,狮子王,蜘蛛侠,绿巨人等等,大多体现了个人英雄主义的主题。在屏幕人物的设计上,好莱坞3D动画电影在追求“外观”真实性的同时并没有失去人物塑造的趣味性:那些3D人物在无限细节上追求“逼真”,整体形象设计生动夸张,往往能把人物最突出的特征表现得淋漓尽致。《怪物史莱克》《汽车》等造型奇特精致的3D动画就是他们的模型。

参考文献:图书馆书刊

1.《三国动漫 中美日三国动画的特点浅析-跨星纪动画》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三国动漫 中美日三国动画的特点浅析-跨星纪动画》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keji/16864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