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个完美的世界里,我会把我收到的所有有问题的混音和一个问题报告进行匹配,然后把它们送回调音台,顺便我会给一个我做的混音和一个太酷了没法用的母带版本。
但是,其实我经常别无选择,只能利用现有的、有问题的混音,在继续混音的同时尽量解决问题,做到最好。在积累了大量掌握有问题混音的经验后,我想简单说一下为什么有些混音做不出最好的掌握,为什么有些混音很容易做好掌握,以及一些建议。
将声音混合在一起
当几个不同的声音同时播放时,声音混合在一起就是基础的基础。一般来说,声音的频率越低,就越难融合在一起。
我以贝司弹奏的两个音符为例。如果用低音弹奏两个不同的音符,可能会很不清晰,很不好听。但是如果你把同样的两个音弹高一个或几个八度,声音会听起来舒服很多。
在任何歌曲中,贝斯手几乎不会同时弹奏多个音符。但是还有其他因素,使得低频区的声音很难融合,很难争夺这个区域。
偶尔会收到这样的混音,其中底鼓的选择是调音类别。我的意思是,底鼓会有非常明显的频率或音符。这些通常是合成或采样鼓。
混音中的底鼓包含这种调音的时候,可能会出现问题,因为底鼓的调音会和低音线的音符发生冲突。低音中这些冲突的频率会导致声音听起来非常模糊不清。调整底鼓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在室内风格的舞曲中,只需要不断调整底鼓,保证底鼓和低音线能够很好的融合。
另一个必须要观察的是,要保证声音尽可能的自然——声音录得越自然,混音的产物就越好。如果你在录木吉他,在录乐器的时候,麦克风会拾取一些房间里不好的共鸣,会引起一些频率的共鸣,所以混音的时候会很难处理。
当你在现实世界中听乐器的声音时,除非你的耳朵经过专门训练,否则你不会注意到房间里的共鸣声。为了有效地记录乐器,有必要避免将麦克风放置在房间中在某些频率下容易引起问题的区域。忽略麦克风的位置会导致混音中的许多难题。
当麦克风靠近乐器放置时,乐器本身可能会导致某些声道突然增大。乐器的共鸣体是最先发声的地方,但麦克风和乐器之间必须有一定的距离,才能使声音听起来最自然。但是麦克风指向乐器的不同部位会产生不同的声音。有些部分会让你拾取到很棒的声音,有些部分会造成一些问题。
一个好的混音是从这些要素开始的:合适的话筒选择,合理的话筒摆放,合适的录音环境,优秀的音乐人和歌手。如果你都搞定了,那就很好混了。如果这个时候混音,只需要很少的处理,就可以得到非常好的混音,好吧,就是混音。
在我自己看来,在使用我的书中提到的情商技术时,这些不受欢迎的被扫描出来的共振频率是你必须找到的。当用这种技术去检查的时候,你会发现在优秀的混音中几乎没有让人感到不舒服的共振频率——这是你所追求的最好的结果。
分布
所有好的混音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好的发行。这也是所有乐器同时演奏时,观众仍然能清晰分辨出每个不同声音的关键点。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声音变得不清晰,以至于难以区分不同的声音呢?
共鸣是罪魁祸首。共振频率会掩盖或模糊其他仪器中的相同频带。此外,当我们在现实世界中听不同的声音时,我们的大脑可以判断乐器的不同位置,这是区分不同乐器的关键。当所有这些声音都来自同一个扬声器时,就有必要做一些额外的努力,以便听众能够区分每一种不同的乐器。
这也引出了一个更关键的点——深度感。如果我们努力赋予混音以深度,我们将能够更容易地区分不同的乐器。然而,在我们开始处理混音中的深度之前,我觉得首先要有分离乐器的意识。
在混音中,当两个元素处于非常相似的频率范围时,听者可能很难区分这两个元素。但是一旦混音中有很多无法区分的元素,整个混音听起来可能会很乱,尤其是低频部分。但是录音中记录的不必要的共振频率仍然是混音时很难解决的顽疾。
有时候,即使两种声音占据相同的频率范围,但它们的纹理是不同的,这有助于区分它们。还有,声音的方位不同,也有助于区分。通过调整声像来分离不同乐器是最好的方法,但需要注意的是,在您将混音恢复为单声道后,您还需要确保声音仍然非常出色。所以也说明了充分利用情商来分离乐器的重要性。
我之前给调音台的建议是,先在单声道模式下混音,等声音满意了再转到立体声进行调整。
关键是要明白,乐器之间有重叠的频率是绝对没问题的,但即便如此,也要尽量让听众区分出每一种不同的乐器。
声音的曲调可以帮助我们做到这一点。即使两个声部占用同一个频段,也可以通过调节EQ做出不同的曲调和纹理,一个温暖,一个明亮,可以把乐器区分的很清楚。
声音浑浊是分布不良的直接结果,在中低频尤为常见。罪魁祸首是吉他和贝斯。低音的盒头会共振,共振频率越低越明显,尤其是频率波长低于墙间距的时候。
电吉他的音域很广,可以延伸到频谱中很低的频率区域,还能保持很好的音色。但是当电吉他继续向低频区延伸,直到到达电贝司所在的区域时,这些低频会给电贝司的混音带来麻烦。
所以对电吉他做一些低切滤波可以为电贝司提供更多的空音程,让声音更清晰。如果担心直接切掉低频部分会让吉他声音很细,也可以做一个自动设置,这样滤波只有在吉他和低音同时出现的时候才会起作用。
正如我在书的扩展章节中所说,即使是非常轻微的删减也能起到关键作用,防止声音向低频延伸太远而影响其他乐器,从而提高清晰度。
或者在特定的频率点,为低音的EQ做一个V型的缺口,为底鼓留出足够的空,也是不错的方法。整个频谱的最低频率区域不需要填充得太满。底鼓和低音就够了,甚至在某些情况下,这两者需要明确分开。
基本上,如果整个混音中的内容是用乐器演奏的,就会有谐波延伸到最高频段。关键是你必须保证这些谐波被完全保留下来,因为其实这些谐波对乐器的分布是有帮助的。
虽然低切法可以使低频部分清晰,但中低频的软谐波才是使各乐器清晰的关键。如果盲目使用高截滤波器,会使声音非常刺耳,进而影响非常重要的高次谐波。
希望我说清楚了。总之,配置合理的仪器真的很重要!
综上所述,在混音中创造深度感,有助于乐器的分离。混音中所谓的“深度感”是指当多种乐器混合时。)声音的同时,观众会觉得每种乐器都有自己独立的空,不仅仅是从音色的角度,还有空的角度。
即使所有的乐器都来自同一个两个音箱,我们仍然可以通过我们的混音为观众创造这种感觉——每个乐器都来自一个大房间里的不同位置。
深度感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实现——均衡、混响、合唱效果器、声像调整、使用延迟等。就像我开头说的,不打算过多的详细讲解混音技术,只想简单概述一下“好的发声乐器分配”的意识和概念。
通道和总线压缩
我在掌握中遇到的问题不仅仅与音色和清晰度的不足有关,有时还与压缩方面的一些问题有关。先说鼓。
压缩会完全改变被处理声音的音调和纹理,尤其是在打击乐器中,因为它会直接影响声音的瞬态响应。因为打击乐的声音都是瞬间发出的,所以在很短的时间内会有非常复杂的音调变化。压缩会改变整个声音的包络,会使打击乐器的整个声音发生明显的变化。
对所有滚筒使用总线式压缩机是一种好方法。这种方法和整体使用单带压缩器的母带加工方法非常类似,但需要注意的是,不要压得太紧。一旦压缩过度,整个音乐就会失去生命力。
一般来说,一旦混音过度压缩,掌握的时候自然效果不会很好。如果混合过程中处理过多,母带不方便再做任何处理。只有在极少数情况下,过度压缩才会产生一些积极的效果,但这种情况真的很少见。
当然我也遇到过这种极端的情况,就是混音中有些元素确实需要过度压缩。比如人声,动态范围越大越好。有时候明显感觉人声的压缩不够。
很多情况下,声音的表达是通过不同的发声方式推导出来的,不需要在实际音量上做太大的改动。对于压缩不充分的人声,可能会有一些特殊的音节或词不够清晰,在整个混音中被其他声音完全覆盖。
低音上会出现另一种压缩不足的情况。理想情况下,低音要尽可能柔和,至少在低音区,不要有太复杂的音量变化。因为低音线和鼓是整个音乐的基础,越坚固越好。
低音的问题是某个音符会因为某个特殊频率点的共鸣而突然明显跳出来;或者每个音符的音量会根据乐手演奏风格的不同而变化。所以压缩贝斯的时候不要慌,放掉勇气就好。学会灵活使用多频段压缩器,可以有效应对突然跳出的频段。
而其他部分需要尽可能小心,以避免过度加工。在掌握时,为了使声音适应在嘈杂的环境中播放,需要进行一些动态处理。一旦混音过度压缩,剩下的母带空处理时间就非常少,甚至没有办法保证好的动态范围。
音乐的表达侧重于声音的动态变化,通过过度的压缩挤出所有的动态范围,会使整个作品失去生命力。当然,有一种特殊的情况,当你希望最终产品尽可能大声时,压缩可以更大胆。
混音其实是一件很主观的事情,完全取决于调音师自己的口味。在我个人看来,一个好的混音应该是很平衡的,每个乐器的每一个部分都要清晰可辨,广度和深度都要过硬。要做到这一点,需要录音和混音的共同努力。而且搭配的好,大师的效果自然会变得更好。
关于作者:大卫·斯利是《音频控制蓝图》的作者。他拥有自己的音频制作工作室,并经营自己的个人网站MasteringTuition.Com
1.《混音是什么 什么是高质量的混音》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混音是什么 什么是高质量的混音》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keji/17254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