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夏天,上海酝酿着一件大事:第一轮大规模旧区改造即将启动,普陀区棚户区“两湾一宅”即将拆迁。
10个月后,这个存在了几十年的棚户区从上海彻底消失了。
当时这里创造了“政府组织、企业参与、各方合作”的旧改革模式,也创造了上海迁建投资最大、速度最快、面积最大、人口密度最高等诸多历史记录。
这种小街改造成为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发展大事记》中的标杆事件之一。
人均居住面积不足4平方米
“两湾一屋”是潭子湾、潘家湾、王家寨的简称。它曾经是上海工人运动的发源地之一。90年代成为上海中心城区面积最大、危险棚子最集中、影响最广的棚户区。
摄影师陈泰铭花了很多年时间用镜头记录“两个海湾和一个房子”的真实情况,他收集的3000多张照片中有些看起来令人震惊。在49.5公顷的土地上,平均每亩土地上有31户人家,没有医院、浴室、像样的商店和像样的道路,公共交通无法到达...
向左滑动可以看到“两湾一屋”居民的居住环境
从1980年到1990年的十年间,
“两湾一屋”的居民改造了自己的房子
然而,这些私人住宅大多是非法的
“两个海湾一所房子”变得更加拥挤
房子之间只有一条狭窄的走廊可供一个人通过
各地人均居住面积不足4平方米
对于“两湾一屋”的居民来说
最难的是夏天
到了艳阳高照高温的时候,窝棚房间还是太热,一天的暴晒,晚上也呆不住。很多居民只能在巷子口、马路、苏州河等阴凉的地方睡一晚。
万一遇到台风、暴雨等恶劣天气,破旧的窝棚就是“外大雨,内小雨”。居民的房子里装满了锅、桶、汤碗和其他接雨器具。家里那些低洼的居民要打一夜仗,不停地用脸盆把倒进家里的积水排干。
“一线天”、“水帘洞”、“桥”
“两湾人”对当年的生活印象最深的是“一线天”、“水帘洞”、“走天桥”。
一线天这是什么意思?因为住房面积小,“两湾一屋”的住户在翻房子的时候要用上所有可用的空房间,一天下来,底层附近的住户睡在自己的客堂里,脚可以伸到邻居家。这样一条小巷,被居民戏称为“一线天空”。
搭天桥“建立交桥”是指两家人对着窗户,用搓衣板等木板搭建一个“立交桥”,就可以轻松地和邻居分享自己的菜。有的近邻甚至采取“今天在你家做饭,明天在我家做饭”的分享模式。
水帘洞至于“水帘洞”,生动地描述了居民的洗涤和干燥模式。一根连接两个窗台的晾衣绳穿过狭窄的小巷,未脱衣服的洗衣水顺着竹竿上的衣服滴落下来,让人走在小巷里就像进入了“水帘洞”。
经过多次波折,找到开发商接手
事实上,从上世纪80年代末开始,彻底改造“两湾一宅”的计划就在酝酿之中,先后制定了多套方案,由于资金落实不了,很难实施。普陀区政府做了很多努力,终于找到了中远集团。
搬迁费用一直是双方讨论的核心话题
比如搬迁费用怎么算?居民搬迁不仅要支付房屋安置费,还要支付货币安置费和搬迁奖励费;
比如“两湾一房”地区,有100多个企业单位的搬迁费用和拆除旧房的费用;
比如清除这一区域地下障碍物的费用,加上清除地面上的变压器、电线杆等公共设施的费用等等。
经过多轮协商,双方终于达成共识,搬迁总费用达到23.8亿元!这还不包括开发商后期房地产开发的相关费用。
600多名拆迁户争相保护居民利益
1998年8月10日,第一阶段搬迁开始。普陀区将整个“两湾一宅”搬迁分为三个阶段——王家寨地块一期搬迁、潭柘湾地块二期搬迁、潘家湾地块三期搬迁。
居民们期待着搬家,但几乎每个家庭都经济拮据,生活困难。为此,搬迁指挥部从落户之初就一直坚持这样一个原则:宁为己有,也绝对要保证老百姓的利益完全不流失。
有一户人家,门总是关着,找不到人。当时,中山北路街道办事处负责人四处搜查邻居,在里弄翻了户籍资料,奋力寻找户主卢先生的下落。原来陆先生的这套房子是1982年从私人手中购买的,由于房主与家庭矛盾,一直无法办理过户手续。更不幸的是,陆先生得了精神病,住了几年就住进了医院,至今大门紧闭。面对无行为能力且无转移手续的陆先生,拆迁人员费尽心思寻找其监护人和侄子,帮助其取得合法权益。
搬迁期间,独生子女有一定的住房面积。但当时很多独生子女家庭拿不到独生子女证。因此,街道办事处邀请区计生办等相关部门进行现场工作,对符合政策的独生子女进行补证、换证。
这项工作很复杂,但这种“福利”对于工人阶级来说并不琐碎。所以工作对每一个编了证、报了证的独生子女家庭都有很大的责任感。
一对夫妇的第一个孩子是残疾儿童,经批准生了第二个孩子。不久,残疾儿童就去世了。根据相关政策,此时他们应该享受独生子女家庭的待遇。但是他们不了解这个政策,也没有申请过独生子女证。工作人员从文件和档案中找到依据,为他们办理了独生子女证。有了这种工作态度,成千上万的居民获得了几乎失去的住房空间。
拆迁户也维护劳动教养人员的合法权益。潭柘湾路78弄有一套12.6平米的私房。屋主阿华,是个大龄单身汉。搬家的时候在青浦农场打工,在上海火车站卖票。搬迁工作人员前往青浦向他介绍搬迁政策,并为他办理了所有手续,使他在桃浦十号村获得了一套30多平米的新房,还获得了6000多元的提前搬迁奖励费和2000多元的差价费。爱荷华曾经泪流满面:“回去之后,我就不是好人了,我怎么配得上人民政府呢?”
回到水清京美中原两湾城
1999年6月30日,伴随着几声巨响和暴雨,“两湾一屋”的最后一栋房子变成了瓦砾。住了半个世纪的居民都搬到了桃浦、宝山、江桥等安置小区。
也许也是因为搬迁工作做得好,很多居民留下了“两湾一屋”最后的美好回忆。毕竟这是一个人生活了大半辈子的地方。人们不禁想把老房子里的一些纪念品拿下来。
有个老住户,因为工作需要,住在外地。他打了几个长途电话讨论留下纪念品。最后,工作人员从他们房子的屋顶上取下一块瓷砖,小心翼翼地包好,珍藏了一份“两个海湾的记忆”。
“两湾一宅”改造工程被命名为“中远两湾城”。这个大型商品房小区的设计理念非常先进——40%以上的绿化覆盖率,一楼框架空,建筑布局密集;6公顷的中央公园和1.85公里长的苏州河景观海岸线等8大主题;还配有现代化的九年中远实验学校、高标准幼儿园、中潭路商业休闲街、灯光网球场、阳光泳池、高端会所等。,以及先进的大容量净水和生活垃圾处理系统...
2006年2月,中远两湾城全面竣工。
原中山路北街党工委副书记游季华清楚地记得,中远两湾城刚开业时均价在每平米3500元左右,一些经济条件好的“两湾人”最终买房搬回了这里。
那年选择货币安置的杰·秦征,从在外租房过渡两年半后,和家人一起搬回了中远两湾城。
到目前为止,她觉得搬回去是正确的选择。她说:“这里有我们的回忆。”
*原文删节。请点击链接阅读全文:
20年前的“两湾一宅”:那年盛夏,上海开始了第一轮大规模的旧制改革,这些人和事都要记住
解放日报上官新闻原著,请注明出处
文中老照片来源:陈泰铭
微信编辑:胡
1.《两湾城 中远两湾城的前世故事:20年前的夏天,“两湾一宅”开始动迁》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两湾城 中远两湾城的前世故事:20年前的夏天,“两湾一宅”开始动迁》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keji/17315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