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B产品的概念和分类已经有很多版本了,但是总感觉你从他们身上拿不到什么。毕竟概念好,分类好,希望能对实际的产品设计有所贡献。不能只为了分类而分类。沿着这个思路,试着梳理一下B端产品的本质,从这个维度给出概念和分类。

主要分为三个部分:

1.为什么b端成为热点?

二、B端产品的概念

三、B端产品的分类

一、B端为什么成为热点

根据一家机构的报告,企业提供的工作岗位比例正在增加。为什么之前被冷落的B端会生气?它主要是由产业发展的新特点引起的,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较低的利润率

经过多年的发展,混战期在利润率高的市场已经基本结束,各个领域都有自己的龙头企业。新的创业公司和其他巨头很难切入。然后初创公司需要找切入点,大型上市公司由于财务报告的压力需要不断扩张。每个人的业务发展方向都在逐渐向“利润率相对较低”之前大家都不喜欢的方向拓展。

没有高利润率的支撑,企业要想实现利润,就必须提高自身的工作效率,降低成本。因此,我们需要更加关注B端产品,这是提高企业自身工作的工具。

2.垂直细分

互联网的流量红利耗尽,大平台的思维很难做出成功的产品。更多的公司选择垂直细分来切入和挖掘这一领域的市场机会。由于是纵向细分的领域,整体市场规模必然会缩小。在市场容量一定的情况下,也要提高企业的效率,降低成本,才能获得更多的利润。

3.线上线下整合,复杂业务

纯在线模式,经过多年探索,在创新上已经越来越弱。所以近几年线上线下结合逐渐出现,比如办公区无人超市,外卖,美甲,这种模式涉及线下配送。与纯在线相比,它的业务逻辑复杂,涉及的角色更多。整个产品和服务的交付需要统一的管理工具来辅助合作,即B端产品。

4.巨人的出现和内部资源的整合

各大互联网巨头经过多年的扩张,已经覆盖了各自领地越来越多的企业。从整个集团的角度看企业间的业务合作。IT系统建设过程中,资源被重用,内部系统、数据、资源都需要整合。比如下图中的阿里动物园:

虾米音乐听摇滚的用户可以在淘宝上推荐摇滚t恤吗?

各公司也纷纷推出“中台”战略,成为专业化部门。它将整合整个集团的运营数据能力和产品技术能力,形成对每个前台业务的强大支持。这也促进了大量B端产品的出现。

基于以上四个方面,各企业逐渐加大对B端产品的投入,导致B端就业市场升温。

二、B端产品的概念

B面产品的定义可以很容易的通过随机搜索得到。

但环顾四周,B端产品种类繁多,每一款B端产品似乎千差万别。选择几个维度分类:云部署VS本地化部署。客户多VS客户少?企业内部使用VS企业之间提供的服务?好像不是很合适。

钉钉这个产品,企业组织用户超过1000万,用户超过2亿,那么还是B端产品吗?它似乎具备了C端产品的所有特征。

那些定义总觉得没有表达出B端产品的本质特征!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理解B端产品呢?

请注意,我们不能简单地为此给出一个定义。相反,我们应该思考和探索B端产品真正的本质特征。这样,我们在设计B端产品时,就可以根据产品特点进行差异化设计和功能选择。

我选择的角度是从一般产品的价值来思考:

产品的本质或存在价值是解决“目标用户”的“问题”。

为了便于理解,我们以C端产品为例。微信、美团外卖、滴滴出行、颤音这些在C端产品中比较流行的,基本都是以衣食住行为主,为C端客户创造价值。请看下图:

右边列出的七个字对应的是“七宗罪”

c端产品利用人的欲望去挖掘生活中的各种痛点。

例如:

各种抽奖和打折——“贪欲”;

美图,活-《虚荣》

滴滴,自行车——“懒”

这里强调的是:C端产品,解决痛点是针对“自然人”的需求。是自然人的直接需求!需求是“人的欲望”!

我们来看看B端产品解决了哪些痛点。

首先,自然人会在组织中工作,发挥一定的作用,在公司的工作流程中承担一定的责任。公司的工作流程是根据公司的行业特点和业务类型总结制定的。此外,公司还为工作流的实施建立了一个“协调”的组织结构。

这些可以概括为“组织特征”。相比C端,自然人已经被组织分配了具体的角色和职责,在这个过程中并没有表现出自己的欲望

这时,“公司”这个由众多自然人组成的集合,就成了需要解决问题的基本单位。

根据组织的特点,结合行业目前的发展阶段,将B端产品对应的组织需求归纳为三类:

1.提高工作效率:通过提高团队的工作效率,可以更快的完成任务,适应现在快节奏的市场。比如钉钉,HRM,ERP,CRM;

2.节约成本:通过减少重复建设和统一管理,降低建设投资和管理成本。比如统一认证中心和各种中间站;

3.资源整合发挥价值:大公司之后,各子公司往往可以互相利用。比如各大公司的中台战略;

如下图:

这里强调的是:对于B端产品,解决痛点是针对“组织”需求的。是自然人的间接需求!需求就是“组织”欲望!

B端产品的用户虽然还是自然人,但并不是针对自然人的属性,而是针对自然人组成的“组织”的属性。

很多B端产品设计实际上违背了自然人的诉求。比如美甲消息已经看过但没看过,淘宝和美团外卖IM也有这个状态。微信这种C端产品还没有添加。b端产品处于read状态是因为公司需要更好的控制员工,C端产品不是为了保护用户隐私。显然,我能感觉到他们在解决谁的问题:B端——组织;c端-个人。

在明确了B端产品的特性之后,我们就可以在B端产品设计的过程中,以此作为设计的出发点和依据!说高一点,这是帮助我们认清了B端产品的“灵魂”。

另外,商业活动总是以盈利为目的,B端产品也是如此。但是,B端产品的购买决策往往与真实用户的购买决策不同,这就要求B端产品管理者在设计产品时要考虑更多利益相关者的意愿。

综上所述,这里给出了B端产品的概念:

解决“组织痛点”,实现“商业价值”!

三、B端产品的分类

给出两个维度的分类:

1.产品供应商和用户之间的组织关系;

2.产品和服务的特点;

分类也是为了进一步区分产品特性:一是可以作为产品设计的依据,二是可以作为想转行做B端产品经理的朋友的参考。

1.产品供应商和用户之间的组织关系

交易过程涉及到商务条款;获客需要销售推进;与传统软件模式接近;团队中产品经理话语权较少; 一般无直接商务条款;(也有例外,腾讯提倡内部结算)产生目的多为提高内部工作效率;面对真正外部市场机会较少;产品+技术,两个因素驱动;

2.产品和服务的特点;

这种接近传统的软件产品,比如ERP和WMS。

特点如下:

专业性:依赖行业、专业知识。与企业业务流程结合紧密。通用性:个性化定制功能较多,每次部署边际成本较高;(企业间业务流程、规章制度、组织架构差别较大,很大一部分功能需要针对企业现状进行定制化改造或新增)产品用户:产品直接使用者往往是特定岗位的少部分专业工作角色使用;(财务、法务、物流)学习成本:功能复杂度高,操作学习成本较高;迁移成本高;市场策略:产品购买者往往是较有一定规模的企业,获客成本较高。开拓市场偏向传统软件,以销售为主;部署访问方式:本地化部署、PC端访问为主;

这种产品模式更接近C端互联,扩张边际成本低,比如美甲、阿里巴巴云。

特点如下:

专业性:具有一定专业性,但专业性没有那么强。更多切入普遍适用的工作流程。(有些是模式创新倒推原有各异的工作模式改变,形成统一的模式,例如阿里云、百度统计)通用性:最大限度的抽取了通用功能,减少定制化功能;(产品“接近”标准化,使得这种B端产品,与C端产品最为相似)产品用户:产品直接使用者为企业大多数员工。同一企业,使用者较前一种分类,比例高很多。学习成本:学习成本较低,一般通过对工作常识性的理解即可上手。(因为是标准化产品,更加重视用户体验,也使得学习成本降低)市场策略:产品购买者可以更加轻量级,付出成本较低。市场推广方式采用“B类销售+C类线上”结合方式。部署访问方式:SAAS为主;PC端为主,但在迅速的向移动端转移;

这个类主要是企业内部开发的一些配套功能模块,比如各个公司的中间站。

特点如下:

专业性:具备一定业务专业性,但更多的是基于技术解决方案考虑。减少重复建设、整合资源等目的。通用性:通用性很低。根据每个公司的业务特征,发展阶段。系统建设历史不同。解决方案都会不同。产品用户:没有真正意义上的使用者。更多倾向于技术功能模块。为其他IT系统提供支持,通过接口互通。学习成本:需要“公司业务知识”+“技术知识”+“公司IT系统现状”+“公司发展规划”都了解,才能胜任设计和使用工作。市场策略:绝大多数是公司内部各个部门之间协同使用,不涉及商务内容。少部分标准产品,可能会对外开放,例如统一认证中心对外开放第三方登录功能。部署访问方式:本地部署;技术同事后台访问操作;

以上分类希望对产品经理的工作有所帮助:

识别干系人;根据用户特征进行设计;根据所需能力进行自身能力完善;根据商业模式,决策产品规划和功能取舍;

当然,分类不是绝对的,是基于目前B端产品现状的总结。每种类型都会相互转化。比如阿里巴巴云最初提供内部解决方案,慢慢开始对外提供服务。

个人预测,未来B会朝着“SaaS、移动、用户体验”的方向发展!

1.《b端 B端产品的概念和分类》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b端 B端产品的概念和分类》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keji/17376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