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城市群中的苏州新门户

从“一体两翼”到“五区五组”,苏州的空结构在不同的战略下不断变化。随着后工业化时代的到来,如何从制造业城市转型为创新型、服务型城市,是苏州城市发展需要考虑的问题,“一核四城”战略应运而生。随着2011年京沪高速铁路苏州站在襄城的建成,襄城乃至苏州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高速铁路新城作为苏州“一核四城”发展方向的北部核心板块,凭借苏州中心的区位优势和独特的交通枢纽,锁定了“现代化、国际化、信息化”的目标。

苏州高铁新城核心区规划范围东起金菊路,西至元和堂,南至太阳路,北至魏景堂,面积28.9平方公里。起点面积4.7平方公里,东至金菊路,西至襄城大道,南至北河静。北界以城阳路以东高铁主线南控制线为界,城阳路以西以西工天路为界。

在缓缓展开的高铁新城蓝图上,新城控股、园区物业管理、园区荣源集团、苏州国发集团、城投公司、吕雯集团、紫光高晨公司、合景地产、鑫源地产、高蓉公司等单位率先在高铁新城起步区开发高标准商业写字楼、商务中心、住宅、购物中心、总部经济等项目,总建筑面积约200万平方米。

今年,高铁新城为改善生态宜居环境,年内完成国家绿色生态示范城市建设,加快环秀湖、北河静生态改造、污水处理厂、换油车道、城阳路公用隧道等项目建设,建成大湾公园、印象水街;同时,提升交通枢纽优势,服务推进京沪高铁苏州北站建设,继续推进新城“十横九纵”道路框架建设;完善城市功能服务,与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等单位合作,有计划地建设智慧城市服务,在全市率先试点印象水街智能路灯柱综合利用项目。

高铁站以南现代城市发展的雏形正在迅速形成。

“高铁时代”取代了高速公路时代

在高速公路时代向高铁时代过渡期间,随着苏嘉城际铁路的开通,苏州将形成铁路“十字”骨架,沪宁线沿线的节点城市将转变为长三角的交汇枢纽城市。作为苏州交通可达性最高的地区,高铁新城将在长三角核心区的16个城市中发挥重要作用。

随着高铁时代的到来,同类城市的边界变得模糊,地区之间的时间空关系发生了变化,江浙沪逐渐形成长三角城市群。以高铁新城为中心,30分钟即可到达上海虹桥枢纽,形成30分钟的交通圈,城际交通转化为类似市内的轨道交通。30分钟的交通圈支撑着新高铁城市的大量通勤和商务活动。调查显示,苏州与上海之间因工作、上学、商务谈判、商务旅行而乘坐铁路出行的比例达到43%,定期乘坐铁路出行的比例达到40%,其中甚至有11%的人每天出行,一个月出行4次以上的比例约为30%。苏州到上海的客流分布呈现出明显的早晚高峰,城市化趋势越来越明显。

京沪高铁开通后,通勤时间的缩短吸引了上海的外溢人口,促进了通勤者的增加,形成了上海在苏州工作生活的双城生活方式;商务人员的增加直接导致商务活动的增加,促进新高铁城市商务的发展。

未来连接苏州和嘉兴的城际铁路开通后,苏州与长三角其他城市依托高铁的互动将越来越明显。人才流动、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快速交流和产业的互补发展,为新高铁城市现代服务业和新兴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必将成为苏州城市发展的新焦点。

目前,高铁新城荣源广场已正式对外开放,高铁新城酒店、邻里中心、新城控股所辖商户建设也在切实加快。同时,高铁新城也在全力推动教育、医疗、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资源进入新城。南师大苏州实验学校顺利开学,高中、幼儿园、苏州高铁新城实验学校建设加快,民营三甲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居委会建设高起点推进。

一个集商业、科研、居住、办公、文化、旅游于一体的苏州新门户正在苏州城北迅速崛起。

1.《苏州高铁新城 “一核四城”中的高铁新城》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苏州高铁新城 “一核四城”中的高铁新城》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keji/17702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