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着凉爽的早晨,崔凤玲带着一卡车桃枝来到刘家店镇“生态桥”工程试点基地,称重、卸货、收货。秋天,她可以得到同样重量的有机肥。

平谷有22万亩桃林,每年至少产生20万吨废弃枝叶,燃烧时会污染空气体,储存时容易引发火灾。腐烂久了,就成了各种昆虫的温床,不仅臭,还污染水源,真是让人头疼。刘家店镇是大桃主产区之一,家家户户都有桃林。昨天,记者再次来到这里,发现田野和街道上堆积的树枝和山脉已经消失了。村民说,交上来,换肥料!

本来平谷今年就启动了“生态桥”工程,以银洞村、刘家店镇等三个村为试点。通过就地综合处理,将园林树枝、畜禽粪便、蔬菜植物残体等农业废弃物转化为可再生资源,应用于农业生产和农村生活,形成生态农业的良性循环。

“我已经送去了16000多公斤。”崔凤玲在谈到用废树枝做有机肥的时候竖起了大拇指。以前到处都是废弃的树枝,小孩子开车回去都进不了村。“这一次太棒了,大家都在赶着打扫,村子有多干净。”

而且据“生态桥”工程试点基地负责人介绍,桃树枝条细,树皮中纤维素多,有机肥的有机质含量可达70%。过去,村民不愿意好好利用肥料,使用廉价的高含盐量鸡粪。过了几年,土地开始板结板结,土壤中的平均有机质含量急剧下降。严重的话会变成盐碱地。村民用废弃树枝换来的有机肥加入果园后,可以大大改善土壤,将有机质转化为多种微量元素,种植的桃子口感更好,营养更丰富,保质期更长。

记者了解到,在“生态桥梁”项目初期,政府提供政策和资金支持,赋予企业生产经营自主权。规模成熟后,他们通过出售溢出的有机肥赚取利润。村合作社通过分享土地和固定资产来享受利润和红利。

目前,基地已生产有机肥4000多吨,将于秋季分发给村民。当大桃离开树时,有机肥可以进入地里,帮助村民们更好地种植平谷大桃。

1.《"生态桥"助力平谷农业良性循环》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生态桥"助力平谷农业良性循环》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keji/17709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