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给素未谋面的人写序言。但是我和作者关系很久了。很多年前,他的朋友,也是我的朋友,经常说这个叫小虎的“驴友”会画画,喜欢去有古迹的地方。然而,我们在无数次徒步活动中擦肩而过,从未见过面。后来看了他画的长城和古建筑,觉得画的挺不错的。我知道他不是一个简单的户外徒步旅行者。后来,他递给我一本他的书《触摸,寺庙:那些散落在山西土地上的古建筑符号》,才知道他的名字叫大莲。从那本书里,我感觉每一张图片,每一段文字,似乎都承载着他的体温,呼吸,心跳。出于钦佩,我欣然同意为他的新书《寻找山西古建筑》写序言。
读这本书使人感觉像进入了一个独特的古代艺术博物馆,那里有寺庙、石亭、拱门、剧院、大厅、房屋和古桥...汇聚成一幅跨越古今的沧桑图画。如今在山西偏远的乡村,这些保存下来的古建筑都是不为人知、被人遗忘的角落,很多都在腐朽、濒危,在杂草和灌木中挣扎着直立。但是,它们就像坐标,衔接着这片土地的历史,是中华文明发展洪流中的点点滴滴。那些精致破败的古建筑,也许有一天会崩塌,彻底消失。而悲伤中的一丝欣喜,则是连建筑都没了,让建筑在他的作品中顽强地屹立着,带着一种悲壮的震撼。
如果这些坐标消失了,就是文明的衰落。体现当地历史记忆的古建筑,至今仍是老人们的聚集地,世代传承祖先的故事。人们也相信自己是有效的,在祈祷中找到自己的根,用善良和单纯来抵制信仰的缺失,在孤立甚至贫穷中获得快乐,找到精神上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深入乡村追寻这些古建筑绝非易事。生活在东北的大莲,就像一个生活在异乡的流浪者,抛下家人,背着几十斤的大包小包,一年四季都在荒野中跋涉。画破庙的陌生人自然会引起当地人的好奇心,会被忽略,关上门,冷嘲热讽,书中轻描淡写。而一碗面、一杯水、老乡一句话的温暖,则在书中被深情描述。他的虔诚感动了人们,让人们看到了一个做大事不拿国家工资不拿学习费用的人,看到了一个顽强地与那些濒临倒塌的古建筑站在一起的人。绘画过程引起围观。他一边画画,一边和老乡聊天,传播知识,宣传保护文物的理念,收集当地的故事和历史传说,这些都在图片的描述中得到配合。图文并茂,古建筑、村民、历史、现状、自然融为一体。
他的执念近乎疯狂,这不能仅仅用个人兴趣来解释。我穿越过很多次山川,知道那是艰苦而孤独的,没有超强的毅力和野外生存的能力,我无法完成这项工作。那些精彩的画不可能全部来自微风,钟声,更多是在杂草和蚊虫叮咬中完成的。是什么力量让他追求千里,难以割舍?我在书中看到了答案:“有多少这样破败的古建筑还在荒野中挣扎,有多少我还能遇见一次,有多少我永远错过了。这是最近无名古建筑面临的普遍现状,让人感到悲哀。”
正是这种深情让他通过绘画释放出对传统文化的深深热爱。他以特殊的风格,勾勒出梁架变形、屋顶坍塌、墙体倾斜的悲剧,描绘出破碎的墙壁之美,展现出千年古刹的魅力与苍凉,让人想起过去的辉煌,唤起人们对保护的渴望。
值得称道的是,大莲的绘画介于专业绘画和素描创作之间,两者“神似”和“形似”。由此可见,大莲对古代建筑知识有着深刻的理解,他不仅追求艺术,也追求学术。在具有艺术性的小品中,我们没有忘记准确地描述那些打斗、亲吻、直窗、方、兰娥、悬山、奎蒂....我也根据自己的知识,对古建筑做了一个“轻松愉快的考证”,既不繁琐,也不严谨。仔细阅读是有意义的。
当然,写生是要有取舍的,大莲的个性化选择来自于他与写生对象的精神交流。有些画,只是杂草的几根枝叶,保持了现状的完整。有些画过滤掉凌乱的痕迹,恢复原貌。这是对他当时心情的解释,也是对他情绪的宣泄。他不是用手画画,而是用心。
即将被倾倒的文物古迹能留到现在,是侥幸。在经济快速发展与古文物保护的矛盾中,不时有拆迁与保护的挑战,但对手都是同一物种的后代。用精神文化的损失换取更多的物质利益,是过度的贪婪,找不到自己的根,就成了一无所有的精神乞丐。如果能从古建筑中领略到优雅、灵动、张扬、霸气、宏伟、奢华,就不能不对我们的传统文化产生崇敬和信心。珍惜他们就是爱我们的祖先,欣赏他们就是欣赏智慧和创造力,保护他们就是保护我们的家园。
保护文物是每个人的责任。批评和抱怨都是态度,积极行动更有价值。即使一个人的力量微薄,也能激起更多人的加入。谢天谢地,大莲现在不是一个人了,有一群户外徒步旅行者坚持以不同的方式四处奔跑来保护中国遗产。据我所知,大莲的朋友,也是我的朋友,每个周末和假期都会去乡下寻找和调查一些消失在地毯里的文物。我亲眼看到,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一些美丽的建筑和壁画倒塌、毁坏、死亡,但它们仍然保留在照片、图画和记录中...
1.《保护古建就是保护我们的家园》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保护古建就是保护我们的家园》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keji/17758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