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1.药剂学:研究药物制剂的基础理论、处方设计、制备技术、质量控制和合理使用的综合应用科学。

2.药物剂型:为满足防治需要而制备的药物应用剂型,简称剂型。

3.药物制剂:以剂型制成的特定药物称为药物制剂。

4.药典:记录药品标准规范的国家代码,一般由国家药典委员会编制,由政府颁布实施,具有法律约束力。

5.药品标准:国家对药品质量、规格和检验方法的技术规定。

6.处方:指医疗和生产部门用于药物制剂的重要书面文件。

7.处方药:只能凭执业医生开具的处方配制和购买,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的药物。

8.非处方药:消费者无需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处方即可自行判断购买和使用的药品。

液体药剂

1.增溶剂:指具有增溶能力的表面活性剂。溶解的物质叫做增溶剂。

2.助溶剂:指不溶性药物与溶剂中添加的第三种物质之间的络合物、复盐或缔合物,以增加药物在溶剂中的溶解度。

3.潜溶剂:指能提高难溶性药物溶解度的混合溶剂。

4.糖浆:指药物或芳香物质的浓缩蔗糖水溶液。

5.单糖:几乎饱和的纯蔗糖水溶液。浓度为85%或67%,糖浆含糖量应不低于45%。

6.动漫:指挥发性药物的浓缩乙醇溶液。

7.酊剂:指用规定浓度的乙醇浸提或溶解药物而制成的澄清液体制剂。

8.甘油:指将药物溶于甘油制成的溶液,外用。

9.包衣:指含药物的水性或油性溶液、乳剂、混悬剂,是用纱布或棉花蘸取的液体制剂,使用前涂于皮肤或口腔粘膜。

10.溶胀是指水分子渗透到高分子化合物分子之间的空间隙中,与高分子中的亲水基团水合,使体积膨胀,结果高分子之间的间隙空被水分子填充,称为有限溶胀。

11.由于水分子存在于聚合物之间的间隙空,聚合物之间的作用力减小,溶胀过程继续。最后,聚合物化合物完全分散在水中形成聚合物溶液,这个过程变成无限膨胀。

12.溶胶剂:由固体药物微粒分散在水中形成的非均相分散体系。也称为疏水胶体溶液。溶胶剂的双电层结构。

13.吸附层和扩散层是带相反电荷的带电层,称为双电层,也称为扩散双电层。

14.絮凝:悬浮颗粒形成松散聚集体的过程。

15.反絮凝:向絮凝的悬浮液中加入电解质以将絮凝状态变为非絮凝状态的过程。

16.沉淀体积比:指沉淀体积与沉淀前悬浮物体积之比。

17.乳液:指由两种不混溶的液体混合而成的非均相液体分散体系,其中一相液体以液滴的形式分散在另一相液体中。

18.洗剂:指含有药物的溶液、乳剂、混悬剂,是用于清洁或涂抹未受损皮肤的外用液体制剂。

19.混合物:指以水为溶剂,含有一种或多种药物成分的口服液体制剂。

20.搽剂:指用乙醇、油或适当溶剂制成的药物溶液、乳剂或混悬剂,是专门用于摩擦未受损皮肤的液体制剂。

无菌制剂和无菌制剂

1.灭菌:指通过物理或化学方法杀死或去除所有致病性和非致病性微生物繁殖体和孢子。

2.防腐:指通过物理或化学方法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

3.消毒: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杀死或清除病原微生物。

4.物理杀菌:是利用蛋白质和核酸在受热和辐射时不稳定的特性,通过过滤方法杀灭或去除微生物的技术。

5.湿热灭菌:指用饱和蒸汽、沸水或循环蒸汽进行灭菌的方法。

6.循环蒸汽灭菌法:指常压下100°C,通常30 ~ 60 min。

7.辐射杀菌:指通过辐射、微波和紫外线杀灭微生物的方法。

8.滤菌法:利用细菌不能通过致密多孔材料的原理去除气体或液体中微生物的方法。

9.无菌操作法:是必须在无菌控制条件下生产无菌制剂的方法。

10.d值:在一定温度下杀死90%微生物所需的杀菌时间。

11.z值:灭菌时间降低到原值的1/10时要升高的温度。。

12.f值:给定z值在一定杀菌温度下产生的杀菌效果与给定z值在参考温度下产生的杀菌效果相同的等效时间。

13.F0值:在某一杀菌温度和10°C的z值下的杀菌效果与121°C和10°C的z值下的杀菌效果相同时的等效时间..

14.生物F0值:121℃热压灭菌过程中,杀死容器内容物中所有微生物所需的时间。

15.空气体净化:指为创造清洁空气体而采取的空气体调节措施。分为工业净化和生物净化。

16.表面过滤:是指将大于过滤介质微孔的颗粒截留在介质表面,使其与空气体分离的方法。

17.深度过滤:小于过滤介质微孔的颗粒被吸附在介质内部,从而与空气体分离。

19.湍流:空气流线不规则,各个流线之间的灰尘容易扩散,也叫湍流。

20.冷冻干燥:是将含有大量水分的物质通过预先冷却冻结成固体,在真空条件下直接将冰升华成蒸汽并干燥的方法。

21.等渗溶液:指与血浆渗透压相同的溶液,属于物理化学概念。

22、等渗溶液:指渗透压和红细胞膜张力相等的溶液,属于生物学概念。

23.热原:注射后能引起产热反应的物质。

24.输液:是大剂量注射,通过静脉滴注的方式注入体内。

25.注射用无菌粉末:又称粉针剂,使用前用注射用无菌水溶解。它是一种常见的注射类型。适用于水中不稳定的药物,尤其是抗生素和对湿热敏感的生物制品。

固体制剂-1

1.“目”号常用于表示我国工业标准筛中筛孔的大小,即每英寸长的筛孔数。

2.等量连续加入:先将各组分与等量的大组分混合,然后加入与混合物等量的组分,然后混合均匀。这样做,直到加入大组分并混合均匀。

3.临界相对湿度:水溶性药物在相对湿度较低的环境中几乎不吸湿,但当相对湿度增加到一定值时,吸湿量急剧增加,一般是吸湿量开始急剧增加的相对湿度。

4.片剂:指将药物和药用辅料混合均匀,压制而成的片剂制剂。

5.平衡水分:是指在一定的空气体条件下,材料表面产生的水蒸气压力等于空气体中水蒸气的分压,材料中所含的水分为平衡水分,不能干燥。

6.自由水分:指材料中所含水分超过平衡水分,或自由水分,可通过干燥去除。

7.结合水分:通过物理和化学手段结合的水分。由于结合水分与物料的结合力较强,干燥速度较慢,如动植物细胞壁中的水分、物料毛细管中的水分、可溶性固体溶液中的水分等。

8.未结合水分:通过机械手段结合的水分与物料结合力强,干燥速度快。

9.硬度:片剂径向挤压力。

10.抗拉强度:表示单位面积的断裂力。

11.脆性:药典规定脆性Bk必须小于1%。

12.弹性回复率:片剂推出模具后弹性膨胀引起的体积增加与片剂在最大压力下的体积之比。

半固体制剂

1.栓剂:是指由药物和合适的基质制成的具有一定形状的固体外用制剂,可通过空腔给药。

2.替代价格的概念:相同体积的药物重量与基质重量的比值称为药物对基质的替代价格。

气雾剂、气雾剂和喷雾剂

1.气雾剂:是指将含药溶液、乳剂或混悬剂和适当的抛射剂一起包装在具有特殊阀门系统的耐压容器中制成的制剂。雾滴小于50um。

2.吸入粉雾剂:是指采用特殊的干粉吸入装置,患者主动将雾化药物吸入肺部,以胶囊、囊泡或多剂量贮库形式存在的带有载体的微粉化药物或制剂,也称为干粉吸入。

浸出技术与中药制剂

1.流动软膏:指用适当的溶剂提取药材,蒸发掉部分溶剂,调整到规定的浓度而制成的液体制剂。

2.浸膏:指将药材用适宜的溶剂提取,蒸发掉所有溶剂,调整浓度至规定标准而制成的糊状或粉末状固体制剂。

3.煎膏:是指将中药材加水煎煮,去渣浓缩,加入糖或精制蜂蜜制成的稠状半流体制剂,也称软膏。

制备新技术

1.固体分散体的制备技术:是将难溶性药物高度分散在固体载体材料中形成固体分散体的新技术。

2.包合物是指一个分子完全或部分包裹在另一个分子的空空腔结构中形成的特殊复合物。

3.微胶囊是指以天然或合成高分子材料为囊膜,包裹固体或液体药物的药物壳型微胶囊。

4.脂质体由磷脂和胆固醇组成,具有类似生物膜的双层结构。

缓释、控释制剂和缓释制剂

1.缓释制剂:指给药后能长时间持续释放药物,达到长效的制剂。

2.控释制剂:指在预定时间内以预定速度自动释放药物,使血药浓度长期恒定维持在有效浓度范围内的制剂。

3.渗透泵片:由药物、半透膜材料、渗透压活性物质和推进剂组成。

4.推进剂:又称促渗聚合物或助渗剂,能吸水膨胀,产生驱动力将药物层中的药物推出释药孔。常用的有分子量30000-500万的聚羟基甲基丙烯酸酯、分子量10000-250000的PVP等。

5.被动靶向制剂:是指靶向药物载体的制剂,即引导药物到达特定部位,使药物通过生理过程自然吞咽的生物惰性载体。

6.磁性靶向制剂:通过体外反应导向靶位的制剂。

1.《药物名词解释 药剂学 名词解释》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药物名词解释 药剂学 名词解释》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keji/17778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