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追悼会上,人们怀念杨维俊。新京报记者王照片

在“挺拔、克己、诚实”的挽联下,杨维俊的肖像和棺材被白色菊花做成的花环所包围。

6月12日上午9时30分,云南CPPCC前副主席杨维俊的告别仪式在昆明殡仪馆举行。

除了杨维俊以前的同事和朋友,也有普通农民和市民看到消息后自发赶来。人们举着杨维俊的肖像排成长龙,分批向遗体鞠躬三次。

老兵张朝利说,至少有300名村民前来哀悼。“一大早就有人从宣威、大理、楚雄等城市打车过来。”一些村民无法忍受他们的悲伤,在仪式上痛哭流涕。

杨维俊被称为“反腐败和愚蠢的公众”。2010年12月,为了帮助昆明某区农民解决农田破坏和强制征用问题,88岁的杨维俊带着农民代表,乘坐政府分配的公交车,驶入省政协大院。随着这一著名的“公交车上访”事件引发热议,已经退休多年的杨维俊走上了舞台。

自那以后,一批官员,如白、,他致力于报告,已经下降。在这个著名的名声之下,杨维俊创下了中央纪委实名举报人中年龄最大、职位最高的记录。

“为人民请命,我们将永远怀念他”

6月12日上午,昆明烈日炎炎。昆明殡仪馆的等候室挤满了前来悼念杨维俊的人。他们有些人哭了,有些人喊道:“他将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仪式安排的简单低调,甚至没有专门设立纪念馆。红色的棺材放在车里,一家人穿着黑色的衣服站在旁边。

在杨维俊的追悼会上,人们举着他的画像,含泪告别。新京报记者王照片

杨维俊的妻子王婉琦举着妻子的画像,静静地站着。画像中的杨维俊兴高采烈。他穿着黑色西装,打着条纹领带,笑容和蔼。他和他最后的日子完全不同了,白发苍苍,棕色的脸,几乎失明的右眼,干瘦的身体。

"他是党的好领导,是反腐败的斗士,是英雄的典范。"人们顾不上工作人员的阻拦,跑过去握住王琪琪的手。“求之于人,我们永远怀念他。”

来自杨维俊的89岁学生刘承天坐着轮椅来到了纪念馆。刘承天说,他认识杨维俊已经70多年了。1950年12月,在杨维俊的鼓励下,刘承天乘11天火车来到东北,成为抗美援朝战场上的军医。

三十六年后,两人再次相见,鬓角斑白。刘承天有时自卑,缺乏老师的勇气。

他告诉新京报,老师临终有两个愿望。“一是他的选集可以出版,二是他帮助农民呼吁拆迁和失地政策,并尽可能地执行。”

“他没做完的事,我来做。”刘承天说道。

听到去世的消息,云南大学教师许独自打车前来吊唁。三年前,她鼓起勇气打电话给杨维俊,请他谈谈学生自治协会的过去。

”他爽快地答应了,一个人战战兢兢地走出小区。在旁边的会议室,谈了三个多小时。”当我看到的时候,许想起他的听力很好,思维敏捷,一点官架子都没有。没想到是告别。她有点难过。

上午11点半,仪式结束。杨一家人撑起一把黑色的伞,轻轻举起盖着红布的骨灰盒,互相搀扶着,慢慢走向铺满白花的灵车,身后只洒了一把白米。

“我说话直。”

2012年12月17日,前媒体人黄第一次见到。88岁时,他开着一辆政府专门设计的黑色奥迪车,带着两辆面包车和12名村民开进了云南CPPCC大院。

黄回忆说,他当时正在调查昆明的一起房地产欺诈案。许多受害者聚集在云南省政府门口表达他们的呼吁。“一辆公共汽车过来了,受害者上去停下来。这时,一个头发花白、戴眼镜的老人下了车,向村民走去。仔细听完申诉,我会处理这件事的。”

那个老人是杨维俊。黄表示,“公交上访”事件发生后,的家开门迎客,几乎所有人,无论是上访者还是记者,都来到了门口。副省级以上高官居住的金牛小区2区警卫森严。“只要你给他打电话,武警就得开门。这让邻居、白、秦光荣等人都大有意见。”

告诉黄,由于他的性格,很多官员走路都避开他。“每年都有一次小组会议。他一说话,别人都沉默了,气氛很尴尬。”

杨维俊成了官场中的异类。在他生命的最后阶段,当他报道白和秦光荣时,他仍然向来访者讲述过去。

2019年1月24日,97岁的告诉《新京报》记者,因为他报道了与白有关的矿难问题,省里有人问他为什么向记者透露这封报道信。“一个负责采矿的省领导指责我没有听说过这些问题。我说,我在当地见过。不信你现在上车一起看。他什么也不会说。”

告诉记者,他到秦光荣家去举报白。“他的门半开着,我站在过道里和他说话。他回应说,白是中层干部,他无权调查。我说,我没带录音机,这里没有第三者。如果你不承认,我也没办法。”

2016年10月9日,白因受贿罪和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被判处死刑,缓刑2年。2019年5月9日,秦光荣涉嫌严重违纪违法自首。

还有一次,杨维俊帮助无地农民请愿。后来,农民和县政府的矛盾加剧,变得紧张起来。在省委一名干部的协调下,县领导终于同意派人与农民代表谈判,并委婉地告诉杨维俊,欢迎他下次来指导工作。

没想到,杨维俊满口答应,“好!”

协调此事的干部暗暗提醒他,“人家在跟你说话。”杨维俊回答说:“我不知道如何礼貌。我说话直截了当。”

一次,杨维俊拿着一位现任省领导在杂志上发表的一首诗,问司机蔡洪志,你觉得这首诗怎么样?蔡说写得好,和你写的差不多。杨维俊非常生气。“这是我的水平吗?诗歌和旋律都有明显的错误。我想写一篇文章,投这个刊,指出这首诗的毛病。我不能让这样的错误影响到后代。”

蔡洪志说,这件事传到了省领导那里,让他们很尴尬。

一位曾得到杨维俊帮助的村民告诉《新京报》记者,他向杨维俊求助是因为他的房子要搬迁。在仔细听取了他的要求并审查了证据之后,杨维俊直接带他去见了当时的省公安厅厅长。“有了这个,我们太佩服他了。没有哪个官员能做到。”

“我一个人在战斗。”

在晚年,杨维俊总是认为别人会伤害他。

他曾对前来采访的新京报记者说:“反腐只剩下我一个人,我一个人在战斗。我不排除他们接下来会伤害我。我现在处于极度的个人不安全感状态。”

熟悉杨维俊的系统内部人士林峰告诉《新京报》记者,今年春节期间他去看望他时,杨维俊说他家一个月换了几个保姆。他们怀疑这个保姆偷米,那个保姆偷盐,报了几次警。来,谁觉得有点好笑,建议他简单地安装一个摄像头,但仍未能消除杨维俊的疑虑。“他的意识有点混乱,总是幻想有人在伤害他。”

王婉琦说她经常收到恐吓信。去年她收到一条短信,说她84岁的时候,老两口要过坎,谁都过不去。

2019年10月,杨维俊和妻子王婉琦在昆明的家中。新京报记者张蕙兰照片

杨维俊认为,“反腐败的关键力量是我。如果他们想把我从肉体上消灭,没有人会反对腐败。”

有时,杨维俊的状态极其清晰。他非常悲伤地告诉《新京报》记者,“我从事反腐30多年,再过几天就97岁了。恐怕活的时间不长……”

他感到非常痛苦。“我每次交材料讲道理,他们都说打不过我,还都说‘这件事我查一下……’。一个月后我去问怎么样了,没有下文。领导收到了材料,但从来没有回答过我提出的尖锐问题。"

林峰记得,在她生命的最后几个月里,杨维俊仍然坚持会见上访者。”他一直挣扎着,坚持重复着之前的那些话,但他没说几句,又不自觉地回到了他是怎么举报白和秦光荣的。很多人心里都知道他真的老了。”

在林峰看来,白和秦光荣倒了。“也许不知道杨维俊到底演奏了多少,但客观地说,作为人民的代表,他的声音符合现实,顺应时代。”

去年12月,刘承天最后一次见到了他的老师杨维俊。“他只是坐了一会儿,受不了了。他只能躺下。”

2019年10月,杨维俊住院了。新京报记者张蕙兰照片

过去,杨维俊每周都去游泳。从去年开始,这个爱好不得不停止。高血压、糖尿病、几乎失明,杨维俊几乎每天都要叹一口气,艰难地活着。刘承天不忍心劝他做不那么敏感的事情。

杨维俊回答说:“坚决不妥协,为人民而活。”后来,他在自己的选集封面上写道:“你必须向真理低头,绝不向谬误屈服。”

"这种疾病发展得太快了。"

进入90岁后,杨维俊的生日聚会从8人慢慢变成了4人。第五年,刘承天一个人来了。“走开,生病了。”

黄说,穷一辈子,儿子在国外,57岁的女儿杨朵琪在北京从事舞蹈创作。杨朵琪曾对黄说:“爸爸说我这辈子不能给你安排任何事。我能给你的,一是你自己的幸福生活,二是做一个诚实的人。”

黄对的评价是:“做一个士大夫,畅所欲言,发表意见,做一个那样的谏士,是他一生的追求,他不想当大官。他的原则很强,只要接手的东西,他就要死到底。”

走进杨维俊家的客厅,最显眼的位置挂着两个字。一个是一个农民书法家写给他的“刚刚生日”,另一个是从哈利的书名里抄来的“生日”两个字。这个典故显示了哈利的诚实和正直——在淳安知县任职期间,恰逢母亲七十大寿,所以他给母亲买了两斤肉过生日,并在里面写了一个“母亲七十大寿”的生日词。

杨维俊的家是开放的,准备迎接哀悼者。照片由受访者提供

杨维俊有每天读《人民日报》和《云南日报》的习惯。家里堆的最多的是书和药。酒柜上放着10多块地方清酒,保姆每天炒的菜有原味冬瓜、香肠等。

王婉琦回忆,2020年5月底的一天,昆明下起了一场烟雨。杨维俊坚持要出去呼吸新鲜空气。他拄起拐杖,稍微挪动了一下脚,颤颤巍巍地走出了房子。那天晚上,他发高烧,立即被送往医院。

在医院,杨维俊也没有闲着。他要求助手更新名为“大声说出来”的博客。6月5日22时38分,他更新了最后一篇博客,并帮助云南省楚雄市的一名律师进行投诉。

“活一辈子的意义是什么?”躺在床上,他问女儿杨朵琪。

杨朵琪后来告诉黄,他父亲的答案是追求生命的存在价值,他自己的价值是帮助别人。

王婉琦回忆说,她在医院等妻子,没有睡觉。然而,杨维俊的病情恶化得太快太突然,他的肺部CT显示一片白色。医生不得不给他做了一个器官切口。“他太痛苦,太内疚,什么也说不出来。”5月29日,杨维俊被转到重症监护室接受治疗。

6月9日下午,半个月没睡的王婉琦坚持不住,家人送她回家休息。王婉琦只是坐在沙发上眯了一会儿,坏消息来了。“我赶紧打车过去。医生说,他快死了。他能听到别人说话。我对他说,好好走,别着急。”

杨维俊留下一滴眼泪,永远闭上了眼睛。

“父亲不在了,老了,安详了,失去父亲的痛苦就像一件永远从身体里拿走的珍贵的东西。与其哀悼他的去世,不如庆祝他一生的荣耀:洒热血抗击日寇;为昆明的和平解放而战;为云南的建设和发展而努力;坚持不懈地打击腐败;为弱势群体的利益呐喊……”杨维俊的儿子在朋友圈写道。

杨维俊去世后的第三天,王婉琦和杨朵琪在家里设立了一个小灵堂,供亲属悼念。大厅里摆满了白黄色的菊花和向日葵,茶几上摆满了白玫瑰。

母女俩把两张沙发搬到了大厅的对面。当没有游客时,他们会把整个身体困在沙发里,呆呆地看着对面画像上微笑的杨维俊。

在杨维俊的家里,亲戚们设立了灵堂。照片由受访者提供

很多时候,他们的思绪还是会被电话铃声打断。每隔几分钟,小区值班室就打一次电话,门口就有成群结队的村民或记者,希望进来悼念。

王婉琦婉拒了。这是为数不多的丈夫只属于自己家庭的时候。

下午温暖的阳光照射进房间。一阵风吹来,桌上的一张白纸动了动。有一首悼杨维俊的亲人写的诗:为民请愿,自重,倾听,霜降,真名,毕竟是英雄气概,百年仁义,无人看,世态炎凉...

正文|新京报记者王实习生杜猛

1.《杨维骏 “反腐愚公”杨维骏的最后时光》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杨维骏 “反腐愚公”杨维骏的最后时光》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keji/17803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