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本书上600分”只怪考生粗心?

背景:近日,浙江高考第一平行专业成绩公布,部分原本以名校为前缀第三批录取的独立学院突然出现在高分录取名单中,远超部分原院校最低投资线。

钱江晚报发表了他的高见:一个重要原因是高考招生改革后,填报志愿的过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原来是分批录取,一本书两本书三本书一个一个来。高分考生错过三本的可能性很小。现在没有批次,大家一起录取。家长考生疏忽大意,或者缺乏相关知识,未能合理安排志愿的顺序和梯度,可能会被三所院校遗漏。随着新旧政策交替,大家都在摸索。家长和考生要做好功课,教育部门要在政策上多做解释。另外,一些知名大学的独立学院名字本身就有误导性。他们是知名大学的品牌,但他们是民办高校的基础。这种无视名声的做法,不仅是对考生的误导,也是对社会的误导。是时候采取好的措施了。现在该做的都做了。希望大学好好对待这些学生,不辜负学生,用素质教育弥补考生的遗憾,用真正的实力赢得口碑,在高分榜站稳脚跟。但是,少数错过名校的考生,还是要尽快走出痛苦。名校有后进生,普通大学也能出顶尖人才。把握好自己最重要。

小江想:本来可以飞到鸡窝里去的,没想到掉进了鸡窝。我可以想象候选人和他们父母的气息和愤怒。怪自己不清楚独立学院的性质,怪老师没有对志愿给予明智的指导,靠政策调整产生意想不到的“坑”,除了越来越哀叹,对有关考生没有任何实用价值。考生面前只有两条路,要么“认素质低”,要么明年复试。然而,公众不禁要问:从批量录取改为批量录取的目的是什么?如何证明这对考生乃至教育都是有益的?如果这只是为了提高录取效率,会不会造成混乱?事实证明,这并非空穴来风。尤其是在以名校为前缀的“合作教育”络绎不绝,高校更名趋势不断的背景下,考生和家长之间难免会“傻到无法区分”。进一步质疑,一些非知名大学被知名大学的“前缀”取代,一些普通大学热衷于改“更高更高”的名字。意图是什么?他们改名的时候,是软硬件一起升级,还是“新瓶装旧酒”?面对“低分”,只是由于个别考生的疏忽,恐怕没有瞄准目标。

取消“绝妙的证明”,不要只是嘴上说说

背景:武汉一位75岁的独居老人,为了享受当地的居家养老政策,跑腿跑了20多次获取各种证件。因为证书上缺少“独居”二字,他不得不继续跑步。

湖南红网发表了陆的观点:享受居家养老政策是群众的基本需求。只要符合要求,就要迅速处理。但是,因为有了这样的“壁垒”和“规定”,利民变成了“伤民”。诚然,正如有关领导所说,武汉出台的居家养老补偿政策文件确实提出了相应的问题。如果有规定,就要坚决执行和遵守,工作人员出于职责严格把关和控制也是理所当然的。但是,对于一些群众发不出的证明,甚至是中央明确提出“砍掉”的“绝妙证明”,需要基层工作者真正转变工作观念,而不是简单地把“球”踢给群众。让群众自己想办法,不妨更务实一点,“走下去”,让群众尽量“少跑腿,少走弯路”。就像独居老人在基层干部面前说的“别光用嘴说,事情做好了我就满足了”。

小江想:有些规定有问题,必须改。其中最重要的是要砍掉,要求群众开各种证,甚至“脱裤子放屁”。这样的证书除了给人留下“刁难人”的印象,让公众无所适从,让公安机关等不愿颁发“精彩证书”的部门,没有任何积极的价值。一些原本是为了造福人民的政府举措,因为繁琐的证明和工作人员的不耐烦和傲慢,最终成为“劳动人民”,使人民愤怒,什么也做不了。必须指出的是,如果地方管理者不实质性地改变各种不适当的规定,仍然拿着僵化、教条和脱岗的证书为群众服务,就很难有效地实施简化行政、分散权力和方便群众的顶层设计。在地方自查自纠严重不力的情况下,能否给群众更多举报“奇葩证书”的渠道,由专门机构限期纠正监督?

小江的话:大家好,我是小江。国家大事,家庭大事,世界上发生的事情,每天都有新的事情。你评判,我评判,大家评判,百花齐放。观点不同,角度不同,只要我们尊重客观、理性、公正。

1.《"600分上三本"只怪考生大意?》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600分上三本"只怪考生大意?》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keji/17919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