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高温加速了戴云斌的网购业务。

“从6月份开始,我的服务站已经购买了70多台空”8月1日,在隆昌县十堰桥镇杨柳井村电商服务站,店主戴云斌正忙着招呼上门给村民装空的师傅,却连晚上8点的晚饭都没顾上。

戴云斌经营的电商服务站是内江市810个村级服务点之一。自2015年8月开业以来,服务站营业额已超过50万元。

内江像杨柳井村一样,建立了农村电商网络服务体系,很多村庄利用一根网线,为村民“触网”增收提供了便捷的渠道。□本报记者邵

小站有“大角色”

戴云斌,40岁,残疾人。2003年的一场车祸让他永远坐在轮椅上。在过去的10年里,他在村子里做了一些小生意。由于身体原因,他的事业和生活都不尽如人意,生活很艰难。

2015年8月,戴云斌经过宣传和朋友介绍,加入了农村电商发展的大潮。他把自己30多平米的房间改造成了农村电商服务站。这两年,已经成为全村的物资和信息集散地。

“我没有开网银,所以我代表云斌在这里买东西。一个快,一个放心。”7月31日杨柳井村村民张华彤购买的空过户到该货。

在戴云斌的电商服务站,村民们不仅可以在网上购买大宗家电、日用品、农资,还可以交电费、电话费、买火车票。村民们亲切地称他为“后勤部长”。甚至老人都不会用手机,或者留守儿童要和在外工作的父母视频通话。第一个想求助的人是戴云斌。

去年在电商服务站的帮助下,戴云斌月入4000元左右,但今年他的月均收入已经超过7000元。

据了解,内江市在县、镇、村三级大力建设农村电子商务网络服务体系。全市有5个电子商务运营中心和128个镇级服务站。全市有戴云斌等810个村级电商服务站,其中贫困村154个,满足了农村居民日益增长的网上购物需求。

开店卖产品

书坊湾村是内江市中心区19个贫困村之一。以传统农耕为主,工业基础薄弱,贫困户44户。

为了帮助贫困户脱贫,一秘李华决定改良品种,打破传统水稻种植模式,在传统水稻种植的基础上发展“千亩生态水稻”种植,以增加村民收入。

2016年生态大米丰收后,市场成了问题。去年8月,李华与农村电商平台“街上微购”洽谈合作事宜。在这个平台和农村电商服务站的帮助下,通过“生态大米公益众筹”活动和大米爱心订阅活动,带动该村贫困户增收7万多元。

在农业大县资中县,1428户贫困户开设淘宝店铺,通过微信分发血橙、冬尖等当地特产,为贫困户提供了400多个就业岗位。隆昌县石庙子村也在淘宝上开了一家“遇见镇石庙子村”的网店,志愿帮助贫困户销售农家特产和手工艺品,如土鸡、鸭、山羊、菜籽油和手工花瓶。

“内江坚持把农村电子商务作为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和脱贫的重要抓手,扎实推进‘农村电子商务+精准扶贫’带动贫困人口就业和增收。”据内江市商务局负责人介绍,该市已培训7000多名贫困人口,帮助贫困家庭新开453家网店和微店,帮助农民增收8000多万元。今年上半年,内江市各类网络平台累计销售农业特产超过1亿元。

构建网络扶贫大格局

随着农村网络的普及,网络硬件不再是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最大障碍,眼前的短板是人才。

7月31日,在龙昌县总工会举办了专门针对返乡创业者的电子商务知识培训。隆昌县总工会邀请电子商务专家,针对电子商务推广过程中出现的“不懂技术”、“不会操作”等突出问题进行针对性培训。

农村电子商务只是内江网络扶贫“五大工程”的一部分。除农村电商项目外,内江还通过网络覆盖项目、网络智力支持项目、信息服务项目、网络公益项目等开展网络扶贫工作,构建网络扶贫大格局。

“内江电子商务的发展一直保持在全省第一方阵。同时也是全省除成都外第二个建立专业电子商务人才培养基地的地区。”内江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据了解,内江依托四川电商人才培养基地、淘宝华西商学院、青年创新创业示范基地等三大电商培训基地,重点培养公务员、企业和干部、返乡农民、大学毕业生和农村青年。

截至目前,全市共组织电子商务培训589次,培训人数超过4.7万人,就业岗位超过2万个。其中,19,000人接受了与农业相关的电子商务培训;工业电子商务培训4700人次;现代服务业电商培训4000人;为创业青年和大学毕业生提供了20,000次电子商务培训。

“一根细细的网线把农村和外界连接了起来。这种联系不仅是信息的交流,也是物质的流通。最终目的是帮助农民增收致富。”内江网通办公室相关负责人表示。

1.《五大工程构建网络扶贫大格局 助农增收 内江编织》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五大工程构建网络扶贫大格局 助农增收 内江编织》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keji/18022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