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各种文化资本的介入和近乎革命性的新媒体、自媒体浪潮,让诗歌几乎一夜之间温暖、温暖、火热、繁荣。诗风恬静,以自我为中心,性质小生。互动的媒介和强大的社会功能使诗歌的话语权、自主性和主动性转向“个人终端”和“多数人”。由此产生的诗歌“红利”被分享,使得诗人和批评家忽略了资本和媒体环境形成的诗歌的“伪”和“恶”——一方面是奶奶们卖瓜,另一方面是牛横行。“一些作家和学者不再引导读者,而是不断降低自己的写作标准,以迎合更多的读者。这是一个恶性循环,导致我们的文化不断粗化、泡沫化。”很多个人资本已经介入到诗歌制作的方方面面,甚至出现了他出资所谓国际诗歌大奖给自己颁奖的闹剧。点击率、转发量、好评和奖励进一步强化了写作的虚荣心。“世俗报纸的追求是‘清如言语’和‘你沉默’,庸俗恶心也是乐趣。”那些恬静的诗人和优秀的文本都被遮蔽了。诗人的精神生活正在被资本和媒体的法则抹去。再次成为诗人和批评家,不仅是一个美学问题,也是一个迫切的现实问题。
——霍·:《资本与媒介时代诗歌的“伪”与“恶”,原载《南方文学》2017年第3期
1.《资本和新媒体大潮中的诗歌"红利"》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资本和新媒体大潮中的诗歌"红利"》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keji/18055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