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诺贝尔医学奖将在谁家开花?
天津大学泰达医院李青
这是每年10月第一个星期一到下星期一结束的诺贝尔奖获奖时间。
今年10月4日至11日将陆续发布各奖项的获奖者名单,其中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颁奖时间是北京时间2021年10月04日17:30,瑞典时间为10月04日11:30。预计今年将在下列五个研究项目的科学家中产生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1、mRNA疫苗的发现研究
Katalin Karikó(德国生物新技术公司)和Drew Weissman(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
过去曾经认为,mRNA疫苗是不可行的,因为注射mRNA会诱发不必要的免疫反应,导致mRNA被即刻降解。而两位科学家在2005年前后发现,将mRNA中一种称为尿苷的分子替换成类似的分子假尿苷,就能避免这种免疫反应的发生。基于此研究,使得高效的新冠mRNA疫苗的快速开发成为可能。除了为应对新冠大流行提供疫苗重要工具外,这项创新研究还为一系列不同疾病的治疗和预防工作做出了贡献。
9月24日,有诺奖风向标之称的拉斯克奖揭晓,其中,临床医学研究奖颁给了两位科学家。
现在新冠疫情流行,同时又有拉斯克奖的“加持”,所以这两位科学家获奖的几率应该比较大。
2、光遗传学研究
Karl Alexander Deisseroth (美国斯坦福大学)、Peter Hegemann (德国柏林洪堡大学) 和Dieter Oesterhelt (德国马普生物化学研究所)。
光遗传学研究对细菌光敏蛋白的鉴定和光遗传学诞生做出了奠基性贡献,进而推动神经科学快速发展。
去年光遗传学成就被预测高概率获奖,未获奖的可能原因是疫情导致的变动。就在前两天,三位科学家也刚刚斩获2021年拉斯克奖基础医学奖,因此这三位科学家今年获得诺贝尔奖的概率也较高。
3、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及其变构特征的发现研究
Jean-Pierre Changeux,法国巴斯德学院荣誉退休教授,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卡夫利大脑与心智研究所国际教员(2012-2022年)。
乙酰胆碱是一种神经递质(神经传导的信使),通过和其受体结合后参与神经间信号传导及神经-肌肉间信号传导。
乙酰胆碱受体包括两种:毒蕈碱型受体(M受体)和烟碱型受体(N受体),乙酰胆碱与前者结合后产生副交感神经兴奋效应,与后者结合后产生自主神经兴奋和骨骼肌兴奋。
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的发现研究,为神经受体的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也为认识与攻克阿尔兹海默病(老年痴呆症)、重症肌无力等神经系统疾病打下了理论基础。
4、白细胞介素-6及其生理和病理作用的发现研究
平野俊夫(Toshio Hirano,日本千叶国立量子和放射科学技术研究所所长,日本大阪大学名誉教授)和岸本忠三(Tadamitsu Kishimoto,日本大阪大学WPI免疫学前沿研究中心免疫调节实验室教授)。
白细胞介素-6是细胞因子大家族中的一个成员,参与人体的免疫反应,可刺激免疫细胞产生抗体,促进免疫细胞的活性,参与炎症反应等。该研究为抗癌药、抗病毒药、靶向药等相关药物的研发作出了重要贡献。
5、汉坦病毒的发现及分离研究
Karl M. Johnson(美国新墨西哥大学名誉教授,曾就职于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和李鎬汪(Ho Wang Lee,韩国首尔高丽大学名誉教授,韩国国家科学院前院长兼院士)。
流行性出血热又称肾综合征出血热,也是一种由鼠类传播的烈性传染病,流行广,病情危急,如不及时治疗常因急性肾功能衰竭死亡,病死率高,危害极大。我国将其法定为乙类传染病,其危害仅次于甲类传染病鼠疫和霍乱。
上世纪80年代初,两位科学家发现并成功分离出流行性出血热的病原体为汉坦病毒,此后,关于汉坦病毒的研究取得了大量成果,尤其近年来灭活疫苗的研制成功,为有效预防和控制流行性出血热做出了贡献。
小贴士:诺贝尔奖
诺贝尔奖是指根据诺贝尔1895年的遗嘱而设立的五个奖项,包括:生理学或医学奖、物理学奖、化学奖、和平奖和文学奖,旨在表彰在物理学、化学、和平、生理学或医学以及文学上“对人类作出最大贡献”的人士,1901 年,诺贝尔奖首次颁发。1968 年,瑞典中央银行增设诺贝尔经济学奖,用于表彰在经济学领域杰出贡献的人 。 诺贝尔奖甄选委员会通常在每年10 月公布得主。颁奖典礼于每年 12 月 10 日,即诺贝尔逝世周年纪念日,分别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和挪威首都奥斯陆由国王举行授奖仪式 。
1.《【2012诺贝尔医学奖】专题今年的诺贝尔医学奖将花落谁家?》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2012诺贝尔医学奖】专题今年的诺贝尔医学奖将花落谁家?》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keji/21270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