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调光比并不意味着把照片每一个部位的亮度都变得一致,变得完全没有光比,而是根据场景,根据实际场景来还原人眼的真实视觉,完全没有光比,就以为着照片没有反差,整张照片看起来很“平。
引言
光比是摄影上重要的参数之一,指照明环境下被摄物暗面与亮面的受光比例。光比对照片的反差控制有着重要意义。摄影师为更好的控制画面反差,引入了光比的概念。在风光摄影中可以理解为照片中最亮部分的与最暗部分的受光的比值。
值得注意的是协调光比并不意味着把照片每一个部位的亮度都变得一致,变得完全没有光比,而是根据场景,根据实际场景来还原人眼的真实视觉,完全没有光比,就以为着照片没有反差,整张照片看起来很“平。这也是很多人抱怨直接用机内HDR或者PS的HDR后期合成功能做出来的照片很丑的原因,不是HDR的错,是每一张这种大光比照片都要注意的一个问题,如何科学的处理“明度跨度”和合理的"安排明度“。
前期方法(下篇讲解后期方法)
1.使用中灰渐变滤镜
渐变镜,在日落场景拍摄中, 通常用于协调天空与地面的光比,又可细分为渐变镜GND和反响渐变镜RGND。RGND 反向渐变镜,属于硬边渐变,但又不像硬边渐变那样没有过渡区,它与软边渐变镜GND的区别在于GND是越往上越黑,RGND是靠近中部最黑。
日落后RGND0.9拍摄
反向渐变镜和渐变镜是协调光比最直接有效的方法。但是这种方法并不是万能,反向渐变镜一般应对有地平线的场景,渐变镜还可以应对一些没有地平线的场景。在实际场景的应用上反向渐变镜通常适合太阳刚刚落到地平线的那一时刻,而渐变镜在太阳距离地平线还有15度~5度夹角范围适用。之前在风光摄影流传一个使用渐变镜还是反向渐变镜的法则:拍山用软渐变(GND),拍海用反向渐变(RGND)。有一定道理,又不完全对。比如我们拍山的时候,很多时候在山谷里,仰视群峰,是看不到地平线的,太阳离地平线的夹角还很高,这个时候我们需要使用渐变镜。比如下图,使用70-200,手持GND0.9拍摄。
但是有时候我们会站在山顶,一览众山小,可以看到地平线,这时候我们也可以使用反向渐变镜协调光比。
而我们在拍摄海景的时候,下图《海枯石烂》,适用于使用反向渐变镜,有地平线,而且太阳刚好在地平线的位置。
但是并不是所有海景都能使用反向渐变镜或者渐变镜来拍摄,比如下图《恐龙探海》,海平面或者地平线以上有拍摄主体的场景就不能应用渐变镜或者反向渐变镜来拍摄。
如果强行使用GND就会变成下图一样石头黑糊糊一片了。而我们人眼所看到的并不是礁石黑糊糊,使用渐变镜协调光比的最终要达到的效果也是还原人眼视觉。
因此无论是反向渐变镜还是软边渐变镜对于协调光比都不是万能的,要因地制宜。
2.摇黑卡
黑卡,简单来说就是用一张黑色不反光的纸张遮住画面较亮的部份,让较暗的部份可以有较长的拍摄时间。而在使用黑卡的时候要轻微的晃动以免留下黑卡的痕迹, 所以黑卡技巧才会被称为摇黑卡。
摇黑卡(台湾人发明的方法),难控制,需要长期的训练,而且成功率不高,也不适用于所有场景,1/4左右的曝光也不适用,因为正常人也没有那样快速而精准的手速,用的人非常小众),只适用于超长曝光,比如对地面测光需要18秒曝光,对天空测光需要6秒曝光,那么我使用18秒的曝光时间,对天空部分摇12秒黑卡即可。在我们日常风光摄影实战拍摄光影瞬息变化,这种低成功率的方法虽然可以省一块渐变镜的钱,但是也太容易浪费机会,错过好的拍摄时机。因此本人也不推荐这种摇黑卡协调光比的方法。
3.机内HDR
高动态范围图像(High-Dynamic Range,简称HDR),相比普通的图像,可以提供更多的动态范围和图像细节,根据不同的曝光时间的LDR(Low-Dynamic Range)图像,利用每个曝光时间相对应最佳细节的LDR图像来合成最终HDR图像,能够更好的反映出真实环境中的视觉效果。通过多拍一些曝光依次增大的照片,照片会依次变亮,换一种角度,照片所表示的细节会从亮处向暗处改变,如果能够将这些照片融合到一起,用一张片来表示,那么这张片就是HDR图像了。
现在连手机都有机内HDR的功能了,相机的这个功能并不稀奇。以佳能的5DSR为例,这是一款将机内HDR按钮直接做在单反上一款相机。
可以通过菜单设置相邻拍摄两张的曝光级数,最大可以达到3EV,通常来讲连续拍摄三张,每张相差3EV就可以解决晨昏摄影大光比的问题,佳能的用户也非常喜欢这个功能,可能是因为佳能祖传CMOS动态范围差的原因吧。之前我用5D3的时候就有了HDR功能,但是连续拍摄发现图像不是完全对齐的,在使用这个功能的时候记得要把图像自动对齐打开。
其实尼康用户也有D-lighting这个功能,也是和HDR一样,而且从直出的效果上看比佳能的视觉效果更加的自然,但是尼康旗舰机动态范围真的让这个功能显得多余,因为我接下来讲的故事会让你觉得“确实多余”!
4.高动态范围相机
这是大连一个正北方的一个机位,想要拍摄正北方都烧的通红的火烧云还是十分需要运气的,这是2016年的一次台风天气,我就赌这次能烧的特别暴力。日落前来到机位,天空这时候还是有些阴沉,我用尼康D810试拍几下,设置好参数,在海边静静的等待火烧云,心情是十分的忐忑,因为这个阴沉的,稍微有些”一线天“的天气状况介于”烧“与”不烧“的边缘。到了日落时刻,没见到任何”烧“的迹象,又等了10分钟,天渐渐的暗下来,我觉得可能这次赌输了,准备收拾器材回家了,结果天突然从底下映的彤红,这真的来的触不及防。可能太兴奋,也可能是太匆忙,我赶紧拿起装备,跳进海里(是真的跳进海里),抓拍向海边涌来的大浪,一顿”啪啪啪“按快门!心想这回可拍到心满意足的大片了,只顾”啪啪“,根本没有闲暇去回放看拍成什么样。
结果回到家一看,黑糊糊一片,我忘记这个参数是我在日落前设置的了,火烧云的时候已经天光很暗了,根本不适用这个参数,我的心是拔凉拔凉的。然后我用lr,强拉3EV曝光,并且阴影拉100到头,这个画质居然还不错,没有想象的那么糟糕,这回我的心才算放下。
留意红圈的文件名,的的确确是同一张图
如果810或者850和A7RIII这种动态范围高的机器raw文件强拉就可以解决大光比的问题,D810/850或者A7R3 有高达14.8EV的动态范围,最高欠曝五档曝光都可以拉回暗部。 如果当时我用的是佳能5D3,后果可想而知,只能拍大腿了。也就是说高动态范围的CMOS可以获得更高的宽容度。值得注意的是动态范围和宽容度是两个容易混淆的概念。
图像传感器(CMOS)动态范围是面向机器、面向信号系统在信号产品层面的概念。图像传感器动态范围以传感器的光强探测能力为基础,以像素最大不过曝输出为上限,以电路底噪为下限的曝光范围。传感器动态范围本质上反映的是信号系统的底噪水平。
图像传感器宽容度是面向人类视觉、面向摄影应用层面的概念。传感器宽容度以人类视觉的图像识别能力为基础,以最大不过曝为上限,以可用画质为下限的曝光范围。即给予标准曝光,分别在过曝、欠曝时能拉几档可用画质的曝光级数,它本质上的是可用画质范围。
5.包围曝光拍摄
如果相机的动态范围是固定的,比如上图所示5EV,我们通过调整曝光参数,让每一次拍摄+2EV,通过三次这样的拍摄就可以获得8EV的动态范围,更大的明度跨度的图像。
曝光包围拍摄其实就是之前讲过的HDR功能的“后期手动合成”的复杂化操作流程。这也是佳能用户经常会使用到的一个功能。包围曝光对于曝光级数的微调更加的精细,而且只拍原片,不进行机内自动合成。虽然看起来HDR更加的傻瓜智能,其实不然,大部分佳能用户都不喜欢HDR机内自动合成的效果,都是通过包围曝光,拍出原片,后期PS手动合成,这样照片的可控性更高,效果更加的自然。而我们大部分风光摄影的时候,包围曝光要配合直方图一起使用,来确认是否包围了住了全部的明度范围。
比如上图对天空正常曝光,岩石暗部溢出。
对岩石正常曝光,天空过曝。把两张曝光值后期合成在一起,就有了直方图明、暗都不溢出的合理曝光的图片了。
那么如何进行包围曝光的前期拍摄呢?(以佳能相机为例)
包围曝光这个功能也是佳能用户经常会使用的功能,尼康或者SONY用户很少使用,因为SONY或者尼康用户经常用“堆栈”或者“raw强拉”来简单粗暴的解决问题。尤其是SONY用户,App直接带机内堆栈,直接可以看拍摄效果,简直太幸福了!
6.机内堆栈拍摄
很多人知道平均值堆栈,知道平均值堆栈可以模拟慢门效果,但是不知道堆栈还可以提高宽容度,来解决大光比。之前也讲过宽容度的概念,是图片画质的可用范围。
以相同曝光拍摄多张然后堆栈,相比单张拍摄,在动态范围上没区别,堆栈的意义仅在于降噪,这也是平均值堆栈的重要作用之一,而且可以发现执行完平均值堆栈之后照片的灰度更大了,照片暗部的彩色噪点也显著减少,这就是说拥有了更大的宽容度,提高暗部的信噪比。但是通常的平均值堆栈需要前期和后期的配合,固定机位的连续拍摄后,需要PS里进行平均值堆栈处理。但是SONY黑科技最早把这一功能做进微单,并现场就可以观察实时的平均值堆栈的效果。
就是这个平滑反射,就可以完美的做出机内平均值降噪,而下面的SKY HDR类似于佳能的HDR功能,可惜A7R3取消了APP功能,尤其是延时摄影功能,可以省一根快门线,间隔拍摄。
7.人工补光
此外,在拍摄夜景的时候,如果前景景物或者主要景物完全没有任何光线,我们可以利用人工补光的办法使主要景物有一定光线,协调了星空和景物的光比,营造出氛围。如上图我的一张作品《问天亭》,就采用了人工补光的办法,利用电筒或其他灯光往亭顶上打光。
这里要注意的是相机对灯光的感应比较灵敏,一不小心很容易补光补过头,使景物过曝。如果不想又用到曝光合成,那么你得十分注意补光的强度,而补光灯强度则需要不断试验才能得到最佳效果,因为不同灯光的强度也不太一样。此外冷光和暖光的效果也不同,所以你得决定那种类型的灯光适合你所要拍摄的景物。
这张就是用机顶闪光灯补光,光强度和光色温都没有控制好
实际效果并不如提高感光度来增加地景曝光更符合夜景氛围,所以人工补光的这种方法也是因场景的实际情况区别对待的。有时候还可以在太阳下山后或者日出前先把地景拍好,保持机位不动,然后再去拍星空,蒙版后期合成来获得更好的画质。
总结
一切方法只是解决问题的途径,最终使用哪种方法还是看解决问题的限定条件。
如果你手里有D850/A7R3这样的高动态范围机身,就可以很简单粗暴的解决光比这个问题,大部分时候只需要正确曝光,完全靠宽容度强吃,如果觉得强吃画质不太满意,连拍几张,然后做个平均值堆栈就可以解决问题。
如果是佳能用户就可以用包围曝光和HDR来解决光比这个问题。虽然HDR不太自然,包围曝光合成比较费时间,但是最终殊途同归,也可以获得高信噪比的图片。
是不是滤镜就显得多余了呢?还浪费钱!其实不然,想一想如果你是延时摄影用户或者追求单张直出,GND和RGND是必不可少的摄影附件。
至于摇黑卡,真的觉得过时了,机会不是用来浪费的。
人工补光取决于所要拍摄的景物。不同景物可采用冷调或者暖调的灯光,灯光强度也要不断测试才能得到最佳效果。
1.《[佳能700d如何包围曝光]佳能700d包围曝光怎么设置?》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佳能700d如何包围曝光]佳能700d包围曝光怎么设置?》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keji/32618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