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专栏作家 郭建龙 (微博)
最近的新闻汇总是:新浪微博的注册用户达到了1亿、新浪的客户端加入了即时聊天功能、挑战腾讯、新浪微博的估值达到了20-50亿美元,等等。
总之,微博成了目前最热门的讨论。
微博具有天生吸引高端人群的特点,各大报纸的头牌记者们往往都上微博显摆一下,也是为了获得消息,这样干的还有各IT公司的CEO、风投人士等等。这些人的声音最大、最活跃,起到了放大微博功能的作用。
但也正因为此,这些人往往会把自己的体验当成是整个世界,而忽略了更广大的打酱油群体。
要知道,腾讯之所以挣钱,不是因为从那些所谓高端人士身上挣钱,那些人都是猴精,不仅不肯拔毛,还需要用钱养着。只有做到从打酱油群体身上扒皮挣钱,才能够成为腾讯。
对于那些沉默的大多数,微博的效用到底有多大?更根本的问题是:新浪的1亿注册用户中,到底有多少人是活跃的,又有多少人是有价值的?
要回答这个问题,根本用不着借助于权威,只需要动动鼠标,敲几个字,就可以自己找到答案。
我的调查结果是:
有价值用户不足500万
截至3月3日,新浪上共有443个“沈佳*”,这是我当日利用新浪的搜索工具查到的结果。不要问我为什么选择这两个字,它们只是第一时间跑到了我的脑子里。
我对这443个样本进行了统计,虽然样本数不大,但因为各自的住处、职业、年龄、粉丝数等各不相同,并且每个人之间没有关联性(同名的关联性可忽略不计),已经具有足够的分散性。所以,统计结果即便不全面,也有一定的代表性了。
这些样本中,粉丝最多的一位,有96548个粉丝,粉丝最少的,自然是0粉丝。
不过,拥有0个粉丝的人一共有108位,占了所有样本的四分之一左右。
拥有个位数粉丝(包含0个)的人有302位,占了所有样本的三分之二强。
拥有百位数粉丝以上的,只有22位,恰好是样本数的二十分之一。这也印证了人们的猜测,打酱油的群体占了绝大多数。
当然,仅仅靠粉丝数还不足以说明状况,另一个指标是说话的数量。查说话的数量需要点开每个人的首页,相当麻烦,因此,我继续进行抽样,将人群按照粉丝数划分成0粉丝、1-20粉丝、21-50粉丝、51-100粉丝、101-无限粉丝五个组,每个组随机抽取了10个人,得到了下表《说话数统计表》:
粉丝数
0
1-20
21-50
51-100
101-
样本1
0
0
10
1
312
样本2
0
11
23
0
63
样本3
0
4
283
7
1078
样本4
1
1
10
10
445
样本5
0
17
143
314
687
样本6
82
10
1
1
275
样本7
0
21
10
166
59
样本8
0
46
47
16
256
样本9
0
2
1
1
296
样本10
0
5
265
96
332
平均
8.3
11.7
79.3
61.2
380.3
根据该表,得到的结论是:
20粉丝以下的用户基本上不发言。
100粉丝以下的用户基本上以转帖、自说自话为主,且回复很少,并且平均说话的数量不超过100句。读者可以想一下,自己在msn和qq上曾经说过多少句话,就明白微博上这样的数量简直是微不足道的。这些人真的有价值吗?恐怕答案是否定的。
100粉丝以上的用户,说话量达到几百条,但很少上千。虽然仍然不算多,但如果非要在微博上寻找一个有价值的群体,也只能找他们了。
根据前面的统计,100粉丝以上的只有22人,约占二十分之一。如果新浪的注册用户数达到了1亿,则有价值的用户充其量不过只有500万。
目前状况:不是IM,是媒体
当然,统计只能覆盖一个时点,而新浪微博的用户还处于高速增长之中,因此,未来如何,还需要看将来它发展的怎么样。更何况国内的移动互联网还处于激烈的变动之中,对于所有人,都还有机会。
我下面的分析更多代表了自己对于目前新浪微博发展的观点,我也希望在未来能够看到新浪微博的发展超出了我的预期。
不过,至少在目前,我对于新浪微博是否这么值钱,是持保留态度的。
新浪微博要盈利,另一大问题是:向谁收费?
目前互联网收费有两大来源,一是向广告商收费,二是向用户收费。前者模式锻造了新浪、搜狐、百度等企业,后者模式出现了腾讯、网易和盛大。如果说还有第三类,就是电子商务,但它与本文的讨论关系不大。
微博到底是走用户收费,还是广告收费?
从第一节的统计来看,向用户收费的可能性很小。向用户收费需要他们频繁地黏在平台上玩游戏、聊天等等,但上新浪微博的人大部分都是在用眼睛看,甚至连键盘都不用动。这和看新闻很相似,与IM和SNS相差很远。
所谓一个人微博上瘾了,是指他不停地开电脑或者拿出手机来看微博上的内容,一会儿不看,心里就不舒服。这与当年有的人新闻上瘾是一样的,在2000年左右,有一批人一会儿不上新浪网看看新闻,就感到浑身不得劲儿,那时新闻更新少,人们很快就能把网上所有的新闻都看一遍,有的人甚至是过一会儿就上一次,看又更新了几条新闻,都是什么内容的。那些微博控们大可以根据这段描述,看看自己上微博是否也和当年那批人上网站是一样的心情。
光看不玩的网站只适合向广告商收费,哪怕它的内容已经由编辑选的变成了用户制造的。
但是,广告收费也有问题,如何收?
展示广告?的确可以做,这就相当于把新浪网的广告搬一下家,搬到微博上,但充其量只能算是新浪网的小补贴,起不了大作用。
手机广告?手机广告刚刚兴起,甚至连最终的广告形式都没有确定,具有想象空间,但新浪在手机上优势并不大,微博可以说帮它建立了一点势力范围,但从流量上还不大,并没有撼动格局。
精确定位广告?根据用户的品味来推送的广告。这在当年新浪博客兴起的时候,就一直在谈论这件事情,当时谈论的是,根据博客读者的品味推送广告,甚至让一群人兴奋了一把,但最终这件事黄了。现在,人们再次把希望放在了微博上,但这件事有多少靠谱?
营销广告?现在有很多人开始利用微博做营销,新浪是否可以分一杯羹?这里,我可以提醒一下读者,请注意当年的天涯。在微博兴起之前,天涯是主要的营销平台之一,天涯的一个帖子可以引起什么样的轰动,大家心里都有数。不过,营销的钱是被营销公司拿走了,天涯拿不到钱。新浪微博上即便产生上万个营销案例,赚钱的也只是那些策划人和推手们,与新浪无关。
最终,微博能够起到的作用很可能与当年的博客一样,带来了一定的流量,增加新浪的附加价值,但仅此而已。它还是一个媒体平台,不是IM,也不是SNS。用户会去看新闻,但至少现在还没有将社会关系完全转移到新浪微博上去。
将来:IM能成吗?
新浪内部也在为微博如何赚钱而努力。
一方面,曹国伟不停地告诉资本市场,微博潜力很大,另一方面又开始了新的尝试:在客户端推出IM。
这的确是一部充满了想象力的好棋,如果一切按照理想状态走下去,能够使微博具有新的粘性,特别是在手机应用大发展的时期,如果能够圈住用户,以后的想象空间会非常大。
但问题出在:它的愿意使用微博做IM的用户基数有多大?
如今PC的IM市场已经被MSN和QQ瓜分了。手机IM市场,也在QQ和飞信之间做了切割,如果没有杀手锏吸引用户,很难让用户有兴趣尝试新的东西。
新浪微博的杀手锏就是他的高端用户和内容,但前面已经统计过了,在有价值用户不足500万的前提下,要吸引数亿甚至十几亿的用户转移过来,还是有困难的。
充其量就是让那些高端用户转移过来,相当于抢占msn一部分的市场份额。至于那些不发言和很少发言的用户,由于形不成朋友圈,转移的可能性很小。
因此,在找到了一条充满想象力的道路的情况下,如何把这步棋走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成败还在未知之数。
要知道,当初百度、网易、新浪、搜狐都做过IM,都因为粘性不够最终失败了。新浪微博im到底会怎样?我佩服想象力,但并不感到乐观。
另一个未知因素是:目前的腾讯还处在鼎盛期,也许在不久的将来,腾讯在移动互联网、或者其他新兴领域内打了盹,也开始像当年的微软一样走下坡路,但现在,腾讯的人才、产品、用户黏性都还具有压倒性的优势,并且已经提前布局了手机,要打败它很难。
况且,腾讯的命根子就是IM,任何想跟腾讯抢IM市场的人,都会面临腾讯流氓般的死磕,就像去年的周鸿祎。目前,腾讯内部也开始注意到新浪的小动作,下一步,如果新浪微博做IM稍有成就,两家之间的战争大概无法避免。
再放大一点儿说,微博是一个非常优秀的工具,特别是它们的鼻祖Twitter。但Twitter类网站是否是独霸一方的产品,还很难说。Twitter类工具更像是新的无线互联网和个人手持设备革命的先驱,已经具有了许多革命性的因素,让人们体会到了信息传播速度可以有多快,但它注定是在为更大的革命做铺垫,吹响了号角的人往往成不了元帅。
(郭建龙供
本站
专稿,转载请注明出处)
作者简介:
旅行者,文字作者,曾供职于it企业做技术,又在报业找过栖身之所。对于多变的现象世界着迷,以至于忘却了归途。
现为本站专栏之“IT丛林笔记”专栏独家供稿,观察IT丛林中各种动物和它们组成的生态系统,寻找系统演化背后的推动力量和阻挠因素。在这儿,你还可以找到普通动物的生存方式。
1.《干露露新浪微博 新浪微博用户数是一亿还是五百万?》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干露露新浪微博 新浪微博用户数是一亿还是五百万?》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keji/4744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