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 8月21日消息 在20日举行的本站“五道口沙龙”第九期上,飘信CEO郑伟杰表示,由于用户关系结构不同,微信和米聊等不会对微信这类弹性社交应用造成威胁。
本期五道口沙龙的主题是“交友类弹性社交应用”,飘信是一款基于地理位置的移动社交工具,郑伟杰受邀成为本期五道口沙龙嘉宾。
几乎所有创业者都会被问到,如果遭遇腾讯(或BAT-百度阿里腾讯)怎么办,这也成为弹性移动社交类应用面临的问题——腾讯的微信、雷军的米聊,一旦放开定位功能,都可能会对他们造成极大的冲击。进入这行最早的飘信CEO郑伟杰表示,由于用户关系类型的不同,基于手机通讯录的微信和米聊不会对基于位置的飘信等造成威胁,“微信和米聊基于手机通讯录,是熟人关系,飘信是基于位置的陌生人关系,他们想做这个,不是开发定位功能这么简单,要重构用户关系,这个成本很大,不同的用户关系也很难交叉和共存,可能会出现各种问题,所以他们不会贸然去做这个的”。
由于进入这个行业比较早,郑伟杰也在思考一些关于盈利方面的问题。在他的计划中,飘信可能会做一些后向服务,即通过为一些本地商家提供服务入口,收取服务费用实现盈利,但这也需要第一阶段用户积累完成之后才能做。(浩宇)
以下是演讲实录:
北京的朋友下午好,首先我说一下抱歉,现场的朋友可能用不了我们这个软件,最近的用户激增,我的服务器挂了,正在调整。我们可以说过去一年多,撞的满头是包,今天非常高兴有机会跟大家分享一下我们过去一年多经验的积累。
通过这张图,可以非常清晰的表达出大家想要的场景,这个图实际上是现实生活中,很多社交网络形态,以东南大学为例,大学是一个基于地理位置的社团概念,我是东大的学生。另外我们是南京过来的,我是网球爱好者,我们在这个区域内有共同兴趣的爱好者,我们所住的小区,小区内的业主之间,也是基于地理位置的团体,实际上飘信最早创意来源是来源于小区,我在南京呆了一到两年,天天朝九晚五,连对门的邻居是谁都不知道,中国有句俗话,远亲不如近邻,我们这个时代,邻里关系非常的淡漠。
其次还有一个需求,我们可以讲一下,国家每天发生的大事,和一个城市发生的大事我们都可以获知,恰恰跟我们生活息息相关信息是无法得知的。当时基于想改善邻里关系,使邻里关系更加便利的初衷,我们大学同学一起出来探索。
再回到这张图,倘若互联网的产品形态能够把现实社会中社交形态搬到网上来,这样的形态商业价值非常大。基于地理位置人的网络之上,可以加载生活商业信息,稍后可以把飘信的远景规划稍微提一下。
前段时间南京有一个沙龙,我们2010年在南京真正做移动开发的团队不到十个,但是前几个月,我到沙龙的会场去,规模比今天还要大,我问了一下,80%的人都是做LBS。
建立基于位置的社区绕不开的几个问题,第一个是密度,基于场景的互动模式我们非常看好,但是之所以失败,我们非常早就预言了,他解决不了密度问题。第二,基于地理位置产品这一块儿最最重要的东西是互动,我们非常流行的模式可以看到,两个人在同一地点签到是一种互动,但是这种互动非常薄弱。
目前飘信的产品形态,这个互动也是非常薄弱的,现在飘信的形态,首先你得发一条飘信,不发的话,别人找不到你,飘信目前互动的环节也非常薄弱。当然互动这一块儿还是分城市时和非实时的互动。还有一个是关系沉淀,如果关系沉淀不下来也是没有价值的,基于地理位置的社区一定要解决这四个问题。
我们飘信是从用户量,从日增长的用户数,业内是第一梯队的,因为我们比较低调,所以在座很多朋友都不知道,我们做的非常早。
我简单介绍一下飘信的概念,飘信是飘在空中的信息,这个信息可以是多媒体的,可以是语音的,文字的,图片的。刚刚我们在这边参加这个沙龙,可以发飘信,今天来到北京参加网易举办的沙龙,这条信息飘在当前这个位置上,我周边的人首先看到这个气球,对这个话题感兴趣,就可以参与进来。最早飘信是这个形态,相当于放一个气球,旁边的人可以看到。我们算法设计上,当时的初衷是为了让有价值的信息传播的更广,气球有一个高度,气球的高度由谁决定呢?假设这个时段我在周围两公里看到30个气球,有些没有什么意义和价值的就规避它,有意义的会收藏它,关注它,我们就让有价值的信息飘得更高一点,以便更多的人接触得到,这是更早飘信跟周边人互动的模式。
我们可以看到这种模式是有问题的,它的互动性过于薄弱,这也是我们LBS社区存在共性的一个问题。我们从某个后台数据中做了非常多的分析,飘信达到三级以上用户,活跃度非常高,目前飘信作为新手进来,你会发现没有人理你,第二你不发飘信,别人不知道你存在。
基于地理位置的微博,这是飘信采用的观念,单向的关注观念有助于信息传播的速度,但是在飘信的信息传输当中,和微博有很大的差别,几个场景,假设今天我在这里,我在北京,我有朋友在南京,我们两个人在飘信里面已经是好友了,我们通过飘信来聊某个事情。安卓的手机和Iphone的手机哪个更好,我们聊的时候哪些人可以收到这条信息呢?因为我周边的人可以看到这个信息,第二就是我同学在南京的,他周边的人可以看到这个信息,还有就是我的粉丝和他的粉丝可以看到我们这条信息,所以我们在聊这个话题的同时,其他人都可以参与进来,形成一个树形的信息传播路径,跟微博形态的差异是很好玩的。微博也可以发评论,但是所有的话题是基于源话题的,飘信的传播是根据地理位置的纬度进行信息传播,但是话题可以产生爆炸,本来我们在聊安卓和Iphone手机的差别,接下来就会聊系统开发的差别,变成时尚这一块儿,能够引起非常大的活跃度,这对我们社区的活跃度是有帮助的。
另外一个重要的功能,就是第三个图,它是一个属于实时互动的部分,也是我们为了解决掉新手进来之后,我们一直坚信产品,可能你的理念或者概念再好,不如用户进来实在,一个产品推出去,你的用户有多少,发展一千个用户,留下来几个,这是非常重要的指标。我们基于这样的分析做了一些改进。
目前的飘信,准确的说可以实现什么功能呢?我知道旁边有人,立马可以发信息给你,这是一个形态,但是这背后的内容在服务器端去调整,我们现在服务器有问题,如果没问题的话,大家登陆一下,就发现旁边的人都可以收到,你点这个地址可以进去看他的介绍,这个新手的飘信用户他会收到某某某距离你20米,他正在看你的资料,我们也可以反过来看过去。还有一种我刚才提到飘信有高度,这里有一条气球越飘越高,邻里周边50恩米之内有一条飘信越飘越高,大概目前做了20多种的场景,我们前段时间在用户之间做了测试,对我们后台数据的提升非常有帮助。
有些人会问,你是做基于地理位置的社区,为什么关注信息?中国和国外不一样,可能我在这儿碰到两个人,我们没有积极搭讪的传统,所以基于信息去交友。我去看个人介绍的时候,这个界面展示这一块儿,能够展示您发布的一些飘信,他关注的一些图片,他的地理位置,性别,年龄,或者等等这样的信息。你察看他资料的同时,对这个人有一个初步的了解,我先要有一个沟通,沟通完之后,认为这个人比较合适,先有信息沟通之后再形成交友,这样比较符合中国人的习惯。
简单的总结一下,飘信首先是漂浮在空中的多媒体信息,以地理位置为核心,以多媒体信息为载体,以情景互动为手段,逐步形成弹性社交网络,我们不一定要去套这个名词,我们最终想做的是邻里社区,这个邻里是广泛的。
通过各种产品,把“拉皮条”的工作做好了,你跟周边的人很好的互动的话,做服务,把用户沉淀下来,对产品的价值也非常关键。我们刚刚提到飘信的初衷,我要通过产品进行连接。我们可以想像,90年代当时的邻里关系很融洽,当时的邻居要么就是同一个单位的,要么是同一个中学的,有一定的联系,在90年代,邻里关系融洽,但是到了目前,邻里关系非常淡漠。我们大多数的小区里都是陌生人,另外现在小区,很多小区是没有茶余饭后出来侃大山的氛围。另外我不太可能去敲门跟邻居交流,我们现在跟邻居交流是非常不方便,不便捷的。
我们可以设置一个圈子的概念,这个圈子可以是一个小区,大家作为一个载体在上面聊天,圈子这一块儿可以定制化,可以定义各种形态。比如说某一个地理范围内的,有共同兴趣爱好的,比如说南京某某小区的网球爱好者,某种圈子会有不同的需求,所以我们圈子可以做定制化。
实际上飘信整个产品设计中还做了一套针对不同阶段的关系提供不同的服务,这一块儿就不展开了,最早到一定阶段交往之后,这个需求是不一样的,可以做定制化的服务,或者说说得直白一点,未来每个级别的界面展示都不一样,所有的都是区别对待的,这个还需要半年左右的开发时间。
产品大概就是这些,这是我们的团队,团队主要是几个大学同学,我这边就不过多的介绍了,这个是我的联系方式,因为我们也期待,我们是在南京,跟业内交流非常少,我们也希望今天在座的各位朋友,我们以后多联系,多交流意见,谢谢大家!
1.《飘信 飘信郑伟杰:微信和米聊不会成为威胁》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飘信 飘信郑伟杰:微信和米聊不会成为威胁》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keji/4750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