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Flow
社交是人类生活最高频次的行为之一,我们无时无刻不在社交,它有趣充满魅力。移动社交在很大程度上代表着移动互联网,从社交切入互联网的投资回报是非常大的,大把大把的用户,因此有必要搞清楚社交的一些本质问题,但此文只是抛砖引玉提出几个问题,启发思维,不做详细探讨,
1.为什么要社交?
人是群居动物,这点从原始社会就开始了,因为他们需要合作去对抗敌人和狩猎,所以必须社交,这样才能产生合作。
马斯洛的需求理论提到人有社交层次的需求,因为当满足基本的生存感(食物安全)之后,就要寻找存在感,而常见的网络行为比如刷微博刷朋友圈,而存在感有一个特点,它无法在自己的身上找到,必须映射在他人身上,这点也促使人类去社交。
再继续深入看,存在感强烈的人会转化成心理感受上的成就感,成就感使人变得自信,自身会觉得对环境的掌控能力变强,这十分有利于生物再次去获取资源,它相信自己能做到。
2.发状态、说说的动机?
应该是寻找共鸣和认同,孤独非常可怕,它就像黑暗,而原始人都是用火来驱逐黑暗,你可以说发状态的过程就是生火。
我发一条状态最希望的就是有人回应我,对我点个赞或是评论都行,如果外部的评论是认同我的话我会更有热情再次发出状态,更加高频次的使用社交产品,相反如果外界不对我的状态的做出反应或是经常给一些负面的回应,久而久之,我会感觉很沮丧,迟早会逃离这个平台,因为找不到认同,那么这个社交产品对于我而言就意义不大。驱逐黑暗,拥抱温暖之于人类意义重大。
3.什么样的状态容易引起评论?
晒恩爱,晒美食,晒成就不容易引起评论,因为人都是有嫉妒心,人不会承认这些状态而打击自己。容易引起评论的有以下几点:
a.说自己的悲剧,比如“上班迟到又被罚钱了”、“我手机掉马桶了”,因为人是自私的,本质里是乐意看别人悲剧,这样可以对比自己的幸福,因为感受都是通过比较而来的。“幸灾乐祸”是促进社交的极大驱动力。
b.分享的某篇高逼格、高大上、或励志感人的文章,故事等。原因是他们通过评论而与文章反映的事情形成认同,以此来标榜自己,因为他们做不到,但是他们又渴望成为那部分人。
c.讲慈善、爱心传递的文章,这部分是被道德所绑架,顺应社会要求的正能量价值观。
d.高级黑和一针见血的文章。这类文章上升到了一定的高度,是凡人用来”膜拜“的,它恰恰以幽默、巧妙、直接的形式来讲出的人们心中的不满。它同时还是泛娱乐的谈资,是释放网民情绪的出口。
4.熟人社交和陌生人社交
真正的社交应该是熟人社交,因为信任是沟通的前提,而熟人是互相信任的,这就是为什么人们喜欢用微信聊天,都是熟悉的关系链。
陌生人社交的行为产生的原因是无法在熟人社交圈找到自己想要的存在感,并不是纯粹为了性(但是你要落到本质讲也可以是性,在此不深究),举个例子讲基于地理位置的陌陌,我刷一次陌陌就是表示我“到此一游”(中国人到此一游的文化根深蒂固,古代的文人骚客都有这种情结,证明自己来过)。基于兴趣的陌生人社交其实比较难做,因为第一大部分人根本没有兴趣信仰,第二从兴趣动机出发的目的性不强,感受也不强烈,第三是兴趣分散,难以找到真正气氛相投的。
5.中国人的社交矛盾
中国人和欧美国家相比其实你很难猜到他的真正想法,他的话可能就是反的。比如,中国人去别人家做客,主人邀请留下来吃晚饭,首先肯定是拒绝,说自己有事或是不饿(其实很饿),等主人第二次要求他才答应。
所以在朋友圈发的东西,不一定都是内心真实想法,他肯定会保留部分真实的想法。因此而引出一个新的问题,他们的倾诉欲并没有被很好地满足而且他们评论别人的时候也可能说的是假话。假的信息也许就是会误导或是没有价值的信息,这就是比较危险的东西,国内和国外都有类“秘密”产品,一定程度上能够解决这个问题,但是泛滥了就有问题,其实古人已经提出了解决方案,四个字“克己复礼”,就是要有规则去约束,太真实会压抑,完全匿名生物黑暗自私性会暴露,需要追求一个平衡,类“秘密”产品初衷没问题,只是需要控制机制,人是必须要管的,不然何来文明。
6.社交载体形式的变换
从古代开始,社交载体就一直在变化,肢体手语—结绳—壁画—象形文字—现代文字—图片—视频等。传递信息的形式如飞鸽传书、烽火狼烟、信使、暗号、电报、电话、短信、社交软件。这些东西都是在慢慢进化的,最近在社交软件看的到变化是从文字到图片的进化,想140字的微博太难了!不如发一张图片,表达的内容非常丰富,发一张图片的门槛也非常低。PM要想的是,下一代社交载体会是什么呢?是短视频还是其他别的?不知道,但是唯一可以确认的是什么东西能够让人更简单、合理、丰富的表达倾诉需求,满足他们的存在感,那这个东西就是下一代社交载体。
作者介绍:深圳某互联网公司PM,代号Flow,喜社交产品和医药健康产品,微信公众账号“flow_3”。
1.《吴硕艳 管中窥豹:从心理诉求看社交产品》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吴硕艳 管中窥豹:从心理诉求看社交产品》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keji/4804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