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念敏
2001年7月,云南师范大学毕业后,我选择回到昭通,来到了昭通日报,投入了报社大家庭的怀抱,感受到了集体的温暖和力量,接受了昭通日报的谆谆教诲。手指一挥,我和昭通日报相爱了15年。
对我们来说,昭通日报就像是农民耕种的土地。种什么,收什么,种什么好,收什么,懒耕,什么都没有,最后,弃了一块好地。
培养我的独立性和自我完善
十五年前,新闻在我面前几乎就像一张白纸。或许,源于我的专业是广告,和平面媒体昭通日报有些不可分割的缘分吧!投入昭通日报的怀抱,像个孩子一样,有了支撑,有了力量,有了方向,有了目标。我一天天长大,学会了自力更生,自力更生。
我清楚的记得刚参加工作的时候,年迈的父亲从永善来到昭通,帮我租了一套10平米的私产房,买了几个锅碗瓢盆,还从亲戚家借了一床被子。打完地铺,父亲留下800块生活费,对我说:“从现在开始,你要独立,你要挣钱养活自己!”然后,父亲离开了昭通,我一个人住在一个陌生的新环境里...
父亲走后,我偷偷给自己定了一个目标,努力学习,依靠昭通日报给我的力量和智慧,做一个真正优秀的记者。当时互联网已经开始遍布全国,对昭通的影响很大。为了适应媒体的发展,抢占新闻宣传的制高点,根据领导的安排,我的第一份工作就是想办法在互联网的“班车”上赶昭通日报的新闻,实现网络新闻的“起飞”。和当时的同事杨一起,白手起家,先打好基础,把昭通日报整个工作区的网线都控制好了。我在网线的一端,他在网线的另一端,一起工作,工作很顺利。3月后,《昭通日报-电子版》顺利建成上线。《昭通日报》的新闻第一次通过互联网实现了“腾飞”。我们大声喊着口号:“让昭通新闻走向全球,让世界了解昭通”。当时,该作品得到了该报原总编辑王的高度认可,工作组获得了总编辑原创奖基金。
对我来说,当我的工作得到领导的认可时,我很兴奋能在开心的同时拿到全额工资!惊喜!那种经历以前从来没有过。当时我以为实现了父亲的委托:“独立自强”。
教我用真情写新闻
为了更高效的传播昭通日报的消息,我从第一版读到第四版,每天从第一稿读到最后一稿。综合整理后,我找出新闻的分类,找出每条新闻的宣传媒体,仔细了解新闻的价值,并通过互联网以最佳的表达形式呈现给读者。作为非新闻学专业毕业的我,在工作的前几年,同时学习新闻采访和新闻编辑,抓住空的空闲时间和机会,跟随报社的前辈实地采访。应该说,报社的马宪英老师,一直是我新闻里的领导。我写新闻的时候,她会帮我回答我所有的问题,直到我理解为止,为我实现“新闻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那是在2003年11月15日凌晨,一股强烈的眩光划过赵露的夜空空,大地剧烈颤抖。鲁甸5.1级地震影响昭阳区,造成首望乡3名母亲和儿童不幸遇难。在房子倒塌的那一刻,年轻的母亲本能地试图用手撑起倒塌的屋顶梁,只是为了保护同床的幼儿。无情的灾难与伟大的母爱相撞,全村人为他们哭泣。马宪英老师带我在血迹斑斑的废墟上来回采访,还原灾难发生时感人的场景。悲伤的气氛使气体凝固了。最后以特写故事的形式写了《地震中的伟大母爱》,发表在《昭通日报》上,感动了成千上万的读者。采访经历告诉我,新闻不是一堆文字。它反映了客观的新闻事实,同时也需要传递人类的能量和真情实感。
教我处理突发新闻报道
从工作至今,一直从事昭通日报子媒体的编辑和编辑工作,从昭通新闻网站到昭通手机报,再到微博和微信。现在主要专注于客户的编辑营销,新媒体的研发。应该说我一直站在新媒体传播渠道的最前沿,依托先进的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以读者和网民为核心用户群体做新闻。但当大量新闻发生时,非常突然,现场情况复杂,新媒体必须率先发布,引导舆论。没有扎实的编审基础,很难胜任这份工作。因此,为了适应媒体报道方式的创新,我学习了昭通日报传统媒体报道的规范性和严谨性,学习了新媒体传播方式的多样性,努力成为最有价值的新闻报道。
2012年,宜良“9.07”地震造成80人死亡。事发后,灾难从四面八方向我袭来。我带领昭通手机报编辑组滚动播报新闻,一直加杂志。昭通手机报-地震特刊有史以来首次推出。当时来自四面八方的信息量太大,市民打来的电话进入我们的新闻热线太多。我们调动了报纸的编辑力量,加班加点,不断调整编辑思维。在关键时刻,我们以最权威、最快的方式满足了公众了解灾情的需求,向各级领导、部门和社会组织传递了救灾救援的最新进展。
为此,我在宜良、鲁甸抗震救灾新闻宣传工作中两次被昭通市委宣传部授予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
教我成为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
2009年,我向昭通日报党支部提交了入党申请书。在当时支部书记李云飞等优秀党员的培养和指导下,我的思想和业务都有了很大的进步。经过严格的调查、谈话、培训等程序,我于2012年7月举起右手,面对鲜艳的党旗,宣誓入党。从那以后,我光荣地成为了一名共产党员。2015年,昭通日报党支部再次当选为班子成员。在党员和报社同志的推荐下,我成为了昭通日报党支部的一员,负责宣传工作。如今,全国各地都在大力开展“两学一做”活动。在习近平同志视察工作中,我以严格、认真的态度学习、学习和宣传党章、党规和重要讲话精神。每天下班回家,收拾零星时间,写点学习心得,促进思想进步。
据说2016年建党纪念日,我们报社要表彰一批优秀共产党员,我入选了。我觉得这就是昭通日报的大家庭,爱我,鼓励我,鞭策我,对我寄予厚望。
现在,我们正处于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融合发展的关键时期,提出了打造“全能记者”和“全能编辑”的概念。媒体人不仅要有剪辑能力,还要有多媒体制作能力。他们还应该有很强的新闻策划和营销推广能力...作为昭通日报的一员,作为昭通日报的一名耕耘者,我深深感到自己的肩膀异常沉重。我,走在新闻路上,会继续和昭通日报讲那些故事…
负责编辑:张宗健
我为这家报纸工作了30年
分享到QQ空新浪微博Renren.com腾讯微博网易微博0
1.《昭通日报 我与《昭通日报》的故事》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昭通日报 我与《昭通日报》的故事》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keji/6539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