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羌笛?光明现场带你去看这些有2000年历史的古老乐器
光明。com(记者赵燕燕)凉州词中曾留下唐代诗人王之焕的一句话“羌笛何须怨柳?春风不经过玉门关。《永别了,田书记吴回家》里的《白雪歌》里也有这样一句话:“但我们为从军营回到家的客人干杯,为他演奏胡琴、吉他、竖琴。“由此可见,从此以后,羌笛就被军人和文人墨客用来表达他们的向往。
7月31日,在中央网办移动网管和文化部非遗司的指导下,由光明联合主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系列“奉献与匠心”第21期直播。com和斗鱼直播去了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茂县。被誉为“笛子之王”的四川羌笛演奏与制作技艺的代表性传承人何访问了光明。网站的斗鱼客厅为网友们重现了悲凉的羌笛声。
两千年的历史积淀铸就了深厚的文化底蕴
据说羌笛是中国古代的单簧乐器,那么它有多大历史呢?何王全告诉斗鱼网友,强敌已经有两年多的历史了。因为羌笛在四川北部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羌族中流行,所以大多数人都不熟悉。
虽然不熟悉,但有斗鱼网友表示,中小学教室里从来不缺羌笛。从东汉马蓉的《笛赋》,“现代双笛始于羌,羌人不伐竹”,到唐代岑参的“惟我们饮客缚家自营,弹他蛮夷黄琴、吉它、竖琴”,再到北宋范仲淹的《渔父敖秋思》,“一杯浊酒千里,而冉彦未失,羌管霜满地”,“羌笛何以怨柳?”春风不经过玉门关,体现了羌笛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深厚历史文化底蕴。
羌族人用响亮而悲伤的羌笛声来表达他们的感情
在四川阿坝茂县,不难看到和听到有人在吹羌笛,或者在用细竹筒吹羌笛时练习“鼓下巴换气法”。何在直播中说,作为羌族音乐中最重要的乐器之一,羌笛一直是人们在节日收获、春节假期和下班后常用的主要乐器。
通过光明的直播镜头。从图中可以看出,羌笛由两根长约15-20厘米、直径约1厘米、孔径相同的竹筒组成,竹筒上有五六个压孔,用丝线缠绕,插有竹簧。管体由竹子或骨头制成,由发声簧片哨和方形管体组成。两根管子的长度、间距和节距是相同的。何王全告诉斗鱼网友,羌人总是用它来表达喜怒哀乐的情感,因为它的音色很高,略带忧伤。在直播中,何示范了羌笛的经典曲目,如《撒浪曲》、《乡愁曲》等,引起了网友的惊叹。
1.《胡琴琵琶与羌笛 不知道羌笛?带你看这两千年历史的古老乐器》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胡琴琵琶与羌笛 不知道羌笛?带你看这两千年历史的古老乐器》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keji/6720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