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又有娃娃鱼了!太难得了!”4月12日,台州三门县亭边镇的男女老少又谈起了娃娃鱼来了。曾经几十年难得一见的大鲵,在短短一年内出现了两次,让他们既惊讶又自豪。
就在几天前的一个晚上,杨家村的两个村民在长巴滩钓鱼时,在一条岩石溪流中意外地捕获了一条巨大的幼鱼。当时大鲵半露在小溪外,头很大,有四只脚。第一个发现它的杨道福,并不知道它是什么,很震惊。后来到的杨成干一眼就认出来了。
“去年我对镇上出现的小鱼非常感兴趣。我也去找了一些相关资料。”在镇农办工作的杨成干,结合自己的知识和县海洋与渔业局相关工作人员的鉴定,基本确定这个身长1.1米,体重9.3公斤的“大家伙”是国家二级保护两栖野生动物——大鲵,因为它的叫声很像婴儿的叫声,所以也被称为“大鲵”。“这个比去年的大。”杨成干说,两只鲵鱼都已经放生了。
杨成干所说的“一条”是去年4月叶家庄村村民杨在宁河桥段的小溪边抓到的一条娃娃鱼。它长85厘米,重约4公斤。也是我县近年发现的第一只娃娃鱼。“我听说小鱼很少。以前只在电视上看过。想不到游到三门!”黔娄村的村民娄启平(音译)看着这两只巨型蝾螈一只接一只,无法掩饰他的兴奋。在他看来,大鲵之所以频繁出现,在于这里的水质好。
这一说法也得到了相关部门的认可。“幼鱼对生活水质要求非常高,一般只生活在水质凉爽、水生植物茂盛的山溪里。”县海洋与渔业局渔业科副科长樊建勋表示,随着“五水治理”的不断发展,我县很多溪流都适合大鲵生存。
本来娃娃鱼可以称为生态环境的“晴雨表”。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生态环境的破坏,它迅速消失,这在全国各地都变得罕见。2014年以来,全省掀起了“五水治理”热潮,河流水质和生态环境质量不断改善,为大鲵空等濒危物种带来了更好更大的生存空间。
据了解,两年来,三门县清理河道2000多公里,成功建立省级“清三河”达标县,并长期管理河道清理工作。全省14个辖区水环境功能区交叉监测达标率100%,两个出口断面水质达到三级标准...一串亮眼的数据成了娃娃鱼最大的秘密。
1.《娃娃鱼的做法 台州娃娃鱼频频出现 背后原来有这样的“秘密”》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娃娃鱼的做法 台州娃娃鱼频频出现 背后原来有这样的“秘密”》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keji/7031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