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达卡浩~我是你的老编辑。今天我们来这里有点不一样,不然你总说我骗你练车。然后链接开始~
如果你问二战第一次轰炸B是谁,大家肯定一个声音回答——苏联。但对于坚持“先轰炸三次再开放”的苏联来说,德国是他的主人。要知道二战期间德国造了十几门自行火炮和突击炮,是轰炸b的先驱。
战场上成群结队的德国野蜂自行火炮(熟悉?)
这个看起来眼熟吗?
两个自行火炮,25PS和50PS(和f系列mo车有什么相似之处吗?)
30年代中期,德国坦克的研发全速推进。1、2、3、4四种基本坦克相继诞生,德国装甲部队迎来了大跃进时代。这时,虽然德军为了保证坦克的生产能力,没有开辟其他车辆的生产线,但工程师们还是进行了自行火炮的前期研究工作。德国阿尔卡特厂制造了3号突击枪。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火力支援问题,但毕竟不是常规自行火炮。
初款3号突击炮配短管炮(你不喜欢?)
二战爆发后,德国人意识到自行火炮在波兰战役中的重要性。面对坚固的掩体,仅靠装备坦克的中小口径火炮是不可能对其造成有效伤害的。为此,德军立即制定了生产自行火炮的计划。由于自行火炮的总需求远远小于常规坦克,生产设计工作移交给了3号突击炮的生产商阿尔卡特厂。
虽然装备3号坦克的50 mm炮并不能对碉堡工事造成有效的破坏,但是却给很多军长带来了欢乐~
擅长在坦克底盘上改装衍生车的阿尔卡特不负众望,设计了野牛自行火炮。野牛自行火炮根本没有占用3号、4号主战坦克的生产能力,而是用已经逐步退出现役的1号B坦克底盘进行改装。作为自行火炮之魂的主炮,野牛使用的是SIG 33 150 mm步兵炮,前面安装了巨大的盾牌。别看这个。野牛虽然只有8.5吨重,但是它拥有强大的火炮,直径150 mm,是自行火炮设计的典范。使用2号底盘的野牛2型诞生后,老野牛被称为野牛1型,1940年2月共生产了38头野牛。
Bison 1自行火炮
老编辑还清楚地记得,当边肖第一次来到入坑时,他看到了愚蠢的野牛,似乎能够从上帝的角度说打人很酷,于是诞生了一只不知如何打开鹰眼视角的野牛横空。幸运的是,一个好心人告诉我如何打开鹰眼视角,否则边肖不知道要去多少刺刀......
还记得十字路口的无敌KV吗?
虽然Bison-1是一款非常经济实用的设计,但是由于机身较轻,稳定性不好,在不平的地面上开炮容易翻车。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阿尔卡特工厂的设计人员把底盘换成了2号坦克,在车身中间安装了150 mm的步兵炮,取消了笨重的盾牌,叫做Bison 2。Bison-2相比Bison-1进步很大。它的形状相当低,稳定性好得多。可惜因为步兵炮数量不多,只生产了12门野牛2。
Bison 2自行火炮
两次野牛之后,德国人暂停了150 mm自行火炮的设计,主要是因为SIG 33步兵炮的射程和精度无法与105 mm leFH18榴弹炮相比,威力略显过剩,因此受到批评。是的,你没看错,就是权力过剩。1940 -1942年间,SIG 33步兵炮逐渐淡出视线,而105 mm leFH18榴弹炮成为战场的主角,出现了许多以其为主炮的自行火炮。
有人记得这个经典场景吗
1943年,随着东部战争日益陷入僵局,德军不得不动用全部生产能力生产大口径自行火炮,SIG 33步兵炮重新出现。布拉格CKD工厂为德军生产了一种基于38(t)M坦克底盘的150 mm自行火炮。它的车身基本沿用了黄鼠狼3M坦克歼击车的设计,但上部车身设计进行了改装以适应火炮。这种自行火炮是著名的“蟋蟀”。总共生产了389只蟋蟀,使其成为二战中继野蜂和黄蜂之后德国的第三门自行火炮。
板球自行火炮
之后是什么样的黑豹自行火炮:据说二战期间,克虏伯为了满足德国远程机动支援火力的需要,在黑豹中型坦克底盘的基础上开发了黑豹自行火炮。凭借黑豹底盘强大的发动机动力,这款自行火炮具有相当大的机动性。但它只做模型,不做原型。
克虏伯的三张“豹子枪”概念图,说最后一张不是天蝎座
虎式自行火炮:1943年,德军决定在虎王重型坦克底盘的基础上研制新型重型自行火炮。1945年2月,研究工作暂停。生产的第一辆测试车在战争的最后阶段通过了测试。但是这个时候,已经没有时间投入生产和设备了。
看看这个巨大的室内空间
他们都脱离了现实,更不用说GWE了。
现实中没有的GWE系列自行火炮
今天的头条新闻到此结束。你的老编辑说D系列炮。希望大家喜欢~!
1.《黑豹自行火炮 D系竟因火力过剩遭到自己人嫌弃?!看来我兔的病有治了!》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黑豹自行火炮 D系竟因火力过剩遭到自己人嫌弃?!看来我兔的病有治了!》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keji/7757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