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一本书,我知道莫斯科有一条街叫阿尔巴特街。雷巴科夫写《阿尔巴特街的孩子》的时候,把30年代苏联的所有社会生活都投射在这条街上,所以这本书像历史一样沉重。据说是当时与日瓦戈医生同名的畅销书,被誉为“没有谜语的历史画卷”。至于街道,只是作为故事的背景出现在书中,关于街道本身的话题在作品中几乎完全被忽略。我对阿尔巴特街的印象来自于我对它的真实感受。
奚耀华阿尔巴特街(Arbat Street)是莫斯科一条古老的步行街,靠近莫斯科河。相传是早年聚集在这里的阿拉伯商队形成的,“阿尔巴特”来自卡车的俄语发音。边走边经常和北京的琉璃厂比。也是一条有文化气息的街道,但给人的感觉差别很大。这并不是因为两国的文化背景本来就不一样,而是和琉璃厂的静雅风格相比,阿尔巴特街更容易给人以动态的活力和情感的张扬,会不由自主地感染你并与之融合。
这是一条令人愉快的街道。由于多年的冲洗和打磨,石砖铺成的道路变得平坦而干净。特色鲜明的街灯将其装饰成一种十足的俄罗斯风格。两边的古董店大多经营具有民族特色的手工艺品和日用品,时尚的咖啡店夹在中间,营造出一种潜移默化的波西米亚氛围,气氛井然有序。
它几乎每天都成为莫斯科民间艺术的聚集地。除了向人们展示高质量的油画、水彩画、版画和素描,画家的主要工作是为路人画肖像,这在欧洲城市的许多艺术街区经常看到。画师娴熟体贴,能有效掩盖你的缺点,凸显你的优点。画完之后,他们都和你一样,绝对比自己优秀,所以你的心情自然被这些画师感动,就像晴天一样。音乐家们经常聚集在街道和路边的门口,或者组合或单独演奏不同的乐器,以至于古老的街道总是被衬托出悠扬动人的旋律。如果你真的获得了情感上的快感,你可以在他们按质量打开的琴盒里扔几个硬币。还记得门口拉大提琴的年轻人,眼神真诚迷离,很清澈。圣桑的《天鹅》不是弓弦,而是用眼神表达的,让嵌在黑暗背景中的身影像油画一样定格在我的记忆里;我曾经很后悔在一个小乐队里看不到一个女吉他手的脸,上面全是长发。要知道,莫斯科姑娘的美丽也是一道风景,随着节奏晃动的体态给风景增添了另一种节奏——就那么一瞬间,她终于抬起了头,棕色的长发被弹性地甩了回去。我感觉到彩虹就在我面前,这是你在剧院里永远看不到的...
阿尔巴特街的艺术家就这样向你展示了他们的才华和活力,个人之间的对话和互动让你感兴趣,又忘了回报。然而,当我来到阿尔巴特街时,我有一个更重要的目的——找到普希金,他在这里留下了一生中极其重要的足迹。阿尔巴特街也因为这个标记而有了更深的人文内涵,让人不得不去看它,关注它,走近诗歌、文学和过去。
219世纪30年代的俄罗斯,普遍存在着变革和反抗的情绪,浪漫主义和空社会主义理想正在俄罗斯孕育和传播。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深受十二月党思想影响的普希金以其具有代表性的自由主义诗歌创作,发起了俄罗斯现代诗歌的改革,在当时产生了非常广泛的影响。此前,他曾写过抨击农奴制、歌颂自由进步的诗歌,如《自由颂》、《致恰达耶夫》、《茨冈》、《鲍里斯·戈尔诺夫》等,都是针对沙皇政府的。当时的俄罗斯文坛处于一个灰暗暗淡的时期,有些许希望但风云变幻。在这个麻烦和痛苦的前夕,普希金以他少有的乐观创作,肩负起了唤醒民众的使命和责任。他在《乡村》一诗中写道
哦,愿我的呼吁唤起我的良知。
没有先知的天才,
为什么愤怒之火在我心中燃烧?
我的朋友,当人民获得解放,
看到沙皇废除农奴制的那一天,
看到黎明明的曙光,
在一个独立的国家崛起。
这些警示诗得罪了皇室,普希金被亚历山大一世流放观看。
随着12月党运动的失败,莫斯科取代圣彼得堡成为俄罗斯精神生活的中心。很多有抱负的知识分子经常在这里相遇、相聚。普希金生前多次来到莫斯科,但他在城里没有自己的固定住所,经常住在酒店或朋友家里。只有一次他在莫斯科租了一套房子当了几个月的住户。这栋房子位于阿尔巴特街53号,一栋普通的两层小楼,淡蓝色的墙。普希金的婚礼在这座小楼二楼的一个房间里举行,具有特殊的意义。在此之前,像往常一样,他在这里为他的朋友们举行了一个婚前宴会——一个告别单身生活的仪式派对。据说普希金在晚宴上郁郁寡欢,仿佛在即将到来的幸福时刻,他对自己的未来有一种莫名的不安和不安的预感——他渴望成双成对的温馨家庭生活,担心结束自己自由放任的自由生活。这种矛盾心理甚至反映在他的角色奥涅金身上。放荡的灵魂对此没有把握。1831年2月18日,在一次教堂仪式后,普希金接见了他的妻子娜塔莉亚·冈察洛娃,她被称为俄国第一美人。面对美丽深情的新娘,普希金暂时忘记了所有的不快。在他给朋友普列涅夫的信中,他写道:“我结婚了,非常幸福。我唯一的希望就是永远这样活下去,因为这一生再好不过了。我的生活很新鲜,似乎完全是另一个世界。”可见诗人对这段婚姻的珍惜和满足。其实在此之前,诗人写过一首十四行诗,名为《圣母》,对未婚妻给予了无与伦比的赞美。这是写在诗里的
我的很多愿望都实现了。
啊,上帝给了我你的礼物;
你,我的处女,
你是最纯粹的美,最纯粹的形象。
据说拉斐尔的圣母像和冈察洛娃就像两滴水。
关于阿尔巴特街的新房子,法国作家亨利·特罗亚曾在《普希金传》中描述过。“新婚夫妇在莫斯科的阿尔巴特街租了一套房子,正好在Hitrov家的二楼。客厅的地毯有一种奇特的颜色,像紫色的天鹅绒,装饰着凸起的花朵。所有的门上都有哥特式的雕刻,用精细的陶瓷方砖制成的壁炉总是比屋顶高,家具也很雅致……”像所有新婚夫妇一样,普希金享受着蜜月。
三个月后,普希金和妻子离开家,去了黄村。这座位于阿尔巴特街的住宅已经成为普希金生活中幸福和美丽的象征。然而,彼得堡莫伊卡河畔街道上的一套公寓成了普希金生命中最后也是最悲伤的结局。普希金的隐忧终于被证实。冈察洛娃对诗歌没有兴趣,也永远不会成为他渴望的亲密朋友。她与法国军官邓蒂斯的暧昧关系导致普希金陷入一系列人际冲突。他最终决定挑战情敌。决斗结束后,身受重伤的普希金在此受了两天两夜的折磨,于1837年2月10日孤独终老,享年38岁。我去过莫伊卡滨河街的普希金公寓,书房的钟还停留在诗人去世时的两点四十五分。俄罗斯诗人费奥多尔·楚切夫在普希金死后写道,“俄罗斯将永远记住你,俄罗斯的初恋!”
阿尔巴特街53号的小楼于1986年作为普希金故居博物馆开放,修复者们做了大量的工作将它恢复到原来的样子。沿街的一枚铜牌上刻着“亚历山大·谢尔盖耶维奇·普希金于1831年2月初至5月中旬在此居住”。它以见证者的姿态矜持地站在街头,以它的平静和从容隐藏着旧时代的底蕴。我几乎带着虔诚的心情走进这个博物馆。一楼是“普希金与莫斯科”的文学展览,展出了普希金在莫斯科时与朋友和家人接触的一些照片,以及手稿、笔迹材料和遗物。墙上有一些画,主要是风景和肖像。据说普希金热爱艺术,绘画天赋极高。上了木楼梯,二楼是他结婚时的居住环境,包括客厅、书房、卧室。房间的装修依然优雅,但所有的陈设都简单正常,保留了原有的格局。普希金毕竟只在这里住过几个月,不可能留下更多的遗迹和印象,以至于房间有点冷清,空冷清。对于一条有着几百年历史的老街来说,三个月的中途停留只是一个微不足道的过客,但这个过客却永久地装点了他生命中难得的经典时光。此刻,我感受到的是沉默,一种静态回望历史的沉默。当你在这种环境下想起曾经的主人,你会感触很深。似乎这个地方不再是一个简单的居住之地,而是升华为一个可以沉淀生命精神的地方空。你很幸运,在浏览过程中获得了不可预见的精神净化。
3也许是因为普希金的灵魂被笼罩,今天的阿尔巴特街被一种强烈的诗意氛围所渗透。诗人经常聚集在这里向公众朗读他们的诗歌。大部分诗歌表现了个人的野心,所以读者的情绪往往显得慷慨激昂,甚至演变成一场辩论。不同场合读诗可以说是俄罗斯的传统,普希金也不例外。他曾经在一个朋友家的聚会上读过鲍里斯·戈东诺夫的诗。当时的报人波高丁这样描述读书会。“……诗终于写完了,先是沉默,然后是掌声。我们互相看了看,然后蜂拥到普希金。无数的拥抱,欢笑,哭泣,泪水,赞美。香槟送来了,普希金非常兴奋地看到他的诗能被这么多有文化的年轻人理解...那天晚上很少有人能睡着,因为我们的身体被他的诗震撼了。”虽然只是把文字转化为语言,但韵味和情感的抑扬顿挫才是对诗人作品最纯粹最完美的诠释,也让诗歌更接近于自身的本质。正是在这种激情的阅读中,每一篇作品都表达得淋漓尽致。其实诗歌也是一种思维,只是借助于意象和节奏。破解这种思维需要天赋、智慧和想象力。在不同的州展示自己的思想和抱负,使阿尔巴特街成为莫斯科最敏感、最有活力的地方,因此被誉为“莫斯科的精灵”。然后,我想到了雷巴科夫的《阿尔巴特街的孩子》,它真实地代表了一个我无法拥有自己的思想和意志的特殊时代。然而,历史的脚步最终会埋葬荒谬,给真理一条出路。也许是作者有预感,坚信这个逻辑,所以在书的最后果断地写道,“如果命运给我留下岁月,我希望把故事讲给1956年和十二大,那时候,成千上万的无辜的人恢复了生命,再也恢复不了生命的人恢复了名誉。”这和普希金的诗《国家》里的感情差不多。曾经存在的世界,在历史的进程中逐渐被人推开,但灵魂还是需要在期待中重生,才能挡住曾经的噩梦。封存,永远是已经逝去的悲伤往事。
一条街包含着自己的时间痕迹和文学所诠释的深刻,自然给人一种立体而丰富的感觉。正如俄罗斯歌手阿古扎耶夫所表达的那样,“阿尔巴特,你是我的阿尔巴特,你是我的欢乐,你是我的悲哀。”这种复杂多样的感情,总会给人一种比单一感情经历强烈得多、深刻得多的印象。
阿尔巴特街无疑是莫斯科乃至俄罗斯的一个亮点,其中复合着俄罗斯民族性格和智慧的火花;但是很孤独,因为莫斯科很少有充满活力的地方,有一种突兀和不一样的感觉。这还不如北京的琉璃厂,所以让人觉得日常,亲切,悠闲。
1999年,一尊普希金和冈察洛娃的雕像矗立在阿尔巴特街53号对面,这成为这座小楼乃至街道最生动、最具代表性的象征。诗人的灵魂基因也会沿着这条惯性街道的石头路走下去,从而延续他与众不同的个性和性格。
1.《阿尔巴特 阿尔巴特是莫斯科一条老街,与琉璃厂相似又不同,普希金曾在此居住》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阿尔巴特 阿尔巴特是莫斯科一条老街,与琉璃厂相似又不同,普希金曾在此居住》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keji/8203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