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安史之乱祸乱全国,唐中央在全国各地皆设置节度使或团练使来平定叛乱,而中央依靠的经济基础正是江、淮地区,运输通道则是至关重要的江汉漕运。大运河运输时断时续,江汉漕运成为唐中央赖以生存的生命线,为了物资的稳定供给,唐中枢势必要保证运输道路的安全。鄂州作为江汉漕运的“桥头堡”,处于漕运路线的关键之处,鄂岳镇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新立并不断壮大

1.鄂岳镇的设置及其原因分析

鄂岳镇设立的直接原因是配合唐中央的整个军事部署,在全国各地设立大小不一的方镇来协调配合,从而能够迅速消弭叛乱。但设置鄂岳镇的主要原因还是为了保障江汉漕运的安全。鄂岳镇最初建立的时间是乾元二年(公元759年),这时候距离安禄山开始叛乱的时间己经有一段时间。为何要在此时设立鄂岳镇,还得从这个时间的军事大局找出原因。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末,安禄山起兵叛乱,但紧接着在公元757年,安禄山就被自己的侍儿杀害。

在安禄山死亡的这段时间,官军在战场上是优势方。在河北方面,“会禄山死,庆绪使思明归守范阳,留蔡希德等围太原”,本来“思明围太原,月余不下”,已被李光弼部挫伤锐气且多有伤亡,现在骁将史思明回守范阳,蔡希德自不是李光弼的对手;河东方面由于郭子仪眼光独到,“以河东居两京之间,扼贼要冲,得河东则两京可图”,出兵河东,贼将崔乾佑不敌,郭子仪“遂平河东”,河南方面张巡、许远苦苦支撑,暂时抵挡住了尹子奇攻击。

2.鲁炅紧守南阳,也阻挡武令徇、田承嗣的攻势

这些军事行动基本将叛军牢牢盯住,遏制了叛军南下的脚步,保证了江、淮地区的安全,在整体军事走向上,己快到反攻的阶段。但是处于腹里的山南地区,却起了内乱。玄宗在去往成都的路上,发布了有名的《幸普安郡制》,任命永王李璘为山南东道节度使,永王赴镇的同时肃宗也己经在灵武即位,并获得玄宗的认同。但是永王不听肃宗的号令,竟“擅引兵东巡,沿江而下”,妄想割据。

“时江、淮租赋山积于江陵,璘召募勇士数万人,日费巨万”,这样耗费大量的财富招兵买马,沿江东进,打了几个胜仗,致使“江、淮大震”,给江、淮地区带来了战争的阴霾,为明朗的局势增添一点几分不确定性。肃宗集团本就是以江、淮的财富为其经济基础,江、淮地区的不稳定无异于定时炸弹,随时可能将自己炸得粉碎。这引起了肃宗的极大担忧,不得不费心先将其消灭。有了永王这个后顾之忧,肃宗在制定反攻计划的时候,不同意李泌先取范阳的建议,而是用“朕切于晨昏之恋”。

3.这个借口命诸将先收复两京

为力保自己皇位的安稳,而不是完全消灭叛军的力量,致使战争的时间大大地延长。肃宗的决心如此坚定,永王毕竟力量不足,大将逃散,不久就失败被杀。山南及江、淮地区暂时安定下来。不久,在众人的努力下,收复两京,史思明也投降朝廷,只剩安庆绪一党苦苦支撑。眼看着战争就要结束,事态却朝着诡异的地方发展,乾元元年,也就是至德二年后一年,史思明降而复叛。而肃宗不想郭子仪、李光弼等功劳过高,在九节度使围攻安庆绪的时候不置元帅,新设置了一个观军容宣慰处置使,以宦官鱼朝恩为之。

诸节度使作战计划都要得到鱼朝恩的许可方能实行,鱼朝恩成为实际的元帅。乾元二年(公元757年)三月,官军与叛军决战,诸节度使皆溃败而归,同时,史思明击杀安庆绪,吞并了安庆绪的人马,自称大燕皇帝,以范阳为燕京,又南下侵扰,不日己寇至南阳,战争的事态愈加紧张。正是这种多变紧张的局势,江、淮地区作为贡赋中心更是不容有失。所以在乾元二年(公元759年)这段时间内,长江以南诸州节度使、观察使、守捉团练等使相继被设立。以鄂州为中心的鄂、岳、沔都团练守捉使也在此年正式建立,此后,由于中央的需要,慢慢升为节度使,成为唐廷防止叛军南下、确保江南贡赋供给的军事重镇。

鄂岳镇名称的演变

鄂岳镇设立之初,长官官名为鄂、岳、沔都团练守捉使。《旧唐书?职官三》防御团练使一条记载:“至德后,中原置节度使。又大都要害之地,置防御使,以治军事,刺史兼之,不赐旌节。上元后,改防御使为团练守捉使,又与团练兼置防御使,名前使,各有副使、判官,皆天宝后置,未见品秩。”《新唐书?百官四下》又曰:“都团练守捉使,大者领州十余,小者二三州。”可见初设的鄂、岳、沔三州都团练守捉使主要任务是都管鄂、岳、沔三州的军事防务,因治所在鄂州,则以鄂州刺史领之,又只领鄂、岳、沔三州,还算不上是重镇。

观察使相当于处在非战场上的节度使,可以都管所辖州县内的所有大小事务,具有相当大的话语权,鄂州第一任观察使穆宁在其《秘书监致仕穆公(宁)玄堂志》说至“诏择文武全才以守夏口,我于是有专城连率之寄,金印紫绶之宠。”可见观察使是地方最高首脑,有相当的大的权限。但其主要任务还是以政务为主要侧重点,负责州相关的民事,多在无军事行动地区置观察使。

而都团练守捉使任务明确

仅仅负责军事防务,在民政方面仍归各州的刺史主管。由都团练守捉使变为观察使,说明其地位有所上升,也表明在当时全国少有军事活动,国家整体较为和平。永泰元年(公元763年),史朝义败死,也宣告长达八年的安史之乱从此结束,全国在大范围内再无兵戈,国家也从战争中抽出精力,致力于民政。所以地方上更需要政治家而不是军事家

大历十四年,罢鄂州都团练观察使。建中四年,又复置鄂州都团练观察使。德宗即位,朝局为之一新。但建中二年(公元781年),成德节度使李宝臣去世,德宗锐意削藩,不许其子李惟岳节度使旌节,削藩战争由此开始。在削藩战争的同时,占据淮南的李希烈也不听朝命,导致战争南北并起,“李正己遣兵扼徐州甬桥、涡口,梁崇义阻兵襄阳,运路皆绝,人心震恐”,运河运输道路再一次被阻绝,江汉漕运也因为梁崇义叛乱难以为继,于是朝廷百般聚敛。

结束语:

德宗所用非人,致使仓促幸陕,这时候襄州由朝廷掌握,得以能够依靠江汉漕运来为朝廷运输贡赋、钱粮物资。所以在建中四年,又得经略江汉漕运沿线,鄂州都团练观察使也在此时复置。直到元和年间,宪宗升鄂岳观察使为武昌军节度使,增领安、黄二州。此后武昌军时废时置,具有权置性质,究其原因,正如李文澜所讲述的一样:“出现武昌军的废置,多与朝廷各势力消长有关,具体来说,与宰相身份的重臣进退有关,人来则置,人去则废。可以说武昌军节度使完全是因人事升沉而设,它的权置性决定了不可能替代鄂岳镇的建制”。

1.《武杰讲历史 鄂岳镇的设置及其演变,以及设置及其原因分析》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武杰讲历史 鄂岳镇的设置及其演变,以及设置及其原因分析》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lishi/18100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