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少人心中,蒙古铁骑动不动就屠城,因而元朝统治者一直给人留下残暴、穷兵赋武的印象。

可在明朝却有“元以宽仁失天下”的说法,说这句话的的竟然还是童年饱受元朝暴政之苦,全家好几口因交不上税活活饿死,最后举兵反元的朱元璋。

那么,朱元璋到底有没有说过这句话呢?如果有,他的意思究竟是什么呢?

需要注意的是,其实并没有人说“元以宽仁失天下”。最早说出类似的话的,是一个叫做马翼的臣子,他说的是“元以宽失天下”,少了一个“仁”字,意思就完全不一样了。

这里的“宽“是指元朝的懒政和宽纵,他认为正是因为这一点,才导致元朝的灭亡。

而朱元璋曾经在两个不同的场合,说出过和马翼含义相近的说法。

一是批阅刘伯温上奏,说“奈何胡元以宽而失,朕收中国,非猛不可”。另一次则是在编纂《明皇祖训》时写的,“革元朝姑息之政,治理旧俗染迂之徒”。

从这两句话来看,他似乎是同意马翼对元朝“宽纵”的评价。但问题是,在马翼上书朱元璋说出元朝“宽失天下”这一名句时,朱元璋可不是这个态度,他直接怼了回去,说“以宽失去之,未之闻也”。

从结果来看,朱元璋是一边杠了马翼,一边把他的话记载小本子上用到了自己的《明皇祖训》里,堪称大型精分现场。

事实上,他在编写《明皇祖训》时,说元朝以宽失天下算是他的心里话,他回复刘伯温时评价元朝宽政,也是为他以严政统治明朝找原因。

朱元璋会有这样的认识,一点也不奇怪,和明清日渐成熟的集权统治相比,元朝统治者的管理方式真的堪称奇葩。

最明显的是经济或者是税收上的问题。

虽然不少人在网上杠,说元朝的税收相比于明清时期都能算是轻徭薄赋,甚至举出数据说元朝百姓税负只有明朝的五分之一。

可实际上呢,这其实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元朝优待工匠、商人,对军户、站户有一定的免税权,但重点是他还实行包税制,将税收权利承包给商人,商人只需要一次性缴纳规定赋税,之后就可以转而向百姓征收税款了。

这种方式听上去有一定的好处,统治者无需维持大规模的税收官吏,躺着就能拿钱,这不省事么?

可问题是,元朝不仅将税收官员省去不少,就连负责监督商人征税多寡的机构也一并省去了。这事情就大条了,拿着元朝给的征税许可,你猜这些商人会把这当鸡毛还是令箭?

因为没有制约,商人们在征税时层层加码,底层百姓们求告无门,只能典儿卖女,家破人亡。元朝末期之所以起义频频,就和这种荒唐税法有关。

税制的影响还不止于此。

一个政权的税收机制会对其组织形式带来巨大的影响,包税制的出现,使得元朝统治者们根本不用维系庞大的官僚体系,毕竟又不用靠他们征税。

但问题是,一个政权之所以要养活一个庞大的官僚体系,并不是完全是为了“干饭”啊。

就拿汉化程度不算高的北魏来说,它之所以吃力不讨好的推行三长制,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为了征税。

可这也带来了意料之外的效果,相比之前的宗主督护制,三长制能够让统治者对基层的管控更加严密,统治更加强力。

可到了元朝,一看税收可以躺了,蒙古贵族们对于原本看上去“不明觉厉”的种种管理手段的看法就变成了“然并卵”。

而进一步的影响是,统治者们开始和底层百姓在沟通上就开始隔绝了。

这就意味着,底层百姓的种种不满和怨气,基本上对皇帝造不成什么影响,毕竟征税什么的两边都开始靠商人进行转交,没有了可以直达天听的联系了。

打个比方,一个人因为有痛感,所以不会去作死,但如果没了痛觉,那稍微一个不留神就会把自己弄残弄伤。

而元朝,就是这样一个失去底层痛觉神经的怪物。

相比较税收制度而言,律法建设的空白似乎都不算是什么事了。

元朝一直没有形成完备的律法体系,这就导致一个问题,大多数时候那些元朝官员们在判罚时连基本的依据都没有。

要知道,这些律法本身对于达官显贵就没有多少限制作用,执法空间的可操作性还那么大,面对贵族子弟和富商们,当然显得“宽容”了,以至于“窦娥冤”之类的案件层出不穷。

赋税、吏治、律法,光是这三方面的问题就已经够元朝受得了,偏偏元朝因为上都和大都的权利之争,还频繁爆发两都之战之类的内乱。

一个内部都乱七八糟的政权,给予百姓们的观感也就可想而知了。

朱元璋之所以赞同马翼“元以宽失天下 ”的说法,正是因为他曾经深切体会过元朝种种懈怠、宽纵的执政方式,他的父母兄弟也正是因为元朝的不作为而死于饥荒之中。

如此一来,他在建立明朝后就不免会以元朝为反面教材,觉得管理国家“非猛不可”。

1.《历史脑洞解析 朱元璋童年受暴政之苦,全家大多被饿死,为何还说元朝“宽仁”?》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历史脑洞解析 朱元璋童年受暴政之苦,全家大多被饿死,为何还说元朝“宽仁”?》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lishi/18102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