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普通百姓家中有人去世大多是“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由于没有多余的钱财,甚至有的人连棺材都买不起。然而对于坐在最高位置上的帝王来说,活着的时候是“玉京曾忆昔繁华,万里帝王家”,到了驾崩之后,更是排场浩大,这一点能在全国各地见到的著名的墓葬景点和博物馆中可以看出,其中最为著名的便是秦始皇陵。
在封建社会早期,国家的君王拥有无上的权威,也正因如此,让人性的阴暗面更加地彰显出来。一些古代的皇帝甚至采用活人殉葬,那活人在墓中能活多久?一般人或许想不到,或者说生活在现代社会对此根本无从想象。其实活人殉葬早在奴隶社会时期便已经出现,彼时人们将奴隶等同于牲口,这些被归到社会最底层的人没有任何权力,和动物一样作为劳动力可以随意买卖杀害。
早期的殉葬制度中以“杀殉”的方式为主,也就是将活人用各种方法先杀死后,再将他们的尸体和墓主人一起下葬。杀殉这种活人殉葬方式最初起源于殷商时期,举国上下以贵族为最高阶层,他们的生命被视为是最高贵的。
这些贵族在死去以后,他的亲属家眷会挑选一些活人,一般都是身份低微的奴隶,将他们杀死,好让他们去陪伴和服侍死去的墓主人。并且,这种活人殉葬的方式许多的规模都不小,因此他们杀掉的人相应地就非常多。
至于古代帝王下葬,规模就更为庞大。他们选用的活人祭祀对象分为两类,一类是他们生前身边亲近的人,比如像是受宠的小妾、生前亲近的奴仆等,这些人的死状还不算十分惨烈。另一类便是战俘奴隶,这些人会被用残忍的方法杀死后,再将他们的尸体埋入墓穴中。这种制度在殷商时期最为盛行,和历史上商纣王暴虐的性格不无干系。
周朝建立后,帝王对于之前的这种活人殉葬的制度并不赞同,于是便对相关的法令进行修改和调整,取消了将活人在生前折磨致死后再埋入墓穴的做法,相对来说比起殷商时期好了很多。然而,这种活人殉葬的制度仍然没有被剔除取消,它真正有了部分改变是到了春秋战国时期,一些国家出现了用陶俑替代活人殉葬的现象。
但这种方法并没有普及,人殉制度仍然很兴盛,而且一些君王还用阴险的办法哄骗无辜百姓为自己的亲人殉葬。比如吴王阖闾就让人在自己女儿的送葬仪式上牵引着一只白鹤,这种稀奇的送葬方式让百姓纷纷前往观看,结果等到这群看热闹的人走进他为女儿建造的地宫之后,阖闾便下令关上地宫的门,将这些老百姓都关在了墓中,他们便成为了吴王女儿地府中的冤魂。
人们对此觉得震惊而难以想象,而对于帝王来说,这是一件十分正常不过的事情,在他们看来,自己和亲人是贵族,比起普通的百姓来说,他们的性命是十分尊贵的。那么这些活人到了墓穴中到底能够生活多久呢?
这取决于墓穴的大小和活人的多少。对此专家作出了模拟和估计,我们知道,墓穴是给死人建造的,因此它们普遍狭小,而活人如果进入墓穴,再被封在其中,就会面临着没有空气,也没有水源和食物的问题,自然很快便会被活活憋死。
专家的预测是,如果同等大小的墓穴中,活人殉葬者少于十八个,他们可以在墓穴中最多活三天;如果这个人数超过十八人小于五十六人,他们连三天都活不了。而一旦这个数字超过了五十六,就意味着他们活不过二十四个小时。
古代帝王殉葬时,选用的活人普遍非常之多,因此他们一旦进入墓穴之中,很有可能连一天都活不过。有人或许会问,为什么这些人不合力逃出去呢?事实是,他们根本来不及寻找逃生的出口,就已经到地府和墓主人见面了。
更为重要的是他们在进入墓穴后,外面的出口就会被人封死。同时,外部还会有帝王派出的军队把守着,防止里面的人逃出来。工匠们在建造墓穴时也会设置机关,为的就是确保里面的这些活人出不了墓,所以一些盗墓小说中写的重重机关是真的有历史依据的,只是这些机关到底都设置得如何,只有试过才知道。
法制社会,已经再也不会出现这种残忍的殉葬制度。当然在回顾这段历史时,也要辩证地看待,把它放到彼时的历史环境中去。在等级森严,贵族掌权的封建环境下,这种看似残忍的制度是合法合理的也就不奇怪了。
参考资料:
《全宋诗》
《东坡七集》
1.《白泽文史 古代皇帝常用活人殉葬,那活人在墓中可活多久?一般人或许想不到》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白泽文史 古代皇帝常用活人殉葬,那活人在墓中可活多久?一般人或许想不到》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lishi/18105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