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日友人跟我讨论林则徐诗文“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中,“祸福”、“避趋”是偏义复词之义,还是“避祸”,“趋福”之义?

二者都有道理,“祸福”偏“祸”,“避趋”偏“避”,整句话就可以解释为:假如(做这件事)对国家有利,自己生死都可以置之度外,哪里能因为对自己不利就不去做(这件事)呢?

“避祸”、“趋福”也有道理,“苟利国家生死以”,是化用子产的典故“苟利社稷,死生以之”,“以”可以解释为“由”,这句话可以解释为:假如(做这件事)对社稷有利,我一定会抱着把生死置之度外的决心去做(是生是死就由他去吧,不在我考虑之列)。按照这个思路,“岂因祸福避趋之”也可以解释为:我会因为对我有利(即便对国家不利)而趋之去做。似乎有一种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感觉做事的标准是对国家有利而去做,不会因为对我不利(即便对国家有利)而避之不做,也不了。

林则徐也是如此践行自己的信念的。

在9岁的时候,林则徐就写下了“海到无涯天作岸,山登绝顶我为峰”这样豪迈的诗句,三岁看老,诚不我欺也。

1838年冬,北京异常寒冷,林则徐走在面圣的路上,双眉紧锁,面色凝重,因为他知道皇上召自己回京,是有重要任务的:鸦片在中国大地泛滥成灾,不仅造成大量白银外流,更是极大摧残了吸食者的身心健康,长此以往,中国将面临灭顶之灾!林则徐在做江苏巡抚时即着手禁烟,把烟贩及吸食者一扫而空。林则徐成功禁烟,让道光帝意识到了禁烟的可行性以及必要性,因此,在这个寒冷的冬天,林则徐被任命为钦差大臣,前往广州禁烟!

肩负着重振民族希望的林则徐,面对的敌人可不仅仅是英国烟贩:国内的驰烟派利用各种手段威逼利诱,暗中阻挠林则徐的禁烟,琦善对林则徐有举荐之功,在林则徐出京之时,曾“好言相劝”,“嘱文忠(林则徐谥号文忠)无启边衅”,林则徐“漫应之”。

1839三月,春光明媚,林则徐正式抵粤,随即便写了一副对联:“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以此表明禁烟决心。烟贩并未意识到此钦差的特殊之处,毕竟“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千里去做官,只为吃喝穿”的观念是如此之根深蒂固,烟贩想不通林则徐为什么不接受贿赂?林则徐对烟贩的回应简单有效:我不要贿赂,我要你们的脑袋!

于是林则徐查封了广州十三行,得知消息的英国人义律,时任英国海军上校,兼领商务总监衔。从澳门疾驰广州,妄图以强硬换取林则徐的让步,林则徐不为所动,严令封锁十三行,断水断粮,迫使义律全数缴交鸦片237万斤!此时离林则徐抵粤,才18天。

义律也耍了个小手段:令烟贩先将鸦片交至义律处,再以英国女王的名义上缴清廷,成功将禁烟运动上升到英国与中国的冲突层面!

1.《笑笑如是说 海到无涯天作岸 山登绝顶我为峰》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笑笑如是说 海到无涯天作岸 山登绝顶我为峰》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lishi/18107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