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是我国历史上极为兴盛的大一统王朝,却匈奴,灭南越,据朝鲜,并西域,奠定了我国的基本盘,影响深远。而一个国家的兴盛离不开一个合适的都城,都城对于任何一个国家而言都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秦末楚汉之争,汉高祖刘邦问鼎天下,定都洛阳,《史记高祖本纪》载:“天下大定,高祖都洛阳,诸侯皆臣属。”

可是到了汉高祖七年,即公元前200年,刘邦正式将都城迁到了长安,也就是现在的陕西西安。

刘邦为何在入主洛阳之后又迁都长安呢?这其中其实是多方因素共同作用下的结果。

国家初定,选都洛阳

事实上,刘邦是在山东定陶,也就是今天的山东菏泽市定陶区的汜水之北称帝的,登基之后的刘邦面临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应该将何地定为都城。

按理说,定陶作为刘邦的登位之地,在古代其政治意义可不一般,而且定陶是关东地区的经济中心,不论是水路还是陆路交通都很便利,是当时比较发达的城市。

不过定陶到底只是刘邦的临时登基之地,古代选择首都,经济水平也并不是决定性因素,加上定陶地处平原,显然不适合作为一国都城。

最重要的一点是,定陶已经是都城,不过是梁王彭越属国的都城,而彭越是刘邦在汉初分封的八大异姓诸侯王之一。当时刘邦心中属意的国都候选其实是周朝旧都洛阳,准备“长都雒阳(洛阳)”,又因为洛阳地处关东地区,刘邦本人就是于关东地区发迹,可以说是“龙兴之地”,刘邦麾下也多是出自东部地区,国都设在洛阳,对他们有利,所以朝中百官基本上都主张将国都定在洛阳。

洛阳城

事实上,洛阳能成为国都候选不单单是因为如此。

首先,洛阳作为周朝旧都,具备很高的政治地位和政治意义,定都在此可以取一个好意头,毕竟周朝国祚绵延了八百年。也有利于原来的六国百姓对新生的汉王朝产生认同感。

其次,洛阳四面环山,北临邙山、黄河,西邻崤山、熊耳山,东邻嵩山,南邻外方山,一旦发生战争,也算有所依凭。

最后,洛阳虽四面环山但交通依然便利,可以利用河流以及山河之间的平原与对外沟通,通过崤山向西可以通往关中平原,向东可以连通开封,渡过黄河向北可以到达黄土高原,向东北则可以进入华北平原,向南可以到达南阳平原,江汉平原,可以说是四通八达。而且得益于北面邙山的阻隔,黄河水患很少殃及洛阳,地处中原的洛阳必然会是一个经济发达的富庶之地。

加上,经过秦末战争的摧残,关中地区如咸阳等重城都已经是一片废墟,咸阳的宫室更是被焚毁,如果定都关中,需要耗费大量财富另起宫殿、修缮城池等等。洛阳又是“天下之中心”,于是就成了最好的选择。

虚怀纳谏,倾心关中

但就在刘邦入主洛阳之后,有一个人前来进谏,力劝刘邦定都关中,他就是娄敬,也是他改写了历史。

娄敬并不是什么显要的人物,他只是一个小小的戍卒,在他被发往陇西戍边的过程中,经过了洛阳,他认为关中地区才是国都最好的选择,于是他通过同乡的关系求见了刘邦,阐述了定都关中的种种益处,力谏刘邦迁都关中。

娄敬的观点主要有三:

周朝代商执掌天下的情形与汉朝不同,周朝是经过十几代人的积累,最后得到八百诸侯的拥护才灭商的,而刘邦夺取天下依靠的是武力,所以周朝可以定都洛阳,但汉朝将洛阳定为国都是不合适的。

第二,关中地区是易守难攻之地,东有函谷关,西有大散关,南有武关,北有萧关,被称为“四塞之国”,四面环山,中间则是八百里秦川。关中地区东部有崤山和函谷关,如果以关中之地为根据地向东边发展,可以从渭水和黄河输送兵源和粮草,但敌军想逆流而上却很难,所以关中进可攻,退可守。洛阳虽然也是四面环山,但四通八达,且无天险可守,是四战之地,与关中相比是易攻难守之地。一旦发生动乱,关中地区四面皆有关隘屏障,可以扼险而守。即使其他地区发生叛乱,也至少可以保全原来秦国的国土不至于灭国,而且掌握了函谷关,就等于掐住了天下的咽喉。

第三,“因秦之故,资甚美膏腴之地,此所谓天府者也”。关中地区有着秦国累代建设的底子,秦国从秦孝公开始变法,大力发展农业,兴修农田水利,同时有着八百里秦川、千里沃野的关中,土地肥沃,是物产丰饶之地,得关中者便有了稳固的战略大后方和粮仓。这三点的阐述成功动摇了刘邦的想法,开始倾向于将国都定在关中。

然而,汉集团的其他高层却站出来坚决反对迁都关中。有的大臣认为:洛阳东西易于防守,而且周王在这里已经经营数百年,是当之无愧的德化之地。“雒阳东有成皋,西有殽黾,倍(背)河、向伊雒,其固亦足恃”。有的大臣认为:关中是秦人的大本营,虽然占有地利,但秦在此建都不过二世就灭亡了,可见此地不利于王朝长久。

这些理由听起来似乎有理,但是实际上因为这些帝国高层大多来自关东,不愿意离家太远迁往关中。在这些反对声中,刘邦又有些犹豫了。而最终让刘邦下定决心迁都关中的是张良对娄敬的支持。张良认为:“关中,左崤函,右陇蜀,沃野千里。南有巴蜀之饶,北有胡苑之利,诸侯安定,河渭漕輓天下,所谓金城千里,天府之国也。”

众所周知,张良是刘邦最为倚重的谋士,刘邦十分信任于他,可以说刘邦逐鹿天下并取得最终的胜利少不了张良的进言献策。

不过,这其中也有刘邦自身的考量。

长安城

定都长安,深谋远虑

一方面,关中地区民心可用。当初刘邦在攻占咸阳之后,没有像一般的入侵军一样烧杀掳掠、搜刮钱财,反而封锁仓库,还军霸上,废秦法,与百姓约法三章,得到了关中地区民众的拥护。

另一方面,项羽的前车之鉴让刘邦明白应该多听麾下谋士的进谏。公元前206年,项羽攻入关中之后,项羽帐下一个姓韩的谋士曾以相似的理由劝谏项羽定都关中,然后争霸天下,但项羽自恃势大,不以为然,执意定都家乡彭城。项羽认为大丈夫功成民就,富贵却不还乡,如锦衣夜行,于是他将咸阳付之一炬,班师去了彭城。

后来楚汉相争,刘邦占据关中,以关中为凭,联合韩信、英布、彭越等击败了项羽。刘邦觉得项羽败亡的一大原因就是没有听从手下的劝谏。而且,关中地区有一点优势最触动刘邦的神经,那就是易守难攻。

汉朝奉行郡国并行制,汉初之时,刘邦分封了七大异姓诸侯王,分别是韩王信、赵王张耳、淮南王英布、楚王韩信、梁王彭越、燕王臧荼、长沙王吴芮,刘邦担心这些手握实权、军队的诸侯王怀有不轨之心,特别是这些诸侯王都比刘邦年轻且都很有能力,一旦他们联合造反,后果不堪设想。

可是刘邦又不得不分封这些诸侯王,都说刘邦知人善用,但刘邦为了拉拢他们,向其许下了获胜后共享江山的重诺,更重要的是,一开始这几位诸侯王基本上都是项羽分封的,只不过后来投向了汉朝阵营,他们称王自在惯了,想要他们心甘情愿地交出自己拥有的领土无疑是异想天开,所以汉朝建立后实行分封是必行之举,如果强行在全国推行郡县制,必然再起战端。

而且秦末战火绵延,全国都百废待兴,刘邦一个人难以统筹全国建设,分封诸王有利于尽快恢复民生。定都洛阳,无异于在群狼环伺下保全自身,但如果定都关中,倚仗雄关之固,无形中削弱了这些地方诸侯们的威胁,增强了中央。即使定都关中需要耗费许多时间钱财,但为将来计,还是迁都关中为上。

事实证明,迁都关中是长远之见,虽然没有在刘邦在位时派上用场,因为刘邦后来想方设法除掉了这些异姓诸侯。但汉景帝即位之时,遭遇了“七王之乱”,如果国都是洛阳,历史说不定就不是现在的走向了。你可能还有疑问,即使要定都关中,为何不选择咸阳这座秦朝旧都,而是选择长安呢。正是因为咸阳是秦朝旧都,而秦二世而亡,寓意不详。

长安有长治久安之意,代表着刘邦希望他建立的汉朝能够长长久久、繁荣昌盛,并且西周首都镐京也在此处,咸阳因为项羽纵火焚毁,毁于一旦,两地建都耗费的成本差别不大。

相较之下,定都长安显然是更好的选择。所以,刘邦入主洛阳又在短时间内迁都长安,主要还是基于政治和军事的考量,更好地巩固汉朝的政权和统治。

1.《文史旧档案 刘邦最早定都洛阳,为何后来又迁都长安呢?》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文史旧档案 刘邦最早定都洛阳,为何后来又迁都长安呢?》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lishi/18114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