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历史部落格 ID:gh_600e803ca183」
周氏一族,源于华夏民族,因夏商时期,周氏部族频遭游牧蛮夷袭扰,所以,他们选择迁移至陕西岐山地区定居。他们主要活动范围是在渭河流域,即:如今的关中地区,以姬为氏,周人嗣其姓。周氏始祖为姬弃,又被称为“后稷”,享农神赞誉。
周人曾长期在陕西武功地区生活,至公刘时期后,周氏部落又随之迁往豳(bīn),并就此定居,据城为国。值得说明的是,当时,周人部落还没有“周”的概念,他们在豳城居住稳定,靠农耕劳作维持生计。
公刘去世后,部落首领之位又传了九代,至古公亶父时,再遇外敌侵入。为了远离磨难,周氏部族离豳迁徙,一路艰苦跋涉,翻过漆、梁等山,最终,来到渭河流域岐山一带。当时在岐山南面,有一处平原名为周原,这是“周”概念的最早出处。
古文字中,“周”字的最早写法是上面为田,下面为口,两者相合,逐渐发展为“周”字。
周族所居之地,土地肥沃,灌溉便利,这为周族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基础。且周族上下同心协力,首领古公亶父建邑筑城,周族势力迅速壮大,至公元前十一世纪,周族国力空前强盛,引起了商朝的警惕。
当时,以周族的实力不足以对抗商朝,周族首领为了保护部族,选择与占据中原的商朝建立同盟关系。说是同盟,其实就是降志臣服,不过这也并非坏事,在与商朝打交道的时间里,周族认识到了己方的不足,他们积极吸收商朝的文化体系,特别是天命的观念,对周族影响至深。
后来,周族效仿商朝政治体系,建立了自己的国家,即“周朝”雏形。而原本属于商朝的天命观念,则在周公旦一番整理下,成为了周朝的立国基础。封建王朝数千年的“皇权至上”观念,便是来源于此。
古公亶父去世后,留有三子,即太伯、仲雍、季历,其中小儿子季历最受古公亶父宠爱。太伯、仲雍知晓父意,主动把首领之位让给弟弟季历。季历统领周族时期,与商朝的关系最为紧密,商王文丁为了拉拢季历,将其封为“牧师”,赐其婚姻,双方关系进入“蜜月期”。
商朝如此讨好态度,与周国的日益强大有关。须知,周国经过多年发展,俨然已是商朝属下的强大方国,商王选择优待周国君主季历,显然,是不愿两方相拼。哪怕能够覆灭周国,商朝也会元气大伤,因此,在这样的默契下,双方关系愈加亲密。
不过,这种现状并未维持多久,周国之后的一系列动作,打乱了商朝的计划。在季历的授意下,周国吞并周边小国,且主要针对的为亲商诸侯国,这种直接挑衅行为,令商王文丁大为恼怒,他命人把季历抓来,当场处死,以示惩戒。
季历之死,对于周国震动极大,而正是从这一刻,商朝与周族的仇恨正式结下。其实,从历史角度看待,一边是日益壮大的周国,一边是日渐衰落的商朝,新老交替已不可避免,双方迟早会有决裂之日。季历死后,其子姬昌接替王位,即是后世所称的周文王。
周文王有心伐纣,奈何周国实力与商朝相差悬殊,只好继续臣服,韬光养晦。商朝虽杀了季历,但仍旧对周国不放心,命人把周文王囚禁,并杀其子熬汤,逼迫文王喝下。后来周国臣子以美女、珠宝相交换,方才救回文王。这次有惊无险的经历,更加坚定文王的伐纣决心。
周文王回到周国后,对内大力提倡生产发展,在国内搜捕逃亡奴隶,防止劳动人口流失。对外政策则是挥军扩张,吞并数个小国,军队一度逼近商朝势力范围。此时的周朝已经今非昔比,天下三分占其二,士气正盛。周文王将都城从周原地区迁至沣水西岸,建立丰都。
在周文王的统领下,周国实力空前强盛,已经具有与商朝分庭抗礼的资本。文王死后,其子姬发即位,是为周武王。公元前十一世纪,周武王率戎车三百,虎贲三千,甲士四万五千征讨殷商。商朝派出七十万军队迎战,双方大战于牧野之地。
仅从数据看,双方兵力数十倍之差,对比悬殊,不过,这一战却以商军惨败而结束,商纣王鹿台自焚,商朝覆灭。所谓的“七十万”军队,基本都是强征被迫而来,交战没多久,大批商朝军队出现倒戈,可见,商朝是毁于自身。
武王灭商后,控制了原本的商朝国土,四方诸侯尽皆臣服。眼下出现一个难题,面对如此广袤的国土,他又该怎么达到有效控制呢?最后,周朝制订出一项政策,即“分封制”。他把自己的同宗族人和一些开国功臣,分封至各地,建立诸侯国。
这些诸侯国等同于周朝控制广袤疆域的据点,权力下放,短期内确实能够巩固统治,但是,随着诸侯国势力的兴起,周朝统治势必会面临威胁。周武王死后,其子继位,即周成王。不过,周成王年纪尚小,由周公代为理政。
此事引起诸侯管叔、蔡叔的不满,到处散布抹黑言论,称周公大逆不道,欲谋王位。众所周知,周公辅佐幼主,这是周武王托付,且周公为人,朝臣都很了解,并不相信外部散布的流言。管叔、蔡叔见阴谋没有得逞,便联合武庚、徐、奄等国起兵造反。
同年,周公率领大军东征,用了三年时间,终于平定叛乱,武庚、管叔被杀,蔡叔则被流放北方。此次东征胜利,对维护周王朝的统治,起到了巨大作用,震慑住不少蠢蠢欲动者。
周武王在世时,曾想在伊洛河地区建立新都,然而还未付诸行动,便猝然病逝。周成王亲政后,秉承父辈遗志,下令在洛阳地区建立新城,以方便未来对新征服地区进行统治。不久后,洛邑建成,它与武王时期的镐京具备同等作用,属于西周的政治、文化、军事中心。
周朝通过不断对外作战,控制了大片疆域,南到巴、濮、邓、楚;北到肃慎、燕、亳;东边到达滨海;西边直抵甘、青,总疆域面积已经超过商朝。各地分封的诸侯王,需要定期朝见天子,具有保护王室的职责。
除此之外,诸侯国还需要向天子纳贡服役,拒绝者将受到惩处。初期,周朝对诸侯国的管束还能起到作用,但随着时间推动,周朝的管束成为摆设。天高皇帝远,各诸侯国互相攀比,在封地内发展势力,擅自割地,并占为己有。
土地从公有变为私有,无疑对井田制造成了巨大冲击。
西周时期,社会经济迎来快速发展,大量奴隶的投入,得以使产出大于需求,各类手工行业达到鼎盛期。青铜业也迎来发展时机,生产规模不断扩大,不仅周室建设有青铜作坊,各诸侯国同样有各自的青铜作坊。
作坊多了,自然使生产的青铜产量不断提升,应用领域广泛,平常生活中皆可见到青铜的身影。值得一提的是,青铜业的高速发展,推动了文字的普及,西周出产的许多青铜器,上面都铸刻有铭文,记载内容多是当时的社会事件。
可以说,西周在稳定统治时期,实现了跨时代发展,农业、畜牧、纺织、冶金、建筑、天文、地理等各方面,皆取得成绩。考古学家曾在一座西周晚期的墓葬内,发现有人工冶制的铁器,这说明,在西周时期,古人就已经具有人工冶铁的能力。
周厉王时期,天子昏庸,残暴荒淫,不仅剥削百姓,还下令全国不得议论国事。在这种高压统治下,国人最终发起暴动,推翻周厉王统治。公元前828年,周宣王继位,他吸取前人教训,寻求改革。
当时,外部的戎狄频犯疆域,周宣王发动对戎狄的防御战争,最终取得胜利,然而,这些不足以挽回西周衰落之势,社会矛盾根深蒂固,周宣王回天乏力。
周朝作为中原国家,占据富饶之地,常会遭到外部蛮夷的入侵。正是由于这点,周朝自建国以来,一直与其他国家陷入交战。江汉流域,是蛮族赖以生存的根据地,周昭王率军征讨南部蛮夷,结果受到强烈抵抗,最终,周昭王身死,周朝军队损失殆尽。
这次失败对于周朝是沉重打击,丧失了控制南方各国的主动权。后来,周穆王与周宣王皆曾率军南征,皆未获得重要胜利。噩侯驭方曾不堪周朝奴役,率南淮夷、东夷,广伐南国东国,一路势如破竹,无坚不摧,短时间内即攻至洛邑地区。
周天子紧急派两支大军阻敌,皆不敌溃败,危机之下,各地同姓诸侯出兵增援,最终,击退噩侯驭方联军。对西周威胁最大的外族是犬戎,它在西北方发展壮大时,中原地区的西周却逐渐衰落。
周宣王之子,名为周幽王,十分宠爱褒姒。他计划除掉当时的太子宜臼,立褒姒的儿子伯服作为继承人。然而,宜臼的生母是申侯的女儿,申侯得知周幽王所作所为后,极为恼怒,私下联合犬戎攻打西周,将周幽王杀死于骊山,西周就此灭亡。
宜臼靠着各地诸侯的拥护即位,迁居洛邑,建立东周。东周的前半期,诸侯争相称霸,称为春秋时代。公元前453年,韩赵魏三家联手灭智氏家族后,三家分晋,各诸侯相互征伐,称为战国时代。东周共传25王,历时515年,这一时期是中国的社会制度转变的时期。
文章版权属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本平台删除!
1.《人生五味 如此厉害的商怎么被周灭了?全因此人太厉害,天下三分他独占其二》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人生五味 如此厉害的商怎么被周灭了?全因此人太厉害,天下三分他独占其二》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lishi/18119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