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太宗皇太极是清朝真正的建立者,他在位期间,一直试图把后金这么一个部落制政权向封建王朝过渡。
当然,在努力让后金向清朝转向时,皇太极也在努力让后金的生存压力减低。
而缓解生存压力的方式,最主要就是通过战争去扩张后金的领地,获取人口、财富。
皇太极在位期间,屡次征讨蒙古、朝鲜,进攻明朝在关外修建的防御性城池,还多次派兵深入到明境,几乎无一年不在打仗。
打仗是为了获取更多的资源,用后金八旗将士的性命去扩张。
就后金军队的几次入关来说,收益巨大,可风险也是不小。
明军虽然不太敢跟后金军队野战,可明朝那么大,总有几个不怕死的头铁之人,比如卢象升等。
所以,后金军队或清军每次入关,损耗也是有的,或多或少而已。
不过,只要战后获取的财富、人口、资源、城池的数量,能超过战损,就都还是赚的。
这也是早先困居一隅的后金贵族们最爱干的事。
那么,在皇太极策划的多次向明朝的进攻中,哪一次战后的收益最让他满意?
我认为是崇祯四年八月,皇太极率部围攻大凌河城一战。
这一战,他成功摧毁了大凌河城,虽然战后,诈降的祖大寿反悔跑了,没能诳到锦州投降,可好歹还是达到了出兵时想要完成的目的。
大凌河城只是一个军堡,根据史书记载,当时堡垒中的明朝军队加上百姓,一共只有三万多人。
即使全歼了里面的军队,俘获了里面的百姓和军需、存粮,数量也远远少于后金几次入关时的收获。
这么点收获,为何会说是皇太极发起的进攻中,收益最大的一战?
大凌河城中的收益当然不值得一提,但因此战的发生,引发蝴蝶翅膀的扇动,却有了让皇太极欣喜若狂的巨大收获。
皇太极出兵攻打大凌河城,明朝肯定要派兵救援,除了安排孙承宗督促吴襄等驻扎在锦州附近的辽东将领率部救援大凌河城外,还从遥远的山东登州调兵。
并且,从登州调派的军队,因海上出现飓风,无法走海路去辽东,只能绕过山东,从河北出关。
最终,就在这横跨两省的遥远行军路途上,出大事了。
当时的登莱巡抚孙元化,接到朝廷要他从自己的辖地派兵救援辽东时,派出了一支相对精锐的军队。
这支军队是由原皮岛毛文龙的部下统帅,都是跟后金厮杀多年的悍将,主官是孔有德、李九成、耿仲明、尚可喜等人。
他们在赶往大凌河城的路上,因给养不足,和地方上起了严重的冲突,引发了一次影响巨大的兵变。
崇祯四年十一月(根据史载,这个时候,他们要援救的大凌河城其实已经在一个月前被攻破了),孔有德等人率部来到吴桥(今河北沧州市境内)这个地方。
当时,孔有德所部缺乏给养,但他们是辽东兵将,当地的百姓和大族都忌惮他们,不想跟他们打交道,部队获取给养很困难。
于是,情急之下的孔有德部士兵,抢了当地豪族王象春(东林党人)的家仆家中的一只鸡。
这下,可相当于掀翻了马蜂窝,晚明时期,武将地位低下,更不要说普通的士兵了。
敢抢读书人,特别是名门望族家的财产?哪怕是名门望族的家仆的财产,后果都很严重。
抢鸡的士兵被王象春的家仆抓住,为惩罚这名士兵,搞了一出“穿箭游营”,大概是把箭穿过他的耳朵,然后带着他到孔有德的军营里示众。
战场上厮杀出来的士兵们,哪受得了这个气?当场杀了王象春的家仆,至此,矛盾不可调和。
当王象春的儿子为家仆出面,要求严惩肇事士兵时,孔有德被李九成(他把孙元化给的军费给花光了,无法采购军需)鼓动,一怒之下,发动了兵变,史称“吴桥兵变”。
兵变后,孔有德率部杀回登莱,陆续攻占莱州、登州等重要城池,和明朝对抗。
这次兵变,一直持续到崇祯六年二月,孔有德等在明朝军队的围攻下,弃守登州,逃亡海上,才告一段落。
发生在明朝境内的兵变,本来没皇太极什么事,即使知道了,也顶多默默地鼓掌叫好。
但孔有德等人,在无处可去后,集体决定,向后金投降。
当皇太极得知孔有德率部向后金投降时,他惊喜若狂,等到孔有德等来到盛京时,皇太极甚至出城十里迎接,《清史稿·孔有德列传》中记载:
七年六月,有德、仲明入谒,上率诸贝勒出德盛门十里至浑河岸,为设宴,亲举金卮酌酒饮之,赐蟒袍、貂裘、撒袋、鞍马,有德、仲明亦上金银及金玉诸器、采段、衣服。越二日,复召入宫赐宴,授有德都元师、仲明总兵官,赐敕印,即从所署置也。命率所部驻东京,号令、鼓吹、仪卫皆如旧,惟刑人、出兵当以闻。
孔有德等带到后金的兵将及家眷,不过才万把人,皇太极为何会如此高兴?为何要如此厚待、礼遇孔有德等?
原因是,孔有德等给后金带去了大量的红衣大炮,操纵大炮的炮手,及制造红衣大炮的匠人。
这才是让皇太极无比高兴的事情。
这些大炮、炮手、匠人,都是当初登莱巡抚孙元化在登州为明朝储备的,孙元化本人是著名的西洋火器专家,热衷于火炮制造。
他在登州主政时,请了好多葡萄牙火炮专家,帮助他打造红衣大炮,也顺便培养了一批明朝匠人、炮手,制作出来了不少红衣大炮。
结果,因“吴桥兵变”的爆发,孔有德率部杀回登莱,把这些好东西全部抢到了手,在被明军击败后,亡奔海上时,也没忘记把跟火炮相关的人才、物料给带走。
然后,孔有德把这些东西,全部给了皇太极当见面礼。
皇太极当然要高兴,收获一批能征善战,熟知明军虚实的降将、降兵不说,还得到了红衣大炮及制造技术。
后金军队,野战不惧明军,但攻坚能力始终是弱项,明朝摆在辽西走廊上的一座座城堡,是后金难以跨越的天堑,即使能跨过,损失能让皇太极心疼得哭出来。
但有了红衣大炮后,一切就不同了,将来,后金军队在攻坚时,损失将大大减小,明朝的城池也不再是可望而不可及了。
当初,后金创始人努尔哈赤就曾被红衣大炮击伤,袁崇焕曾击败后金的大捷,仰仗的也是红衣大炮。
现在,后金有了这个玩意,将来还能源源不绝制造出这个玩意,皇太极能不高兴?
这可比摧毁十座大凌河城还要有用。
孔有德等人这次带着豪礼向皇太极投降,才是皇太极因崇祯四年率部攻打大凌河城,从而引发的变动,所获取的最大收益。
在这批投降后金的原明朝将领中,在清朝建立后,出现了三个异姓王,分别是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他们未来也将为清朝夺取明朝天下,立下汗马功劳。
除此之外,意外的收获也有,因“吴桥兵变”的发动者是孙元化招揽的将领,孙元化因此获罪,在兵变还没有结束时,就于崇祯五年七月被明朝杀掉。
这位明朝当时少有的重视火器使用和制造的专家,就这么白白死去。
因皇太极出兵攻打大凌河城,明军从登莱出兵救援,从而诱发的“吴桥兵变”结束了。
明军赶跑了孔有德,山东各地糜烂近两年,还杀掉了孙元化(明朝君臣肯定意识不到他的作用),损失不可谓不大。
只有后金皇太极赚大了,可以算是他一生征战中,收益最大的一次,虽然这次的战争红利过了两年才收到。
参考文献:《明史》《清史稿》
1.《孤寡老人讲历史 崇祯四年,皇太极带兵攻破大凌河城,为何战争红利两年后才收到?》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孤寡老人讲历史 崇祯四年,皇太极带兵攻破大凌河城,为何战争红利两年后才收到?》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lishi/18415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