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共和国勋章”获得者,是“时代楷模”,是有73年党龄的老党员。岁月流转中,初心如炬、本色依旧,张富清始终用实际行动展现共产党人的责任担当,将铮铮誓言写在人生的春夏秋冬。

1924年,张富清出生在陕西洋县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因生计所迫,十多岁时,他就开始去地主家里当长工,饱尝疾苦。1945年底,国民党军队在汉中抓壮丁,21岁的张富清代替哥哥去了。因身体瘦弱,他没有被接收,而是留在乡公所当了2年苦力。1947年,国民党在东北战场上失利,兵源紧缺,张富清被送进了国民党军队。

1948年2月28日,瓦子街战役全面打响。作为国民党军整编第九十师杂役的张富清在战役之后选择参加革命,成为王震领导的英雄部队——359旅718团的一名士兵。

1948年7月,壶梯山战斗打响。在战斗中,张富清荣立师一等功,被授予师“战斗英雄”称号。同年8月,张富清加入中国共产党。

1948年11月,永丰战役打响。在战斗中,张富清带着2个炸药包、1支步枪、1支冲锋枪和16枚手榴弹,攀上寨墙,炸掉了敌人两个碉堡。在身受重伤的情况下,他独自坚守阵地到天明,数次打退敌人反扑。他因此荣立军一等功,被授予军甲等“战斗英雄”称号,并被西北野战军加授特等功。

屡立战功的张富清经常要面对生死考验。有人问他:“你真的不怕死吗?”张富清说:“决定胜败的关键是信仰和意志。加入解放军,我就没怕过死。”张富清在战场上无惧牺牲、英勇向前,荣立一次特等功、三次一等功、一次二等功,两次获得“战斗英雄”称号。

1953年初,全军抽调优秀指战员抗美援朝,张富清又一次主动请缨,从新疆向北京开拔。待到整装待发,朝鲜战场传来准备签订停战协议的消息,张富清就被部队送进防空部队文化速成中学学习。

1955年退役转业时,张富清服从组织安排赴湖北最偏远的来凤县工作。在来凤县卯洞公社任职期间,有一次他下乡检查农业生产情况,脚上的草鞋磨烂了,便准备和同行的人一起到附近的供销社买双草鞋。不料,张富清发现柜台上的草鞋或没有带子,或没有后跟,都残缺不全。他的脸就沉了下来,当即要求在场的工作人员严肃处理这件事情,坚决不能将这种草鞋卖出去。虽然这只是一件小事,但是在张富清的心里,事关老百姓生活的事都不是小事。

高洞村是卯洞公社最偏远的地方,山连着山。村民出行走羊肠小路,交易山货靠肩挑背扛。张富清看到这种情况后,下决心帮乡亲们修路。1977年,在张富清的带领下,公路动工了。7公里长的通村路上,有两处最险:一是鸡爪山,二是高洞村的入口,需要使用大量的炸药打通道路。施工十分艰难,但是这没有动摇张富清和村民们的决心。高洞村的通村路1978年开通,至今还在为当地村民出行提供便利。

转业到来凤县后,张富清在城关粮油所、县粮食局、卯洞公社、县建设银行等单位工作,直至1984年12月离休。不管在哪里工作,张富清不忘初心,总是想着为百姓的生活谋福利、做实事。这些工作连同报功书和军功章一起,被他尘封在了岁月里,不曾对旁人提起。

2018年12月,来凤县在进行退役军人信息采集时,老英雄张富清的故事才逐渐被世人知晓。英雄的故事传回了家乡陕西,武警汉中支队官兵多次前往位于洋县的马畅镇双庙村张富清旧居参观学习。以武警汉中支队洋县中队官兵为代表的基层官兵给老英雄张富清写信表达了敬意。

收到家乡来信,张富清动情地说:“收到你们的来信,我感到格外亲切和高兴。看到你们说的家乡发生巨大变化,我十分振奋!这些离不开党的领导、广大干部和群众的共同努力,更离不开你们的贡献。我以洋县的一名赤子和一名老兵的名义,感谢你们!向你们致敬!”

风雨几十载,张富清不计个人得失,心怀家国、为民造福。他的精神将成为照亮后来人前行道路的精神火炬。( 王姿颐)

作者/来源:陕西日报

声明:版权归原创所有,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1.《陕西法制网 张富清:铮铮誓言写春秋》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陕西法制网 张富清:铮铮誓言写春秋》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lishi/18419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