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时,中国曾长期居于世界强者的位置,声誉远播,万国来朝。众所周知,唐代在我国历史朝代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这一时期,我国的经济、政治、文化以及各类社会制度等高度繁荣,从唐朝初年政治清明、经济复苏的贞观之治起,唐太宗李世民就十分注重对国家的治理,尤其是在社会保障方面。

他深入研究了隋朝灭亡的原因,并吸取经验教训,逐渐制定出了一套完整的赈济灾荒与民生保障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创新与变革了其管理机制与整体框架,为后世提供借鉴,并为盛世王朝的发展奠定基础。

一、唐代的社会保障思想

1.佛教思想的积极作用

众所周知,在汉代,佛教的规模才真正开始扩大,而到了唐代,佛教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到达了发展的鼎盛时期。它与中国传统的儒教、道教相结合,展现出了鲜明的民族特色,曾一度出现“三教并立”、“三教合一”的局面,同时也对唐代社会保障制度起到了积极的指导作用。

佛教思想中的“慈悲救世”的思想观念,逐渐成为唐代社会保障的重要思想支撑。佛教讲究善恶因果、天道轮回,所以在这样的观念指导下,人们往往积善行德,与此同时,佛教还强调以慈悲为怀、普度众生,这便使社会上的慈善事业大增,在一定程度上,对唐代的社会保障的进一步完善起到了推动作用。

2.封建迷信思想推动社会保障的完善

《晋书》卷二十七《五行志上》序文有言:“君治以道,臣辅克忠,万物咸遂其性,则和气应,休微效,国以安。”

我国古代社会很重视“天”与“人”之间的关联,因而封建迷信思想十分浓厚。“天人感应”学说对当时社会的影响是巨大的,人们常常将自然现象与统治阶级对国家和社会的治理联系到一起。正所谓人善则天赏,天降甘霖,滋养万物,这便是对统治者明德勤政的奖励,而如果出现暴雨倾盆,天灾异象,百姓便自然而然地认为,这是由于政治体制失衡,君主对国家治理不力收到的惩罚。

即便是在盛世唐朝这样一个文化繁荣、思想开明的时代,人们依旧对“灾异天谴”的说法深信不疑。所以,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每当灾难来临时,统治者总是对自己的不当行为深感自责并加以反思,因而他们总是通过灾后赈与医疗保障来尽可能地弥补自己在国家治理方面的不足之处,以求“天”的不再继续惩罚。

二、社会保障的实质性举措

1.赈济与蠲免

唐代主要的救灾措施便是赈济和养恤。政府以粮食救济作为主要的赈济形式,称为“赈谷”,以“赈银”与“工赈”作为灾害发生时社会保障的补充措施。王钦若编撰的《册府元龟》中记载:“乾元二年,二月以来,米贵,斗至五百文,民多饥死。令遣使于西市烹粥,以饲饿者。”

除此之外,唐代还有许多间接性的救灾措施,“蠲免”便是其中之一。由于古代科技较为落后,对灾害的预测和抵抗能力有限,政府便在社会保障与补贴层面加以关注。例如,张学锋的《唐代水旱赈恤、蠲免的实效与实质》中就曾提到,唐代因水旱等自然灾害而颁布的蠲免诏书,“太宗时一次,高宗时两次,中宗时一次,玄宗时九次……”

2.医疗救助的日渐成熟

由于古代医疗水平较低,因此“医疗救助”也逐渐成为唐代社会保障的一项重要内容。

《唐六典》中记载:“隋太医有生一百二十人,(唐)皇朝置四十人”。唐朝的医疗制度源于隋朝,虽然隋朝统治者荒淫残暴、治理无道,致使隋短命而亡,但是隋朝的医疗制度在当时却是世界上最发达的。唐朝的医疗救助制度继承传统、推陈出新,在隋朝的基础上又有所创新。

在这一时期,国家设置了专门的医疗机构与官职。在中央,唐代各级医疗机构逐渐成立,有九成宫总监掌供进合练药饵之事,有上阳宫医博士,宫人病坊和药库。地方层面,国家也会考核选拔一定数量的医学从业人员,包括医博士、助教和学生。因此,日渐完善成熟的医疗制度,使唐代的社会保障系统化。

三、唐代社会保障的两大主要层面

1.伦理纲常,家族为本

顺应人类社会关系的发展趋势,西方国家社会关系的发展重心,逐渐由血缘关系转向了地缘关系。与西方社会不同的是,中国由于长期受到宗法制的影响,十分注重三纲五常、家族纽带。因此在朝代更迭、社会发展的过程中,血缘关系从未淡化,而是与地缘关系同时起作用,慢慢形成了一种独特的社会关系,在社会保障这一层面得到了充分体现。

在唐代的法律条文中,有诸如丧妻丧夫、孤苦无依者,亦或是贫穷羸弱、老弱病残者,都要交由近亲资助收养的规定。如《户令》中有言:“诸鳏寡、孤独、贫穷、老疾、不能存者,令近亲收养。”

在宗法制的影响下,唐代某一大家族中,那些官职稳定、经济状况良好的家族成员,自然要对家族中的其他贫穷老弱者,给予婚姻与赡养方面的关注与照顾,这样一种以宗法制和血缘亲疏为纽带的社会保障与救济制度,是魏晋时期世家大族隐蔽家眷子孙的历史遗留,在发展过程中,逐渐演变成为唐代社会保障的一种特殊形式。

2.王朝子民,社会作保

虽然唐代的社会保障体系以家族为基本单位,得到了良性发展,但是为了进一步提升社会保障制度对国家发展的影响,统治阶级对历代的经验进行总结,继承传统,推陈出新,在此基础上,从国家补贴、社会福利等更广阔的层面,对唐代的社会保障制度做了相应完善。

理想社会的模型构建,是自人类社会产生以来就长期存在,并随历史背景的转换而不断发展变化的。不论是“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的“大同社会”,还是“耕者有其田”的“均田制”,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们对社会治理的追求。

唐代统治者为将国家社会保障落到民生实处,使百姓真正感受到国家的保障与补贴,从而达到稳定社会的目的,便决定实施均田制。《旧唐书·食货志》中就曾记载:“武德七年律令,所授之田,十分之二为世业,八分为口分。”

在古代社会,均田制的实行缺少一定的物质基础与客观条件,并且,均田制也存在着诸多不足。例如,从本质上讲,均田制其实是封建地主阶级对农民的压迫与剥削,它通过对广大劳动人民劳动成果的利用,来实现社会商品生产的最大化。虽然如此,但是均田制依旧在极大程度上提升了唐代社会保障的效率和质量,这同样也为我们今日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提供借鉴。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礼仪之邦”,因此历朝历代都有尊老爱幼的传统,十分注重长幼尊卑之序。《户令》中就曾记载:“诸年八十及笃疾,给侍一人。九十,二人。百岁,五人。”由此可见,在唐朝很长一段时期里,国家为年老者提供了更多的社会保障。

四、社会保障影响深远

1.稳固政权,加强统治

唐代社会保障具有进步性、系统性与规范性。不论是在中央机构的设立,还是地方灾后的赈济补贴亦或是提供社会保障的主体层面来说,唐代对于社会保障与灾害救助都十分重视,并且通过不断健全相关法律规定,为社会保障的发展与完善提供必不可少的法律支撑。

在唐代日益优化的社会保障体系下,统治阶级不断提升对国家的治理能力与水平,缓和与被统治阶级的矛盾,从而达到维护社会秩序与社会安定的效果。尤其是对社会弱势群体,比如老人、穷人和伤病者的补助,更能够唤起百姓对统治者的认可,有利于其政权的巩固。

2.本质未变,仍有缺陷

虽然唐代的社会保障制度有着诸多的优点和益处,可从本质上来讲,它仍旧是为了维护统治阶层的根本利益而出现的,所以统治者也就根本不可能为了百姓利益,而真心实意地发展社会保障事业。

例如“均田制”这一制度的实行,虽使无地农民获得了土地,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生活水平,但是“均田制”实行的先决条件便是朝廷手中需要掌握大量的土地,而这些土地的来源便是将公田据为己有,其本质依然是统治阶级对被统治阶级的变相剥削,只是通过社会保障的形式,给予其少量的补偿。

总结

总的来说,唐代的社会保障体系是比较成熟的。在佛教思想的影响下,唐代慈善事业繁荣发展,将社会保障真正落到实处,将各级保障细化,家族与国家以儒家传统观念为思想基础,进行明确的社会保障分工,并逐步建立起包括灾害赈济补贴、医疗援助在内的社会优抚与福利制度,形成了一整套相对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并不断进行发展改革,这使得唐代成为历史上社会保障发展的一个繁荣时期,其经验为历代所借鉴。

参考文献

《户令》

《旧唐书·食货志》

《唐六典》

1.《一曲断琴弦 唐代社会保障有多全面?除了赈济与蠲免,还有专门的医疗救助》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一曲断琴弦 唐代社会保障有多全面?除了赈济与蠲免,还有专门的医疗救助》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lishi/18433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