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来,朝廷的选官用人制度,就是一个王朝的重中之重。纵观我国古代用人制度的衍变,从访贤到察举,从察举到科举。是一个由君王主动到臣子主动的衍变,是一个由统治者主动到百姓主动的衍变,是一个由道德筛选到制度淘汰的衍变。
汉朝之前,所有君王想要得到贤能之才,能力卓越的要亲自去拜访,能力一般的也得下令征召。而从东汉中期开始,就慢慢完善了察举制,有地方官选出贤能,然后层层上报,再由国家统一测试。当然,后来所谓的测试也不过是走个过程。
这种制度慢慢演变成了世家把持晋升通道,成为他们垄断朝堂的方式,家世不好、出身不好的人,哪怕能力再好,也很难得到展现的机会。
所以,相对而言比较公平的科举制度,就从隋唐时代慢慢形成。到了宋朝开始兴盛,到了明清彻底达到了顶峰。即使是现代我们的公务员考试,实际上也不过是科举制度的变换而已。不过是因为出路多了,机会多了,所以它对普通老百姓就不再像过去那么重要了。
而在察举制和科举制交接的唐朝,察举制面临着被历史淘汰的时刻,而科举制却还没有完善的体系,那么唐朝的文人士子们,是以什么样的方式来进入官场的?这要从科举制度成熟的宋朝之后说起。
在宋朝之后,因为文化的推广,致使读书人的人数剧增,所以科举制度的体系建立的就很自然,每年各个县里的学子像县一级的政府报名登记,然后参加县试、府试、院试、乡试、会试和殿试,最后由朝廷授官。
但和宋之后不同,唐建立初期刚刚废除了九品中正制,模糊了出身的桎梏,但同样没有后来宋朝那样的基层读书人数量,没有形成基层读书人自发考试的风气和规模,此时依然由官员举荐为主,不过是录用的考试严格了许多。
直到武德五年,唐朝才明确下达诏书,向全天下通告,下层寒门之士如果没有举荐者,也可以“投碟自应”,以达到“洁己登朝,无嫌自进”,也是从这一年,才开始了文人“自举”、“自进”的风气。
科举制度是否建立?不在于制度是否完备,而在于是否给贫穷、寒门的士子留下了参加的通道。之所以说科举是从唐朝开始的,是因为在唐之前,考试的资格是要有人举荐才会获得。
但唐武德年间开始,唐朝参加考试的就分两种人,一种是生徒,就是官学的学生,一般是贵族和地主豪绅之家;另一种是乡贡,也就是自学成才的,或者上民间私塾的,通过了县、州两级的考核之后,就可以跟着押送贡品的队伍一起去长安参加尚书省举办的“省试”。
虽然科举的雏形已经展开,并且给寒门士子留下了自举的门路,但你一个寂寂无名的小家伙,贸然给当地的名望之士或者县太爷投帖子自举,你认为这些大人将你当回事的机会有多大?
更何况大家不会认为任何人投帖子,人家就都会举荐吧?要知道古代的举荐可不是现在这种“赠人玫瑰手留余香”地做好事,那是真正的担保人,是有利益牵连的,大部分的时候,对于投过来的帖子看都不会看的。
除非那些已经有了才名或者贤名的,人家才会认真看你的文章,你的诗词,才会静下心来了解你这个人,才会给你机会。
长此以往,扬名就成为了唐朝文人们自举之前的必经之路了,也因此,什么诗会、文会之类的活动才大放异彩,而且这种风气直接刮了一千多年,一直刮到了科举制度的淘汰。
所以在文风鼎盛的大唐,无论家世的高低,文人们的成长之路都会这样铸就:扬名、举(自)荐、为官(成就大儒)。
而扬名就是多游学,参加那些文会、诗会。毕竟扬名万里和扬名相邻绝对不是一个层次,对于自举的帮助也不是一个档次,等名气到了一定的程度,不管是靠家里关系举荐的还是自荐的,在考试当中都有一定的优势。
结语:然后通过朝廷的考试,不管是当官,还是在翰林里孕养名望成为大儒,都需要才华和名望来做保障。历数千年来的状元,有谁有李太白的才名高的吗?
而“诗仙”和“诗圣”等名传千古的落魄文人,就是养望得名的典型。否则,李白和杜甫再厉害,没参加过文会,整日躲在家里头,谁知道你是老几?也正是受到他们事迹的激发,唐朝开始,文风盛行,集会频繁。也正是这样典型的存在,造成了千年来中国文人扬名养望以登殿堂的出仕习惯。
1.《谈文清风 说说唐代文人是以怎样的方式进入官场的?》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谈文清风 说说唐代文人是以怎样的方式进入官场的?》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lishi/18435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