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怪就怪他老子朱元璋,非要搞什么分封制,这种制度在当时来讲本身就是一种倒退,连几千年以前的秦始皇都知道要搞郡县制才能保证国家的长治久安,而汉朝是迫于无奈,必须要进行过渡,所以才分封诸侯王。

况且汉朝分封诸侯王也尝到了恶果,导致了”七国之叛“。这些都是历史经验和教训,但朱元璋偏偏不听劝阻,非要按自己的喜好行事。实际上当时朝中大臣谁都是明白人,都知道分封诸侯会导致什么样的恶果,但是大家都深知朱元璋的为人和秉性,根本不敢轻易劝阻。

当然,朝中确实也有不畏强权,一生为国的忠直臣子,比如叶伯巨,他极力反对朱元璋大行分封,结果被朱元璋关进牢里丢了性命。

与汉朝时期相比,朱元璋实行的分封制有很大的不同。汉朝时期的藩王,往往是没有兵权的,只有属国的行政权,并且封国的丞相往往由朝廷派人担任,从一定程度上扼制了诸侯王起兵叛乱。

而朱元璋的分封则不同,他分封的儿子们不仅对属国拥有行政权,而且还会根据封地的需要,允许他们拥有建立军队的权利,比这个更为致命的是,军队的将领受边疆侯王的节制。这就是朱元璋做的糊涂事。

为什么朱棣最终能够成功?他的底子完全是他老爹朱元璋给打下的。因为燕京地处边境,因此朱棣手中的卫队就比其他侯王的卫队要庞大,这是朱元璋允许和授意的。

朱元璋为什么要这样做?一是开国之初边防不稳,用儿子带兵巩固边防他才放心;二是不论最后哪个儿子当皇帝,都是他朱元璋的后代,反正他朱元璋本人又没什么损失。

所以等到朱元璋一死,朱允炆削藩反被燕王逆袭,丢掉了皇帝宝座。

朱允炆是个明白人,削藩势在必行,况且他的手段和实力其实也并不弱,当时除了燕王和齐王实力比较大之外,其他侯王基本都已伏法。按理说朱允炆对削藩这件事是有实力、有信心、有把握的,只不过在某些方面出了差错和纰漏才导致了失败。

朱允炆在削藩这件事上出现的差错,也就是丢掉皇位的原因,大概有以下两个方面:

削藩操之过急,方式方法不当。

朱允炆继位后,兵部尚书齐泰和翰林院学士黄子澄便主张朱允炆削藩。但是谈到具体策略的时候两人的意见出现了分歧。

齐泰的意思是先从实力强大的燕王开始,理由是:只要强大的燕王被拿下了,那么其他侯王肯定会纷纷臣服。

而黄子澄则认为应该先从其了侯王开始,理由是:燕王没有大的不法行为,没有正当理由先攻打他。而其他几个实力相对弱的侯王则早在朱元璋在世时就有许多不法行为,先从他们身上动手,算是师出有名,名正言顺。

在具体的削藩策略方面,朱允炆有过两次重大的失策。

第一次失策:

其实对于削藩的具体方法,除了齐、黄二人之外,朝中也有不少大臣有很好的建议,当时的户部侍郎卓敬,就曾上书朱允炆,说燕王实力强大,基础稳固,况且又有雄才大略,所以千万不能掉以轻心。

他给朱允炆的建议是:先将燕王朱棣改封到南昌,以此来削弱燕王的实力、动摇他的基础。

其实这个方法是非常不错的。如果朱棣奉命到南昌就藩,那就意味着卓敬的策略能够实现,先弱化,再削除。

然而朱允炆并未采取这种方式,他的理由是:燕王是自己的骨肉至亲,怎么忍心这样做?

这真是荒唐,既想削藩,又要顾及血肉亲情,天下哪有两全齐美的事?卓敬的好建议就这样被朱允炆错失了。

第二次失策:

吏部有个官员名叫高巍,他向朱允炆分析汉景帝削藩失败引发”七国之乱“的原因,再分析汉武帝采取”推恩“的方式削藩成功的经验,建议采取汉武帝的方法,对藩王实行”推恩“,逐渐弱化藩王势力,最终达到削藩的目的。

所谓的”推恩“,是汉武帝时期的主父偃提出来的,具体方法是:朝廷颁布政令,要求各个藩王将自己的属地分成若干,然后分封给自己的儿子。

藩王的儿子当然不止一个,如果一个藩王有三五个儿子,那么这个藩王原有的封地就会二次分封为三五个小侯国。

这样一来,老藩王的属地和实力就会被逐渐分化。这是一个狠招。因为这个政令是朝廷颁布的,如果藩王只让长子继承封地的归属权,那么其他儿子肯定不答应,因为朝廷赋予了他们与长子同等的分配权。

老藩王最终迫于无奈,只能将封地实行二次分封。这样一来,传到两代人,封地就成一盘散沙了,这个时候即使这些小封国还存在,但也绝无与朝廷对抗的实力。

对于这种建议,朱允炆也动心了,觉得确实是个好方法。但是他优柔寡断,没有果断地实施这一策略,而是心急地向燕王开刀。

仁孝谦恭,妇人之仁。

有其父必有其子,朱允炆的性格与他父亲朱标非常相似,仁孝谦恭、儒雅温文。

但是朱允炆不是朱标,他镇不住他的那些叔叔们。他敢削藩,他的叔叔们就敢于真刀真枪和他对着干。

如果朱允炆性格强硬,处事果断,或许朱棣也很难成功。但是在削藩的时候,朱允炆表现了一个非常致使的弱点,就是上文提到的顾及骨肉亲情。

他在出兵攻打燕王时,屡次向出征将士提要求:不要让我背上杀叔的骂名。

他的本意是:自己家里骨肉亲人兵戈相见,不光彩,也不吉利,把藩王的封地收回来就行了,不要伤我的亲人,言外之意就是不能伤及朱棣的性命。

结果他的这一要求相当于给朱棣戴了一张护身符,出征将士在作战的时候真的很担心一不注意会伤到朱棣,所以总是畏首畏尾。

而朱棣通过几次交战发现这个规律后,竟然经常身先士卒冲入敌阵,并且还能全身而退。比如在东昌之战中,燕军兵败,主将张玉被斩,朱棣率军后撤,顶不住朝廷大军的追击,于是朱棣一人断后,独自抵挡朝廷大军,最后也是全身而退。

在滹沱河之战中,朱棣被围,但他不慌不忙,竟然在朝廷大军的阵营中放心地宿营,被发现之后带队逃离。而追赶他的朝廷大军没有一人敢放箭或追杀,眼睁睁地看着朱棣逃跑。

朱允炆的这种妇人之仁为朱棣的人生安全提供了保障,也为自己掘下了坟墓,他的皇位,他的江山,就是这样丢掉的。

1.《人也如何 朱允炆为什么丢掉江山?》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人也如何 朱允炆为什么丢掉江山?》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lishi/18443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