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是一幅画,时间就是画纸。中国近些年的发展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近代中国经历了清政府的闭关锁国导致的落后腐败,故步自封。列强侵入,家破人亡,烧杀掠夺,大半的中国沦陷在敌人无情的炮火之下。

但也正是所遭遇的磨难让华夏子民思想崛起,重新挺直身体奋斗百年。

现如今的中国有着天翻地覆的变化,有壮丽的江河,也有如画的江山,国泰民安。这是上世纪的华夏子民无法想象的生活,也是现世纪的华夏子民珍惜的生活。

但其实,有一位外国人很早就看出了中国未来的发展,他就是潘为廉,作为第一个定居厦门的外国人,福建省第一位持“中国绿卡”的外国人、第一位外籍永久居民,早在三十多年前就卖掉公司来到中国,这一呆就是一辈子。

卖掉公司

潘维廉 1956年4月出身在美国,是一位正正经经的美国人,他的父亲参加过朝鲜战争,对中国始终保持着偏见。

但是潘伟廉和其他人不一样,他对中国并没有恨意,他反而十分地向往中国,他想亲自去了解那个地大物博的国家,道听途说的一切并不能代表中国大陆的真实情况,他不想仅仅通过书上的只言片语甚至是带有偏见色彩的一些文字去随意评判一个国家。

潘维廉原本是一位美国空军,1976到1978年,他在台湾服役期间偶然看见了一张大陆的宣传单,这时候的他就对海峡对岸的大陆有着非同一般的情感,也是这样萌发了他到大陆去看看的想法。

说起来,潘伟廉和他的妻子苏珊也是通过“中国”走到了一起。在一次聚餐中,潘伟廉对样貌可人,气质高雅的苏珊一见钟情,可惜的是那时苏珊身边围满了其他男孩子,潘伟廉根本没有插话的余地。

但是阴差阳错的,潘伟廉在台湾服役两年后,当时正想要前往中国学习,而苏珊是在中国台湾出身的,并且在台湾生活了13年。对于苏珊来说,中国台湾对她是有着重要意义的。

两人因为“中国”这一共同话题走到了一起,情投意合的两人在1981年结婚了。

结婚时候的潘维廉还是一个一穷二白的人,苏珊嫁给他之后他才自己创办了一个公司,但是潘伟廉一直想去中国大陆看看,只是他害怕苏珊跟着他受苦,他同样不知道苏珊是否愿意放弃一切跟从他去大陆。

1987年,潘伟廉问苏珊,如果现在我卖掉公司,你愿意和我一起去中国定居吗?令人意外的是苏珊没有考虑就答应了,她说:“如果你觉得这是对的,那我们就去吧!”

这个时候的潘伟廉和苏珊的第一个孩子尚在哺育期,而苏珊也怀了第二个孩子,但是谁也不知道未来的中国是怎么样的一番图景。两人就这样舍弃了在美国的生活,卖掉公司,毅然决然,背水一战地去往了中国。

留在中国

1988年,潘伟廉不顾父亲和朋友的劝阻,带着妻子儿女就来到了中国,他们乘坐集美号轮船,从香港奔向厦门,因为当时全中国只有厦大为留学生提供住宿。

在中国的生活很苦,潘伟廉和苏珊只能带着孩子住在一间小小的房子里,这间狭小的房子里还会经常停水停电,这里的生活,和美国天差地别。

所幸,苏珊理解并且支持潘伟廉,苏珊还说,她想要一辈子留在中国,对于潘伟廉来说,苏珊也是他留在中国的一大原因之一,这里是苏珊的祖国,是苏珊的故土。

潘伟廉来到中国是来学习汉语的,他在厦门大学学习汉语,不久他就成为厦门大学MBA首位专任外籍教师。

在厦门大学教学的期间遇到了很多的教学苦难,他的语言不同,他从小接受的教育和中国也千差万别,但是潘伟廉都没有放弃。他结合国内外的经管案例和国内的教材,引经据典为学生授课,他一个人就负责了《比较管理学》等多门课程的教学工作,工作量是厦门大学额定工作的一点五倍。

潘伟廉在厦门大学一教,就是三十多年,他也没有想到自己可以坚持下来,来到中国以后,他的收入变成了在美国的百分之一,但是他认为这并不是最重要的。

在一开始的时候,由于经济上的一些拮据,厦门大学的同事经常对潘伟廉施以援手,在厦门大学执教的三十年里,潘维廉对中国有了更全面的了解,他被深深的被这个国家所打动,于是决定留下。

为了留在中国,潘伟廉四次申请中国的绿卡,早期会有一些难民为了避难来到中国,那时候拿到中国的绿卡并不是一件难事,而潘伟廉申请了四次才拿到了绿卡,才真正的拥有了在中国的永久居住证。

感动中国

潘维廉在厦门定居之后,经常给远在美国的父亲写信,他将在中国见识到的风土人情告诉父亲,他告诉父亲,中国并不是他认为的那个“中国”。

于是在2004年,潘伟廉的父亲第一次踏上了中国大陆,他拥抱着潘伟廉,说:我终于明白了你为什么去中国,你是正确的。

而潘伟廉一直在厦门教学,他对学校、学院乃至中国的教育及国际化做出了突出贡献,为中国改革开放后国际贸易人才的培养做出了重要贡献。

他曾两次获得“福建省外国专家”称号,他无私的贡献和高尚的品德,被誉为厦门精神文明建设的先进模范,还受到了李鹏总理的接见。

2020年5月17日,潘伟廉被评为“感动中国2019年度人物”。但是他说:“不是我感动了中国,是中国感动了我。”

小结:

对于潘伟廉来说,如果当时没有亲自来一趟中国,那么这些种种便都不会存在。

人人反对偏见,可人人都有偏见。正如意大利剧作家哥尔多尼所说:“没有离开过故乡的人充满了偏见。”一直处于信息茧房中的人是无法看见外面更辽阔的世界的。

“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就在年轻的时候去看看吧,多去了解真正的世界,去看看不同于故乡的更多风景。

1.《历史回忆室 潘维廉:卖掉公司力挺中国,先后四度申请绿卡,终成地道中国人》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历史回忆室 潘维廉:卖掉公司力挺中国,先后四度申请绿卡,终成地道中国人》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lishi/18453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