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王朝在一定时期会因为各种矛盾导致国家发展停滞不前、阶级固化主题矛盾重重,变法改革势在必行。改革措施得当有利于国家发展,改革不当则会导致变法失败,身死国亡。
如秦朝商鞅变法、张居正改革导致国力增长,促进社会发展;王安石变法、戊戌变法则没有考虑社会实际,太过激进,最终失败。
北魏孝文帝拓跋宏(公元467年-公元499年)在位期间,推行一系列汉化政策的政治改革,使民族矛盾有了一定缓和,经济社会得到有效发展,但是激进的变法也留下了许多的后遗症,为六镇兵变、北魏分裂埋下了隐患。仅仅25后,北魏就灭亡了。
改革背景
西晋末年,鲜卑族拓跋氏因帮助朝廷抗击刘渊、石勒有功,被封为代王,建立代国。后来代国被前秦所灭,淝水之战后前秦崩溃,拓跋圭趁机复国,改国号为魏,即北魏。
北魏通过一系列的战争,先后灭掉大夏、北燕和北凉,于公元439年统一了北方。
然而在统一过程中,北魏鲜卑族采取了残酷的民族剥削和压迫政策,导致民族矛盾尖锐,各地反抗和起义层出不穷。
公元445年,陕西杏城的胡人盖吴领导的农民起义,兵力达到了10万之多。拓跋圭亲自率6万骑兵才将起义镇压下去。这次起义给鲜卑拓跋氏以极大的震动,改革势在必行。
汉化改革
北魏政府的改革主要是在冯太后和孝文帝的倡导下进行的,主要包括政治改革、经济改革、文化改革和迁都洛阳。
1.政治改革
改革吏治。凡官员任职满一年升一级,政绩不好会受到处罚甚至降一级。
税制改革。改变原来由州、郡、县三级征税的混乱局面,改为由县一级统一收税。
俸禄改革。孝文帝之前,官员是没有俸禄的,改革后,官员可以按照品级给予一定数量的俸田。
官制改革。北魏之前一直按照鲜卑高族的品级来决定谁来做官。改革之后,北魏采取汉族的九品中正制,每品又分正、从两级。
2.经济改革。
实行均田制。把授田分为露田和桑田。露田种植谷物,不得买卖,七十岁时交还国家;桑田种植桑、榆、枣树,不须交还国家,可以出卖多余的部分,买进不足的部分。
创立三长制。改用三长制代替原来的宗主督护制,采用邻长、里长、乡长三级管辖制度。
3.文化改革。
禁止使用胡语。孝文帝规定全国一律禁止使用鲜卑语、羯语、羌语等少数民族语言,统一使用汉语。
鲜卑姓改汉姓。孝文帝下令鲜卑语的复姓全部改为汉姓单姓。比如拓跋改为元,独孤改为刘,贺赖改为贺等等。
祭祀孔子。学习汉族人建孔庙,祭祀孔子。尊孔子为先师,分配土地和钱财给孔子后裔。
4.迁都洛阳。为了加强对中原的统治,孝武帝决定把都城由平城(今山西大同)迁到洛阳。
影响及后果
孝文帝的汉化改革一定程度上缓和了汉族和鲜卑族之间的矛盾,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大发展。
北魏的政权开始向封建化和专制化进一步发展,从时代规律上来说是进步的,对于以后的政权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汉化改革加速了民族交流和融合,鲜卑族开始融入到中华大家庭里来了。融合之后使得人们的认同感开始一致,对于国家统一开始认同,为大王朝一统奠定了基础。
然而孝文帝的汉化改革是全盘汉化,不仅吸收了汉文化的精华,连带糟粕一块也学习了,导致鲜卑贵族迅速腐化。以军事化立国的鲜卑族开始学习儒家思想,导致军力下降严重。
当初北魏六镇的建立是为了防范北方少数民族柔然的进攻,六镇的官兵大部分都是职业化的鲜卑族战士,待遇和地位都是非常高的。
孝文帝的迁都洛阳和汉化改革,使得六镇的军事地位骤然下降,待遇和地位也不如以前,补给也越来越少。加上六镇环境恶劣,自给自足的能力很弱,缺少了朝廷的补给,连生活都很难维持下去。
社会地位的下降和待遇的天壤之别,使得朝廷和边军的矛盾越来越激烈,终于导致了后来的六镇兵变,北魏朝廷随之土崩瓦解,分裂为东魏和西魏。
1.《历史那点事也 一场激进与盲目的改革,导致后来的国破家亡》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历史那点事也 一场激进与盲目的改革,导致后来的国破家亡》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lishi/18457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