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作为三国历史中一个形象饱满的人物,关于他的研究千百年从未停止,历史记载曹操一生中曾多次落泪,这些哭泣有出于骨肉之情、故旧之情、感激之情、悲悯之情、感佩忠孝气节之情怀等,这些哭泣是他丰富多彩的情感世界、驳杂思想和复杂人性的生动体现,让我们从中了解到他人物性格中的另一面。

以下是史记中曹操落泪的事件及其中缘由。

(一)鲍信之死

鲍信是十八路诸侯之一,共同讨伐董卓,之后并没有投靠当时已登上盟主之位的袁绍,而是选择了相对处于弱势的曹操部队,并全心相助,辅佐曹操,因此曹操感激其忠心,视为知己。在黄巾军交战中,为解救曹操浴血奋战,拼死相救,自己却牺牲在战场上,曹操悲痛不已。

(二)南征别亲

曹操之父在徐州被害,他准备率兵攻打徐州陶谦为父报仇,但是曹操的实力并不强于徐州,因此在出征前将家人亲属托付给好友张邈。意想不到的是,此次战争势如破竹,曹操大胜,为泄愤竟杀人屠城,之后百感交集,泪流满面。

(三)典韦之死

典韦深得曹操信任,他尽职尽责,英勇忠心,常伴曹操左右,在张绣反叛中,典韦带兵出击,掩护曹操逃走,拼死杀敌,最终英勇战死,曹操得知典韦战死,热不住哀痛之情,寻回典韦遗体,亲自举行祭奠,看见典韦残缺的遗体痛哭流涕。

(四)祠祭战殁将士

张绣降而后叛,这一战争称为“淯水之难”,在这一战中曹操的长子、侄子、典韦包括数万将士均纷纷战胜,而张绣降而后叛的原因是在张绣投降后抢夺他的妻子,使张绣公然蒙羞,皆为曹操自身过失,他的失声痛哭是为亲友的牺牲,及其他深知造成此战争的原因,也依然极力掩盖自己的过失。

(五)嘉赞毕谌忠孝

毕谌为曹操的别驾从事史。张邈反叛,劫持了毕谌的母亲、弟弟、妻室儿女。曹操向他表示歉意后让他去寻找亲人。毕谌立即伏地磕头,表示绝无二心,不会离去。曹操大为赞许他的忠诚,为此感动得流下眼泪。

(六)感陈宫之忠勇赴法就戮

陈宫系兖州豪杰,在地方上很有声望。曹操起兵之时,众寡势弱,陈宫凭借自己的影响和关系支持曹操,筹划拥戴曹操为兖州牧。曹操得此州,一跃而成州牧,实力渐强。这让曹操感念于怀。陈宫被俘就刑,其凛然气概给予曹操以强烈的冲击,感念其过去恩情,让曹操热泪脱眶而出,不自主地起身为他送行。

(七)悼祭死敌故旧袁绍

曹操攻打袁军,袁军几乎完全覆没。袁绍败绩气死,儿子奔逃,曹操占据了袁绍的老巢邺城,他没有喜形于色,得意洋洋,而是亲自去到袁绍墓前进行祭奠,他与袁绍幼年相识,有多年的好友之情,后因立场不同转身为敌,昔日友人之死,心中残存的情谊又使他悲伤流泪。

(八)爱子英年早逝

曹冲机敏聪慧,有若成人之智,曹操非常重视,欲将其培养成继承人,可惜天妒英才,曹冲十三岁时因病逝世,爱子夭亡,年过半百的曹操面对寄予厚望却英年早逝的曹冲早逝,极为哀痛,悲伤不已。

(九)感佩先贤

曹操在令文中举出乐毅、蒙恬面临违背自己做人原则时的告白,对他们至死不渝的忠贞感佩不已,对于他们为守义而宁愿被误解深表同情和理解。想到自己受到的攻击、责难,曹操也甚为憋屈,一种感同身受的处境让他怆然泪下。

除了上述九次事件,之后的任峻、荀攸、袁涣之死等事件中,曹操均涕泣泪下,难掩伤痛之情。

(本文图片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

1.《燃烧说历史 曹操一生中多次落泪,男儿有泪不轻弹,弹泪必是情深处》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燃烧说历史 曹操一生中多次落泪,男儿有泪不轻弹,弹泪必是情深处》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lishi/18458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