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的兵役制度,可以分成两点:

其一,府兵制;其二,卫府制。

而这两点,是有交集的。

■ 府兵,使得“兵农合一”

府兵制的一大特色是:升级版的“全民皆兵”。而这个升级版是相比于汉。

汉代是全民皆兵,做法是“把兵寄托于农”,也就是让农民在从事农业生产的时候也服兵役;唐代则是另一个思路,做法是“把农寄托于兵”,也就是说,让每个当兵的都种田。

所以,准确的说法是,府兵制,也是一种“兵农合一制”。

而这样的兵,称为“府兵”。

■ 府,相当于军区

这些兵,归折冲府管。

折冲,是克敌制胜的意思,故取名为“折冲府”,简称“府”。

府,是地方上的组织,是独立于州、县行政组织之外的地方军事区域,所以,相当于军区。

只不过没有现在概念“军区”那么大,当时全国拥有府六百至八百个,同时,府是分成三等,上等府养兵一千两百人,中等府养兵一千人,下等府养兵八百人。

而当兵的人选则是根据“九品中正”之后,选取前六品人员范围并加以征兵而组建的,也就是说,下三品的民户不具备当兵的资格。

于是,选出来为府兵的人,第一,全家人的租庸调全免,第二,自己种地而自力更生,第三,参军的随身装备自行准备。

(注:关于“租庸调”,可详见第20181221期《什么是「两税制」?》)

所以,唐代的府兵制度几乎做到了“不花国家一分钱、不花国家一粒米”而养活了几十万的军队。

■ 府,养兵;卫,养将

兵,归府管。

全国几百个府,其中三分之一驻扎在中央政府的周围地带,剩下三分之二分散于全国各地,府中的兵日常一边种田自力生产,一边进行军事训练。

但统兵的将,则由卫负责。

卫,既是首都的军事力量,也是统领天下府的领导机构。

只不过是遥领。

一共十六卫,名称大体如下:

左卫、右卫左骁卫、右骁卫左武卫、右武卫左威卫、右威卫左领军卫、右领军卫左金吾卫、右金吾卫左监门卫、右监门卫左千牛卫、右千牛卫

各卫中的将领,像文官的品级一样,按照勋阶排等级,所以,武官也称为勋官,便是如此。

将领们立功为可以一阶一阶升勋阶,不同的勋阶自然拥有不同的优待,或者是金钱、或者是名誉,也或者是权利,但一定不是权力。

所以,地方有府,中央有卫,卫遥领而不实领府,合称“卫府制”。

当遇战事,帝国高层便可以根据情况从卫、府中自行挑选进行组合,这样,卫和府便不是一个固定的组合。

而战事结束,兵重新归于府,将重新归于卫,这便是自然的了。

1.《谷居说历史 唐代的兵役制度,可以分成两点》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谷居说历史 唐代的兵役制度,可以分成两点》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lishi/1846275.html